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五篇 园林植物
第三章 古树名木
第三节 崂山古树奇观
崂山的古树名木在长期的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景观,颇具研究和观赏的价值。
唐榆形龙
崂山太清宫“逢仙桥”旁,有一株糙叶树(属榆科),树高为18.7米,胸围3.84米,冠幅东西向为25.3米,南北向为32.9米,树荫所及近1.5亩地,象一把巨伞,为游人遮雨蔽日。
此树主干虬曲,婉如一条跃动的巨龙,树干上一堆树瘤形如龙首,故人们又称此树为“龙头榆”。作为榆科植物,有千年以上的树龄和特大的树冠,国内罕见,观赏价值极高。
唐昭宗天?元年(904年),河南兰义县李哲玄修道成功来到崂山,建起三皇殿,同时设计了太清宫周围的绿化配置,此树即当时所植。
汉柏凌霄
坐落在崂山太清宫三皇殿院内的一株圆柏,树高22余米,胸围3.75米,冠幅东西向为11.7米,南北向为14.2米,树龄为2 100年以上。这棵树的树干北侧距地面半米余处生长一株藤类植物——凌霄,凌霄的根部扎在圆柏的树干中,藤株直沿树干爬到柏树顶部。在圆柏树干的上部南侧距地面约6~7米处,又生出了一棵盐肤木(俗称“五倍子”),形成了一株三树的奇特景观。两株寄生在圆柏身上的树也有近百年的树龄,三树和睦相处,同生共荣,被国内外学者称为一绝,是植物学界罕见的自然奇观。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终南山道士张廉夫在崂山初创太清宫三官庵时,在庙庵周围植树,此圆柏传为当时所植。
公孙同堂
崂山各道教庙殿周围分布的银杏树,树龄较长的多为宋代栽植。银杏,古代称为“公孙树”。因其寿命长,有“爷爷种树,孙子吃果”之说。更因为银杏树根部分蘖能力强,常在主树周围蘖生大小不一的子株,好象一群子孙围绕公公,由此得“公孙树”之名。
在崂山上清宫山门外的一株银杏,树高26米,冠幅东西向为26米,南北向为27米。主干周围有较大的子株5株,小子株多达百余株,其中较大的子株树龄亦逾百年,较小的子株也有10年以上的树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银杏家族。在崂山,这种情况不少,最有代表性的即是此树。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诏崂山道士刘若拙晋京,敕封为“华盖真人”,拨赐库银重修崂山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宫(建成后称太平兴国院,南宋灭亡后更名为太平宫),公孙树传为刘道士亲植,树龄已达1 030年。
群柞盟志
崂山佛教寺院华严寺周围,分布着一大批麻栎树,树龄在150~250年之间。这与各地寺庙园林绿化所用树木不同。麻栎,俗称“柞树”,属山毛榉科。华严寺周围的这片麻栎的栽植,与清初该寺的第二代主持善和大师有关。
善和大师原名于乐吾,字孟熹,山东栖霞唐家泊村人。是清初胶东农民抗清义军的领袖。1662年春,义军被镇压,于乐吾雪夜逃来崂山华严寺,华严寺主持慈沾大师以沸水毁其容躲过清军搜捕。后于乐吾削发为僧,法号善和,慈沾圆寂后,接任该寺第二代方丈。
善和在寺中精研武术,创出中国武术形意门中的独家拳——螳螂拳。善和在寺期间,经常有反清义士前来拜会,凡来者,必栽一株麻栎树。在胶东方言中,把“麻栎”称作“作反(造反)”,借麻栎(柞树)的谐音以示反清决心。螳螂拳的嫡传弟子也效此法,出师时亦栽麻栎以表志向和决心,给华严寺留下了一片麻栎古树林。
华盖迎宾(双松抱石)
崂山仰口风景区的太平宫门前,有两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赤松,一左一右分列于山路两侧,虬枝翠叶连理交错,如同两把大绿伞,清代文士盛赞其美,题字刻石为“华盖迎宾”。
路西侧的一株赤松紧靠一大石而生,其根部从大石的另一侧钻出生成一株小赤松,依石而立,形成一特殊自然景观,人称“双松抱石”。
太平宫自宋代建庙以来,历史上多次重修。其中,以明末清初重修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自明崇祯九年(1636年)起至清顺治六年(1649年),前后用了13年时间,两株赤松是当时修复太清宫时所植。300多年来,赤松生长良好并独成一观。
花神“绛雪”
明代以前,山茶仅长于青岛近海岛屿,崂山尚无野生或人工栽植。据《即墨县志》载,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前后三次来崂山修道,第二次在崂山时间很长,张三丰经常乘舟来往于沿海诸岛采药,见山茶花大叶绿,花期又长,遂移苗栽植于崂山山民苏现的庭院中,后又陆续移栽于崂山太清宫三清殿和三官殿院。
张三丰移植的山茶,树高花繁,崂山各道庙多有栽培,成为一地一时之名花。
清朝初年,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数次来崂山,见山茶开花时,所有花朵全都伸到绿叶之上,好象落了一层厚厚的红雪。于是,在《聊斋志异·香玉》中把三清殿院中的那株山茶写为花神,名为“绛雪”,绛,为红色,绛雪,意即红雪。
随着《聊斋志异》声名远播,清代中期始,凡来崂山的游客无不入庙观树。不幸,“绛雪”于1926年仙逝,成为遗憾。但三官殿院内和“绛雪”树龄相近、立地条件相似、树形相若的姐妹树仍在,为了满足游人对“绛雪”的寻觅,遂将“绛雪”之名移于三官殿院的山茶身上。
太清宫三官殿院还有一株山茶珍贵品种——重瓣白雪塔,与“绛雪”同处一院,左右相对,隆冬时节,两株山茶一红一白,争奇斗妍,是崂山太清宫冬季最美的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