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四篇 土 壤  
第一章 土壤类型
第一节 棕  壤

  棕壤土类是构成青岛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称棕色森林土,俗称为黄堰土或黄坚土。主要分布于山地丘陵和山前缓坡地上,面积7134858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8.52%。
  棕壤的成土母质,在山地丘陵区,多为残、坡积物;山前缓坡地,则为厚层洪、冲积物。
  棕壤的原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次生落叶阔叶林以刺槐为主,面积较大。此外,还生长着油松和黑松。
  人为因素对棕壤的形成发育影响深刻。一方面由于滥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使山丘地区厚层的棕壤变为薄层棕壤性土;另一方面由于注意水土保持,加上精耕细作,使棕壤的肥力得到提高。
  在生物、气候、人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棕壤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有明显的淋溶作用、粘化作用和较强烈的生物积累作用。
  在棕壤形成过程中,母岩风化后产生的钙、镁、钾、钠等盐基成分已被淋失,剖面中无石灰反应,一般呈微酸性至酸性,盐基不饱和。在耕作熟化情况下,土壤反应才接近中性,盐基饱和。棕壤剖面上部,其粘粒与活性铁、锰亦有向下聚集的趋势,并在剖面的中下部形成铁锰结核。棕壤在良好的森林植被下,生物积累作用十分强烈,崂山黑风口、尉竹庵等地,在落叶松、黑松、油松等植被影响下,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达9%以上,有机质层厚达5厘米左右。
  青岛的棕壤可分为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棕壤性土和酸性棕壤五个亚类。其中棕壤具有棕壤土类的典型特征,白浆化棕壤具有“白浆化”附加过程,潮棕壤受地下水和耕作影响最深,棕壤性土受侵蚀影响最重。

白浆化棕壤

  白浆化棕壤又称漂白棕壤,俗称白淌土。面积22783亩,占棕壤土类面积的0.32%。
  青岛的白浆化棕壤属于侧渗型白浆化棕壤土属。分布零星,多出现于沿海山地丘陵中下部,坡度较大,其中崂山和黄岛区分布较为集中。成土母质为酸性花岗岩残、坡积物,剖面具有上轻下粘的特点。由于坡度较大,土壤水分侧渗较为显著,在较粘而紧实的土层之上形成了白色土层,无铁锰结核。
  理化性状表现为林地侧渗型白浆化棕壤酸性较强,pH为5.01~6.30。盐基饱和度较低为23.91%~86.85%。农田侧渗型白浆化棕壤酸性较弱,pH为6.7左右,盐基饱和度较高为91.9%~93.72%。
  该土属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仅分轻壤质浅位白浆层侧渗型白浆化棕壤1个土种。

酸性棕壤

  青岛市分布面积极小,只有18913亩,占棕壤土类面积的0.27%。成土母质类型仅有酸性岩残、坡积酸性棕壤1个土属。主要分布于崂山黑风口、靛缸湾和下清宫等地的阴坡林地,森林覆盖度大。是一种高度盐基不饱和而又无灰化特征的棕壤,其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残积、坡积物,剖面构造为A0—A—C型。地表层为厚度不等的枯枝落叶层。向下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表土层,厚度30厘米左右,质地为含砾石的中壤土,粒状结构。表层以下为母质层。该土属在成土过程中粘粒和氧化铁锰多随侧渗水而流失,所以没有明显的粘粒和铁锰淀积。酸性棕壤的pH值多在56-5.8,呈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较低为53.7%-56.8%。阳离子代换量较高,为每百克土13-14毫克当量,代换性盐基以Ca2+为主,Mg3+次之,K+、Na+的含量较低。酸性棕壤养分含量均较棕壤、白浆化棕壤亚类高,表层有机质含量4.91%以上,全氮含量0.36%-0.24%,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0.045%和0.93%。速效磷含量为7-11PPm,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237-467PPm。酸性棕壤土体中含量较多砾石,物理性粘粒含量较高。
  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只分砾质壤土中层酥石硼酸性岩残坡积酸性棕壤1个土种。

潮棕壤

  据成土母质类型的不同,潮棕壤又可分为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和洪、冲积潮棕壤2个土属。
  (一)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该土属发育于酸性岩洪、冲积物,面积为1037873亩,占潮棕壤亚类面积的92.92%。
  1.分布特点:分布于洪积扇的前缘与平原交接地带,其中以胶南县的王台、大场,即墨市的南阡、城关面积最大,其他零星分布于胶州市的三里河、崂山的小寨子、平度的古岘、莱西店埠等地。
  2.剖面特征:剖面构造为A—B—BC型。耕作层(A),质地多为轻壤土,呈浅棕色至棕色,其厚度因熟化程度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一般轻壤均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和砂壤质浅位粘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耕层较厚,多为25厘米。而轻壤质浅位粘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较薄,不到25厘米。心土层(B),质地多为中壤土,呈浅棕色至黄棕色,厚30厘米左右,并有少量铁锈和胶膜。底土层(BC),质地中壤土至重壤土,厚约60厘米,有的可达1米以上,多铁锈和胶膜。
  3.理化性状:该土属养分含量和物理性状好于棕壤亚类。耕层有机质含量为0.75%以上,最高可达1.17%。全氮含量0.054%-0.065%,全磷含量较低,为0.017%-0.048%。全钾含量稍高,多在0.78%-1.229%。速效磷含量3-15PPm。速效钾为48-105PPm。代换性盐基总量为每百克±9.81-19.4毫克当量左右,阳离子代换量每百克±10毫克当量。心土层容重高于耕层,一般为1.42-1.48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则心土层低于耕作层。土体中粒径0.01-0.05毫米的颗粒占的比例较大,一般为30%-40%,粘粒含量由上而下有所增加。
  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续分为轻壤质浅位粘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轻壤均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砂壤质浅位粘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3个土种。其中以轻壤均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面积最大,占该土属面积的52.7%;其次是轻壤质浅位粘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占该土属面积的43.8%;砂壤质浅位粘质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面积最小,仅占该土属面积的3.5%。
  (二)洪冲积潮棕壤。该成土母质,来源于基性岩与酸性岩混合的洪冲积物。面积79.33亩,占潮棕壤亚类面积的7.1%。
  1.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分布于丘陵缓坡地向低平地的过渡地带,其中以胶州市分布面积最大,占该土属面积的50%。
  2.剖面特征:剖面结构为A—B—BC型。由于成土母质来源于基性岩与酸性岩相混的洪、冲积物,多含铁、锰深色矿物,故剖面通体呈棕褐色。耕层厚20厘米左右,轻壤土,呈棕色,粒状结构。心土层厚30厘米,呈灰棕色,重壤土,棱块结构,有较多铁子及铁锈斑纹。底土层较厚,中壤土,多铁子及铁锈斑纹。
  3.理化性状:养分含量较高,耕层有机质含量为1.32%,全氮0.088%,全磷0.025%,全钾1.013%,碱解氮103PPm,速效磷与速效钾分别为6PPm和114PPm,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偏低,其他养分含量均高于酸性岩洪、冲积潮棕壤。代换性盐基总量为每百克±19.42毫克当量,以钙、镁离子为主。阳离子代换量每百克±20.62毫克当量,盐基饱和度94.43%。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造,仅分轻壤质浅位粘质洪冲积潮棕壤1个土种。

棕壤性土

  俗称石渣子(马牙砂),面积2157549亩,占棕壤面积的30.24%。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的中上部和岭脊高岗地区。成土母质以酸性岩风化物为主,少数为基性岩和非石灰性砂页岩风化物。棕壤性土为侵蚀较严重的一种土壤类型,可分为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基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非石灰性砂页岩残坡积棕壤性土,砾岩残,坡积棕壤性土4个土属。
  (一)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属发育于酸性岩残、坡积母质。面积1627887亩,占棕壤性土亚类面积的75.45%。
  1.分布特点:分布于山地中上部,其垂直分布顺序是:裸岩砾地—砂质砾石极薄层硬石底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砂质砾石薄层酥石硼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砂质砾石中层酥石硼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由于所处地形部位较高,坡度大,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2.剖面特征:剖面结构为A—C型,无心土层。土体很薄,多不超过30厘米。
  3.理化性状:养分含量差异较大,疏林复盖下其有机质含量为1%以上,全磷0.06%左右。开垦后,则养分含量较低,有机质为0.6%左右,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分别为0.042%和0.017%。土壤pH6.5-6.8,呈微酸性反应。代换量一般为每百克±8.52-11.65毫克当量。该土属质地均为多砾质砂壤土,大于1毫米的石砾占30.2-36.2%,小于0.01毫米的物理粘粒占13.46%-18.06%。
  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又分为砂质砾石极薄层硬石底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砂质砾石薄层酥石硼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砂质砾石中层酥石硼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3个土种。
  (二)基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发育于安山岩为主的残坡积物。面积298116亩,占棕壤性土亚类面积的13.82%。
  1.分布特点:分布于低山丘陵中上部,水土流失严重,现多为荒坡地,梯田较少。
  2.剖面特征:剖面发育不完善,层次不明显,多为A—C或A—AC—C型结构,土体厚度约30厘米,经过深翻整平修筑成梯田的,一般可达60厘米。由于成土母质为安山岩、凝灰岩及玄武岩的残坡积物,所以土壤呈暗棕色,颗粒较细。
  3.理化性状:该土属养分含量较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高。耕层有机质含量为0.64%-1.13%,全氮0.039%-0.067%,全磷0.024%-0.058%,全钾1.16%-1.19%;碱解氮30-61PPm,速效磷含量低为2-6PPm,速效钾49-70PPm。碳酸钙含量极微,一般为0.004%。代换性盐基为每百克±17.3毫克当量,盐基饱和度一般高达99.9%,几乎全部被饱和。阳离子代换量较高,为每百克±17.29-19.8毫克当量。该土属砾石含量较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低,小于0.01毫米的物理粘粒含量较高。土层容重高,孔隙度较低。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又可分为砾质轻壤薄层酥石硼基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砾质轻壤中层酥石硼基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2个土种。
  (三)非石灰性砂页岩残坡积棕壤性土。发育于非石灰性砂页岩和紫色页岩残坡积物。面积120077亩,占棕壤性土亚类面积的5.57%。
  1.分布特点:零星分布于即墨东南部和胶州西部的缓丘中上部,多呈带状或斑状与基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插花分布。
  2.剖面特征:剖面结构为A—C型。表土层(A),质地为多砾质轻壤土,浅棕色,厚约25厘米。底土层(C),为半风化母岩酥石硼。
  3.理化性状:除全钾含量较高外,其他养分含量均较偏低,表层有机质含量为0.77%,全氮0.043%,全磷0.052%,全钾1.013%。阳离子代换量为每百克±14.43毫克当量。表层土壤含砾石10.2%,较酸性岩残坡积棕壤性土低,小于0.01毫米的物理性粘粒含量较高。容重低,孔隙度较高。
  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仅分砾质轻壤薄层酥石硼非石灰性砂页岩残坡积棕壤性土1个土种。
  (四)砾岩残坡积棕壤性土。发育于砾岩残坡积物。面积11469亩,占棕壤性土亚类面积的5.17%。
  1.分布特点:集中分布于胶州市以南,洋河以北,东起营房,西至铺集、张家屯一带的波状丘陵区,地块小而零乱。
  2.剖面特征:剖面结构为A—C型。表层浅薄,一般为15-27厘米。表层以下是紧实的砾岩半风化物。
  3.理化性状:有效养分含量和盐基饱和度较低。表层有机质含量为0.87%,全氮0.046%,全磷0.014%,全钾1.395%,碱解氮48PPm,速效磷4PPm,速效钾69PPm。盐基饱和度44.05%。表层砾石含量较高,而小于0.01毫米的物理粘粒含量很低,容重高,毛管孔隙度低。
  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只分砂质砾石薄层硬石底砾岩残坡积棕壤性土1个土种。


第四篇 土 壤  
第一章 土壤类型
第二节 褐  土

褐  土


  为褐土土类的代表性亚类,具有褐土的典型特征。面积17444亩,占褐土土类面积的14.76%。根据母质来源,只分钙质岩坡洪积褐土1个土属。
  (一)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平度市西部三合山周围的缓平地及西北部昌里、门村一线的洪冲积扇上,此外莱西夏格庄以北也有零星分布。
  (二)剖面特征:剖面发育明显,呈A—B—BC型。耕层(A),较厚,多大于20厘米,轻壤土,浅褐色,有微弱石灰反应。心土层(B),淋溶淀积明显,厚30-45厘米,轻壤土至中壤土,灰褐色,石灰反应强烈。底土层(BC),较厚,暗褐色,轻壤土至中壤土,有假菌丝体,石灰反应较强烈。
  (三)理化性状:养分含量一般高于酸性岩坡洪积棕壤。耕层有机质含量为0.72%,全氮0.048%,全磷0.024%,全钾1.013%。碳酸钙含量0.67%。阳离子代换量较高,为每百克±18.59毫克当量。
  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由上而下明显增多,表层占25.66%,心土层达33.66%。容重由上至下逐渐增高,而孔隙度却逐渐降低。
  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只分轻壤质深位粘质钙质岩坡洪积褐土1个土种。



淋溶褐土


  为褐土土类中最大的亚类,面积87769亩,占褐土土类面积的74.26%。淋溶褐土与褐土的主要区别在于淋溶作用较强,碳酸钙含量较低,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淋溶褐土只分钙质岩坡洪积淋溶褐土1个土属。
  (一)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平度、莱西和胶南三县(市)缓坡地及谷地上,常与褐土镶嵌分布。
  (二)剖面特征:剖面结构为A—B—BC型。耕作层(A),厚20-25厘米,轻壤土,碳酸钙含量甚微,一般为0.15%。心土层(B),厚30-50厘米,重壤土,有较多胶膜,碳酸钙含量甚微,一般为0.16%。底土层(BC),中壤土,有假菌丝体和胶膜,碳酸钙含量高。
  (三)理化性状:该土属养分含量属中等水平。耕层有机质含量为0.65%,全氮0.046%,全磷0.011%,全钾1.29%,速效磷8PPm,速效钾55PPm。碳酸钙含量为0.15%,阳离子代换量为每百克±10.6毫克当量。土壤物理性状较好。耕层容重为1.47,总孔隙度48.7%。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较高,一般占24.7%。土体构型,仅分轻壤质浅位粘质钙质岩坡洪积淋溶褐土1个土种。



褐土性土


  褐土性土与棕壤性土同属粗骨土类型,群众习惯称为石渣子土、粗砂土等。面积13574亩,占褐土土类面积的11.48%。由于褐土性土成土时间短,无淋溶淀积作用,故心土层不易形成,土体较薄。成土母质,褐土性土亚类只分钙质岩坡洪积褐土性土1个土属。
  (一)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平度市门村、灰埠、马戈庄、三合山等地的剥蚀残丘上部,多为荒草坡或岭坡梯田,侵蚀较重。
  (二)剖面特征:剖面结构为A—C型。A层厚30~55厘米,质地轻壤土,含砾石较多,石灰反应中等。C层为硬石底钙质岩。
  (三)理化性状:因利用方式不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林地果园表层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农田养分缺乏。一般农田耕层有机质含量为0.85%,全氮0.052%,全磷0.015%,全钾0.78%,碱解氮41PPm,速效磷2PPm,速效钾52PPm。阳离子代换量每百克±11.13毫克当量,碳酸钙含量较高,高达15%。该土属含石砾较多,一般表层占13%,底土层占20%以上,含物理性粘粒较少,仅占12%-13%。

TOP

第四篇 土 壤  
第一章 土壤类型

第三节 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是具有“黑土层”和“砂姜层”的暗色土壤。主要分布于平度、即墨、莱西、胶州浅平洼地,面积?2635136?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21.65%。青岛的砂姜黑土,只有砂姜黑土1个亚类。根据其母质性质及黑土层出现部位,分为黑土裸露砂姜黑土和黄土覆盖砂姜黑土2个土属。


黑土裸露砂姜黑土


  俗称干狗土。面积2514619亩,占砂姜黑土亚类面积的95.43%。
  (一)分布特点:其分布可分为东、西两大片。东片以即墨洼地为中心,北接莱西姜山洼地,南沿桃源河,由蓝村经棘洪滩镇,并延伸至上马镇,其中以即墨市分布面积最大,占该土属面积的26.63%。西片以胶莱河谷地为中心,北至胶莱河入海口,南接胶莱河与大沽河的汇流处,其中以平度市分布面积最大,占该土面积的44.47%。
  (二)剖面特征:该土属土体厚度不等。在胶莱河谷平地,因河湖相沉积物较厚,其土体厚度多大于1.5米;胶莱河以东和即墨洼地,河湖相沉积物较薄,土体厚度一般为1米左右,甚至有的不足1米。土体剖面可分为耕作层、残余黑土层、脱潜育化层和砂姜层。黑土层一般厚约30-40厘米,常出现在地表下部20厘米左右;脱潜育化层常与砂姜层同时存在,砂姜层一般在65厘米左右出现。耕作层多为中壤土,黑土层和砂姜层为中壤土或重壤土,呈微碱性反应,碳酸钙聚积明显。
  (三)理化性状:全剖面质地适中,多为轻壤土至中壤土,黑土层质地稍粘,物理性粘粒含量为30%,低于黑土裸露砂姜黑土的粘粒含量。多呈中性反应,pH6.9-7.2之间;土体上部无石灰反应,底部常有微石灰性反应;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较黑土裸露砂姜黑土高,为每百克±18-20毫克当量;耕作层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全氮、全磷及速效养分含量偏低。
  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分为轻壤质浅位厚黑土层黄土覆盖砂姜黑土、中壤质深位厚黑土层黄土覆盖砂姜黑土两个土种。

TOP

第四篇 土 壤  
第一章 土壤类型

第四节 潮 土


  潮土俗称河淤土、蒙金土或两合土等。主要分布于沿河平地及河漫滩地,面积2080806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7.07%。青岛的潮土,依其形成特点、母质特性和耕作熟化程度,分为潮土、湿潮土和盐化潮土3个亚类。



潮  土


  是潮土土类的主要亚类,面积1623560亩,占潮土土类面积的78.03%。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区的河漫滩地。依其成土母质可分为非石灰性砂质河潮土、非石灰性壤质河潮土、砂质河潮土、壤质河潮土4个土属。
  (一)非石灰性砂质河潮土。发育于河相沉积物。面积593118亩,占潮土亚类面积的36.53%。
  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地,其内侧与河床相接,外侧与非石灰性壤质河潮土土属相连,其中以平度、莱西两地分布面积最大。
  2.剖面特征:剖面沉积层理不明显,通体为砂均质或砂壤均质,少数出现不同质地的夹层。表层厚25-30厘米,呈灰黄或黄褐色,单粒状结构。心土层,层次不明显,颜色稍暗,土体厚度不等,在大河流沿岸,因沉积物较厚,土体厚度多大于1.5米;在小河流或沟谷沿岸,因沉积物较薄,土体厚度一般为50-60厘米,质地较粗并含卵石。
  3.理化性状:质地较粗,大于0.1毫米粒径的颗粒,占土体颗粒50%以上,而粘粒含量较低。土壤容重为1.3-1.4,总孔隙度49%,通气孔隙13%左右。全剖面无石灰反应,pH6.5-7.4。耕层有机质含量较低,多在0.30%-0.65%,全氮0.019%-0.040%,全磷0.014%-0.02%,全钾含量较高,一般为1.079%以上;速效磷6-12PPm,速效钾34-73PPm,有效养分含量偏低。
  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分为砂均质非石灰性河潮土、砂壤均质非石灰性潮土、砂壤质蒙银型非石灰性河潮土3个土种,其中以砂壤均质非石灰性河潮土面积最大,占该土属面积的88.56%。
  (二)非石灰性壤质河潮土。发育于河相沉积物。俗称两合土、蒙金土、蒙淤土等。面积791005亩,占潮土亚类面积的48.72%。
  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沿河缓平地,其中以平度市的古岘、冷戈庄、仁兆和即墨市的七级、蓝村分布面积最大。
  2.剖面特征:土体较厚,但剖面发育层次不明显。耕作层,厚20-27厘米,呈浅黄或黄褐色,轻壤土,粒状结构。心土层,颜色稍暗,中壤土或重壤土,有中量锈斑锈纹和铁子。底土层,灰黄色,中壤土或重壤土,多锈斑锈纹和胶膜。
  3.理化性状:机械组成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较非石灰性砂质河潮土高,表层占23.46%-28.06%,表层以下至底土层,粘粒含量明显增加。耕层养分含量较非石灰性砂质河潮土高,有机质含量为1%以上,全氮0.070%,全磷偏低为0.020%,全钾0.980%,碱解氮49PPm,速效钾77PPm,阳离子代换量为每百克±19.69毫克当量。
  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分为轻壤均质非石灰性河潮土、轻壤质蒙金型非石灰性河潮土、轻壤质蒙淤型非石灰性河潮土、轻壤质砂体型非石灰性河潮土4个土种。其中以轻壤均质非石灰性河潮土面积最大,占该土属面积的66.62%。
  (三)砂质河潮土。发育于钙质岩河相沉积物,俗称青砂土,面积108899亩,占潮土亚类面积的6.71%。
  1.分布特点:集中分布于平度的淄阳河中上游沿岸的三堤、新河等乡镇。
  2.剖面特征:通体为砂壤土,或土体中下部夹有砂土层,土体厚度一般多在1.5米左右,粒状结构,各层次均有石灰反应,呈微碱性,pH7.4-8.1。
  3.理化性状:养分含量稍高于非石灰性砂质河潮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0.71%-0.76%,全氮0.046%-0.080%,全钾1.1%左右;速效养分含量偏低,碱解氮40PPm左右,速效磷3-5PPm,速效钾60PPm左右。阳离子代换量为每百克±10毫克当量。耕层以下除全钾含量增加外,其他养分含量明显递减。耕层机械组成中粒径大于1毫米的石砾占3%,物理性粘粒占17.26%。耕层容重为1.38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47.9%,通气孔隙度占16.4%。耕层以下至底土层,其粒径大于1毫米石砾及物理性粘粒含量也有明显差异。
  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仅为砂壤增多质河潮土1个土种。
  (四)壤质河潮土。发育于石灰性河相沉积物,俗称青两合土、青蒙淤土等。面积130538亩,占潮土亚类面积的8.04%。
  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平度的昌里、崔家集等乡镇。
  2.剖面特征:耕层以下有夹砂层或夹粘层。耕层厚20-25厘米,呈灰棕色或暗黄色,轻壤土或中壤土,粒状结构,呈微石灰性反应。心土层,厚30厘米左右,灰棕色或浅黄色,轻壤土,少数是重壤土或砂土,块状结构,呈微石灰性反应。底土层,厚50-70厘米,浅黄色,轻壤土或中壤土,呈微石灰性反应,有较多锈斑锈纹。
  3.理化性状:耕层物理性粘粒含量差异不大,一般为21.26%-33.28%,轻壤土居多。心土层和底土层,物理性粘粒含量差异明显,物理性粘粒含量只占9.46%。养分含量高于非石灰性壤质河潮土,土壤通体有石灰反应,pH一般大于7,呈微碱性。由于土体构型不同,诸土种除全钾含量较高外,其他养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耕层有机质为0.56%,全氮0.037%,全磷0.006%,速效磷2PPm,速效钾50PPm,阳离子代换量很低,为每百克±7.01毫克当量。
  依其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分为轻壤质砂体型河潮土、轻壤均质河潮土、中壤质蒙淤型河潮土3个土种。其中,以轻壤均质河潮土面积最大,占该土属面积的55.6%。


湿潮土


  俗称黑土、黑蒙金土等。是在较长期积水或较高位潜水条件下形成的土壤。面积208343亩,占潮土土类面积的10.01%。根据成土母质,本亚类只有壤质冲积湿潮土1个土属。
  (一)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泽河、胶莱河和大沽河中下游的封闭洼地。其中以平度的马戈庄、明村、蓼兰等地面积最大。
  (二)剖面特征:质地粘重,潜育化明显。平度市宅科乡姚家村北偏西100米处的沿河平地,成土母质是近代河流冲积物,地下水位3米,自然植被有茅草、芦苇等。
  (三)理化性状:质地较粘,含物理性粘粒占18.66%-60.26%。除部分养分含量偏低外,大部分耕层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较高,而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很低,分别为0.016%和2-3PPm。阳离子代换量只有每百克±8.04-17.01毫克当量。
  依其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分为轻壤质夹砂型冲积湿潮土、轻壤质粘体型冲积湿潮土、轻壤质蒙金型冲积湿潮土3个土种。其中,以轻壤质粘体型冲积湿潮土面积最大,占该土属面积的59.64%。



盐化潮土


  是一种附加盐渍化的潮土类型。俗称花碱土、粘花碱土等,在沿海各县(市)、区均有分布,面积248903亩,占潮土类面积的11.96%。
  该亚类依其成土母质和盐分含量,分为砂质滨海氯化物盐化潮土、壤质滨海氯化物盐化潮土2个土属。
  (一)砂质滨海氯化物盐化潮土。是发育于河海相沉积母质。面积112237亩,占盐化潮土亚类面积的45.09%。
  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胶南县小场、寨里,平度的新河等地的滨海低地。
  2.剖面特征:剖面通体砂壤土,土体较厚,多在1米以上。耕层厚20厘米左右,盐分含量大于0.1%,地面常见盐霜或盐斑,尤以干旱季节最为显著,心土层和底土层盐分含量较低,有锈斑锈纹。
  3.理化性状: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较低,一般在11.94%-17.94%,而粒径大于0.1毫米的颗粒含量较高达35%-47.6%。耕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偏低,而全钾、速效钾含量很高,分别为2.358%和140PPm,尤以速效钾,由上而下含量明显增加。pH7.7-7.8。阳离子代换量仅有每百克±6.92毫克当量。全盐含量为0.055%-0.117%,盐分组成上阴离子以硫酸根含量最高,氯离子次之,碳酸根离子最低;阳离子以钾、钠含量高,钙、镁含量低。
  该土属根据表土质地和盐分含量,仅分砂壤均质滨海氯化物轻度盐化潮土1个土种。
  (二)壤质滨海氯化物盐化潮土。发育于河海相沉积母质。面积136666亩,占盐化潮土亚类面积的54.91%。
  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大沽河、桃源河下游滨海低地。一般沿海岸线呈弯月状条带分布。
  2.剖面特征:土体较厚,多在1米以上。耕层厚约20厘米,轻壤土或中壤土,盐分含量为0.0485%-0.1840%,地面常见盐霜或盐斑,尤以干旱季节最为显著。耕层以下盐分逐减。
  3.理化性状: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较砂质滨海氯化物盐化潮土高,耕层轻壤土或中壤土,物理性粘粒含量占25.06%-44.46%;心土层和底土层,由于土体构型不同,物理性粘粒含量差异较为明显,低者仅有0.86%-2.86%,高者高达50%以上。
  该土属耕层有机含量为0.16%-0.9%,全氮0.033%-0.069%,全磷0.02%-0.028%,全钾1%以上,速效磷3PPm,速效钾含量幅度较大,由70-355PPm。阳离子代换量一般为每百克±4.94-17.98毫克当量。全盐含量为0.0485%-0.1840%。盐分组成中阴离子以氯离子含量最高,硫酸根次之,碳酸根最少;阳离子以钾、钠离子含量最高,钙、镁含量最低。
  该土属依其表土质地、土体构型和盐分含量,分为轻壤质夹砂型滨海氯化物轻度盐化潮土、轻壤均质滨海氯化物轻度盐化潮土、中壤质粘体型滨海氯化物轻度盐化潮土3个土种。

TOP

第四篇 土 壤  
第一章 土壤类型

第五节 盐 土


  青岛的盐土,仅有滨海潮盐土一个亚类,面积139578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15%。
  青岛市滨海地区,地形平坦,常受海潮侵袭、海水溯河倒灌或海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形成带状分布的盐土。区内地下水位一般1-2米,地下水矿化度可达每升10-30克,部分高达每升50克,其盐分类型以氯化钠为主。土壤富含可溶性盐分,1米土层内含盐多在0.5%以上。盐分组成中阴离子以CL??-?为主,阳离子以K??+?Na??+?为主。
  地面自然植被主要有碱茅、芦苇、马绊草,此外还有黄须菜、柽柳、碱蓬等。依其母质的特性,分为滨海氯化物潮盐土、滨海氯化物滩地盐土2个土属。


滨海氯化物潮盐土


  发育于海相沉积物。面积94550亩,占该亚类面积的67.74%。
  (一)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即墨市王村、温泉和崂山区王哥庄等处的滨海低地,一般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二)剖面特征:剖面通体为砂壤土或中壤土至重壤土。表层有盐结皮,厚3-5厘米,呈灰褐色,片状结构。在20厘米以下潜育现象明显,锈斑锈纹较多。
  (三)理化性状:含粒径小于0.001毫米的颗粒,数量极少。物理性粘粒含量一般为11.06%-45.46%。表层有机质含量为0.8%-0.9%,向下含量逐渐减低。全氮0.36%-0.051%,全磷0.028%-0.031%,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很高,分别为2%和400PPm。阳离子代换量为每百克±6.82-11.55毫克当量。盐分组成中以氯离子为主,其次是钾、钠离子;氯离子与硫酸根的比值,一般为9-14。
  依其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分为砂壤均质滨海氯化物潮盐土、中壤质夹粘型滨海氯化物潮盐土2个土种。



滨海氯化物滩地盐土


  发育于海相沉积物。面积45028亩,占该亚类面积的32.26%。
  (一)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即墨的蓝村、南阡,胶州的营房和崂山的流亭、王哥庄等地的滨海滩地。
  (二)剖面特征:在春秋返盐季节,表层有盐结皮,厚3-7厘米,片状结构,疏松多孔,呈蜂窝状。表层以下,土壤潜育现象明显,质地多为中壤土,块状结构,有锈斑锈纹。
  (三)理化性状:含粒径小于0.001毫米颗粒很低,一般不到1%,而物理性粘粒含量较高,多为37.46%-42.46%。盐结皮含盐量为3.162%,盐分组成以氯和钾、钠离子为主,为每百克±36毫克当量以上。盐结皮以下至20厘米处的土层,含有机质1.34%,全氮0.075%,全磷0.021%,全钾1.561%,碱解氮与速效钾含量较高,分别为48PPm和475PPm左右。阳离子代换量为每百克±17毫克当量。全盐含量0.53%。自20厘米以下至150厘米,土壤养分含量逐减,盐分含量逐渐增加。
  根据表土质地和土体构型,只分中壤均质滨海氯化物滩地盐土一个土种。

TOP

第四篇 土 壤  
第一章 土壤类型

第六节 水稻土


  青岛的水稻土,在土壤分类系统中属幼年水稻土。面积75611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62%。依其土壤类型,可分为砂姜黑土型幼年水稻土、滨海盐化潮土型幼年水稻土两个土属。
  砂姜黑土型幼年水稻土,主要分布于莱西的朴木、牛溪埠、店埠、孙受等地,面积52168亩,占幼年水稻土亚类面积的68.99%。
  滨海盐化潮土型幼年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大沽河下游滨海低地,面积23443亩,占幼年水稻土亚类面积的31.01%。



第七节 山地草甸型土


  青岛的山地草甸型土,主要分布于崂山顶部,面积4500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04%。该土类主要特点是,表层有机质含量很高,一般可达10%以上。



第八节 风沙土


  青岛的风沙土面积甚小,仅有2482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02%。主要分布于河床附近及海滩近岸处。该土类主要特点是,容易遭受风蚀,形成流动性沙丘;细砂和粗粉砂含量高,土壤结构差;有机质含量很低,氮磷缺乏,钾素不足。
  风沙土依其母质来源,可分为冲积流动风沙土和海积流动风沙土两个土属。前者主要分布于莱西孙受乡及胶河、白马河河床附近;后者零星分布于胶南寨里乡海滩近岸处。

TOP

第四篇 土 壤  
第二章 土壤性质和分布
第一节 物理性质

土壤质地


  青岛的表层土壤质地由砂土至中壤土均有分布,面积较大的为轻壤土和中壤土,砂土和砂壤土面积较少。
  砂土 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的砂质河潮土和风沙土,面积58324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0.48%。其特点是:质地松散,漏肥漏水,养分贫瘠,为生产性能差的一类土壤质地。
  砂壤土 主要分布于山丘地区的棕壤性土及平原地区的河潮土,面积2613466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21.44%。其特点是: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占7%-19.06%,砂性较大,漏肥漏水,潜在肥力较低,但与砂土相比,亦属较好的土壤质地类型。
  轻壤土 主要分布于山丘下部的潮棕壤及平原地区的壤质河潮土,面积6708085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55.02%。其主要特点是:物理性粘粒含量占23%-27%,砂粘适中,适耕期长,水气热善协调,潜在肥力高,为生产性能最好的土壤质地类型。
  中壤土 主要分布于浅平洼地的砂姜黑土,面积?2811283?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23.06%。其特点是: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占30%-40%,质地较粘,耕性较差,适耕期短,为生产性能较差的土壤质地类型。



土体构型


  土体构型,为5种类型,即薄层型、粘质垫层型、均质型、夹层型、砂姜黑土型。按障碍层出现的部位又分为16种构型。
  良好土体构型 含有粘质垫层类型中的深位粘质垫层型、均质类型中的壤均质型、夹层类型中的蒙金型和砂姜黑土类型中的黑土垫层型4种,面积2006384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6.46%。特点是:土层深厚,无障碍层,为高稳产土壤的土体构型。
  较好土体构型 含有夹层类型中的蒙淤型、蒙银型、粘体型和粘质垫层类型中的浅位粘质垫层型4种,面积3072114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25.20%。
  较差土体构型 含有砂姜黑土类型中的黑土裸露型和薄层类型中的中层型2种,面积4322282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35.45%。
  差的土体构型 含有夹层类型中的夹粘型、夹砂型、砂体型和薄层类型中的薄层型4种,面积1645777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13.50%。
  极差的土体构型 含有薄层类型中的极薄层型和均质类型中的砂均质型2种,面积1144601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9.39%。


土壤结构


  青岛的耕层土壤,多为屑粒状、粒状、碎块状、单粒状结构,含1-3毫米的团粒结构较少。从土壤类型看,潮棕壤、褐土及潮土,耕层土壤以粒状为主,结构良好;棕壤、淋溶褐土、砂姜黑土及湿潮土结构较差,多为屑粒状或碎块状结构;棕壤性土、褐土性土、盐化潮土、滨海潮盐土及风沙土,土壤结构最差,多是单粒结构。



土壤容重


  耕层土壤容重为1.32~1.45克/立方厘米;犁底层的容重大部分为1.40-1.50克/立方厘米。山丘中上部的棕壤性土和棕壤,受侵蚀较重,有机质含量低,耕层土壤容重偏高;山前倾斜平原及沿河低平地的潮棕壤、褐土、潮土有机质含量高,容重较低;洼地砂姜黑土处于二者之间;滨海低地的潮盐土因表土层结构差,有机质含量极低,土壤容重最高,为1.45克/立方厘米。剖面上下层次,土壤容重亦有较大差别,愈往底层容重愈高。



土壤孔隙度


  耕层土壤总孔隙度为43.6%~48.8%,通气孔隙度为9.6%~13.7%。土壤耕层孔隙度的高低与土壤类型、质地、有机质含量有关。因土壤类型不同,总孔隙度测定值差异较大,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潮棕壤>淋溶褐土>砂姜黑土>盐化潮土>湿潮土>潮土>棕壤>褐土>褐土性土>棕壤性土。通气孔隙度以淋溶褐土、棕壤最高,滨海潮盐土最低。土壤质地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亦较明显,如砂性土壤通气孔隙高于粘性土壤。此外,质地相同的土壤,其孔隙度高低往往与土壤自身有机质含量有关。凡有机质含量高的则孔隙度高,反之土壤孔隙度偏低。

TOP

第四篇 土 壤  
第二章 土壤性质和分布

第二节 化学性质


  有机质与氮素含量偏低,磷素严重缺乏,局部地区缺钾,大部分地区缺硼、钼、锌微量元素。



土壤有机质


  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63%-0.98%,加权平均值为0.84%,低于全省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03%),属低量的供给水平,共有面积8037809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65.93%。
  土壤有机质含量因土壤类型而异,砂姜黑土有机质含量为1.12%,而滨海潮盐土含量为0.44%,两者相差2.5倍。各县(市)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有明显差异,靠近市郊的崂山,以及平度、莱西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西南部的胶南县,多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与崂山区相比,低1.4倍。



土壤全氮与碱解氮


  全市耕层土壤全氮含量为0.047%-0.062%,加权平均值为0.056%。养分供给水平多为稍低量和低量,共有面积10148800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82.25%。
  土壤全氮含量因地理位置、土壤类型而有较明显差异。从地理位置看,崂山区、平度市、莱西县土壤全氮含量较高,胶南县全氮含量较低。从土壤类型看,砂姜黑土全氮含量较高,滨海潮盐土和风沙土含量较低。
  全市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为43-70PPm,加权平均值为53PPm,从养分丰缺程度看,多数土壤属低的范围。



土壤速效磷


  全市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为3-10PPm,加权平均值为5PPm。养分供给水平多为低量和极低量,共有面积8743754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71.72%。
  土壤速效磷含量因土壤类型不同,差异较明显,其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潮土>潮棕壤>滨海潮盐土>淋溶褐土>湿潮土>盐化潮土>棕壤>棕壤性土>褐土>砂姜黑土>褐土性土。此外,因地理位置、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速效磷含量也有较明显差异,各县(市)、区之间,以崂山区最高,平度市、莱西县和黄岛区次之,胶南县较低,胶州、即墨两市最低,高低相比为3.3倍。


土壤速效钾


  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为60-100PPm,加权平均值为76PPm。以一般量和稍低量居多,共有面积7588858亩,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62.25%。
  土壤速效钾含量因成土母质类型而有较明显差异,山地丘陵区坡积、残积物发育而成的棕壤性土,含钾量较低,山前倾斜平地洪积、冲积物发育而成的棕壤、潮棕壤、褐土和潮土含钾中等,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发育而成的砂姜黑土含钾较高,海相沉积物发育而成的滨海潮盐土含钾最高。



微量元素


  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很不均衡,除大部分土壤有效铜、铁含量高于临界值基本不缺外,锰含量中等,硼、钼、锌含量很低。其中,有效硼含量除个别地区土壤达到0.9PPm外,绝大多数地区土壤低于0.5PPm;有效锌的含量为0.18-2.50PPm,部分地区土壤低于0.5PPm;有效钼含量极个别地区土壤达0.34PPm,绝大多数地区土壤低于0.15PPm;有效锰最低为2.43PPm,最高含量为84.00PPm,大多数地区土壤含量均在5PPm以上。远郊县的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明显低于市区和近郊县,且含量变幅较大,一般相差10倍左右,高的可达几十倍。
  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很大,酸性岩坡洪积物或洪冲积物发育的棕壤土类,大部分缺硼、钼,小部分缺锌;有效硼、钼、锌低于临界值(临界值:硼0.5PPm,钼0.15PPm,锌0.5PPm)的样点分别占96%、80.3%和15%;第四纪河湖相沉积物形成的砂姜黑土,大部分缺锌、硼,极小部分缺锰,有效锌、硼、锰低于临界值(锰临界值为5PPm)的样点分别占76.3%、89.6%和7.7%;河流冲积物形成的潮土,大部分缺硼、钼,小部分缺锌,有效硼、钼、锌低于临界值的样点分别占80%、81.8%和26.3%。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因土属、地形部位不同,也有较明显的差异,砂姜黑土类的黄土覆盖砂姜黑土土属,硼、钼、锌、锰、铜、铁的有效含量均高于黑土裸露砂姜黑土土属。
  莱西县的姜山洼与即墨市的西北洼砂姜黑土区,因洼坡和洼底所处的相对高程不同,引起地表水的重新分配,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聚集或迁移,使洼底的砂姜黑土有效硼、钼、锌、锰、铜、铁的含量大于洼坡的砂姜黑土。



土壤阳离子代换量


  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大小有明显的区域性,以平度、莱西、即墨、崂山四地较高,范围在每百克±12.7-17.5毫克当量;胶州市中等,为每百克±10.9毫克当量;胶南和黄岛区较低,范围在每百克±7-8毫克当量。同时与土壤类型和质地有密切关系。棕壤的阳离子代量(为每百克±9.7毫克当量)比棕壤性土高(为每百克±8.0毫克当量),比潮棕壤(为每百克±10.7毫克当量)偏低;湿潮土和砂姜黑土阳离子代换量较高,分别为每百克±19.8毫克当量和18.1毫克当量;风沙土阳离子代换量极微。土壤质地愈粗,代换量则弱;质地愈细,代换量则强。砂壤土为每百克±3.3-7.8毫克当量;轻壤土每百克±7.2-13.3毫克当量;中壤土为每百克15.9-16.7毫克当量。


土壤酸碱度


  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至中性,少部分呈酸性或微碱性至碱性。其特点是变化幅度较大,一般耕层土壤pH值为5.5-8.0。其中棕壤土类pH值为5.5-6.7;褐土土类pH值为6.8-7.2;潮土土类pH值为6.6-7.7;砂姜黑土pH值为7-7.5;滨海潮盐土pH值为7.3-8.0。



碳氮比


  耕层土壤碳氮比值为7.7-9.2,加权平均值为8.5。土壤碳氮比值与土壤类型有关,砂姜黑土土类中的砂姜黑土土属和褐土土类中的褐土土属,碳氮比值较高,一般在9左右;棕壤土类中的棕壤土属和潮棕壤土属为8.4,棕壤性土土属和潮土土类中的潮土土属较低为7.7-7.9。



氮素供应强度


  耕层土壤氮素供应强度变幅为8.8%-11.3%,加权平均为10%。土壤氮素供应强度因土壤类型而异,棕壤土属、褐土土属、潮土土属氮素供应强度较高,为9.2%-9.8%;砂姜黑土土属为8.2%;滨海盐土最低为7.5%。



磷素供应强度


  耕层土壤磷素供应强度变幅为0.64%-1.52%,加权平均为0.78%。磷素供应强度也与土壤类型有密切关系,其土壤磷素供应强度,棕壤性土>潮棕壤>棕壤>潮土>盐化潮土>淋溶褐土>滨海潮盐土>褐土>湿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性土。高产田块的耕层土壤磷素供应强度,多为2.1%-2.8%。

TOP

第四篇 土 壤  
第二章 土壤性质和分布

第三节 土壤分布


  青岛南北纬度跨度不大,同属一个生物气候带,地带性土壤为棕壤。由于山体较低,土壤垂直带谱简单,土壤的地域性分布规律较为明显。


土壤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青岛土壤的地域性分布规律是:在低山丘陵区以棕壤为主,浅平洼地为砂姜黑土,河流两岸及下游扇形冲积平原为潮土,滨海低地为盐土。
  枝状分布 低山、丘陵地区,土壤分布的特征与河谷走向、水系的形态基本一致,大体沿河道走向呈枝状分布,表层为河流沉积物,下层为当地母岩风化形成的坡积或洪积物。
  堤围式分布 大沽河地区,为防止河水泛滥,除沿主河道筑堤蓄水外,并在两侧数公里处筑有外堤挡水,当河水漫出内堤时,所夹带泥沙便淤积在外堤以内,以外堤为界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土类型,即外堤外为黑土裸露砂姜黑土,外堤内是壤质河潮土。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崂山山区,受地形和山地小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土壤。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下分布着棕壤;300~600米处为棕壤性土及白浆化棕壤;600~700米处的阴坡林地出现酸性棕壤;7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型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