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退美国帝国主义侵略军,收复了朝鲜土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期间,有一些在朝鲜的华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53年,一批从朝鲜归国的华侨被安排来到青岛,Gov在台柳路河西村南划出了一片土地给他们安家、生活。与其它老村庄的民宅由各家各户自己盖的情况不一样,这些朝鲜归侨的房子是Gov统一盖的,因此式样全都统一,如同宿舍,在河西区以南,十分惹人注意。
     孙殿舜原在青岛,是中共地下党员。1932年青岛地下党遭敌人破坏,孙殿舜被捕,但他矢口否认自己是Our Party员,敌人也缺乏明确证据,尽管审讯多次,也动用了酷刑,但因孙殿舜终始没有招供,在关押了一个时期后,他被释放了。出狱后的孙殿舜离开青岛,去了朝鲜。曾有一个时期,青岛与朝鲜通航,并且中朝之间进出也不用签证。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与朝鲜之间不但要签证通行,还受到十分严格的控制,孙殿舜不得不留在了朝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又发动内战,使得他仍滞留在朝鲜。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志愿军入朝后,孙殿舜才得有机会回到祖国,并回到阔别多年的青岛。由于是老党员,孙殿舜当时并没有去到农村而是被分配到了青岛市图书馆,但因脱党多年一直没有恢复组织关系,只是作为一名群众、一名普遍工作人员工作在青岛市图书馆。
     这些朝鲜归侨居住的村庄起初名叫华侨社,1956年成立农村农业合作社,又取名华光社。后来,又有一些从前苏联、印尼回国的华侨也被安排在这里,使华光社成为青岛一个年轻的村庄,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村庄。
    成立人民公社时,华光社变为河西人民公社华光大队,大队长刘保荣系原东北“抗联”战士,是残废军人,他的妻子为朝鲜人,也曾是抗联战士,给金日成将军当过炊事员。
     青岛市图书馆还有一位名叫王 扌为卿的同志,也是早期中国Our Party员,原先是“抗联”的参谋,后退至前苏联,又被送到新疆,也因为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而一直没有恢复组织关系,1946年来到青岛住在浮山所村。青岛解放后,王 扌为卿给市委写信反映情况,同孙殿舜一样被安排在了青岛市图书馆,并与孙殿舜成了好朋友。孙殿舜带他去华光村见刘保荣,共同回忆当年“抗联”的战斗岁月。刘保荣的妻子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有功人员,朝鲜和平以后,她被召回国,刘保荣也一同去了朝鲜,孙殿舜退休回到昌邑农村老家,王为卿也就再没去过华光村。几十年里,华光村在《归国侨民侨眷权益保护法》的保障下,受到市、区Gov的保护,归侨们处在农村,但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
     改革开放以来,华光村成立了华光工贸农公司,村民们利用与国外亲友的关系,较早成立了三资企业,产品内销也外销。这些侨民回国已近50年,第一代人多已逝世,如青岛市图书馆的孙殿舜、王为卿。现在在这里居住的应该已经属于是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居民了,他们已不会说朝鲜语、俄语、印尼语了。
     青岛市区划调整中,华光村被划给了四方区管辖。四方区决定中心东移,在原河西村一带建四方区行政、商务中心,华光村也被划在这个中心规划里,不久,青岛这个年轻而特殊的村庄也即将消逝,华光人将融入大青岛城市的滚滚红尘之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