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125公交车驶出市区进入崂山高新技术开发区,昔日的荒坡秃岭全然不见,透过车窗一排排一栋栋的崭新建筑不时地迎面扑来。汽车越过张村,但见路边一年四季都摆着无数盛开着鲜花的花盆,不远的地方一处处花房、花室绵延不断,哦,百年花村———枯桃村到了。
久负胜名的花卉种植村———枯桃村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当年有兄弟三人从遥远的云南来到崂山,他们停留在一山脚下,见这儿三面环山,一面环水,景色美丽犹如仙境一般,兄弟三人被深深吸引,于是在山下一棵行将枯死的桃树旁安了家,并且依这棵树取了村名———枯桃村。
有神话传说:这兄弟三人浇水、剪枝、锄草,对这棵树备加呵护,他们的善举感动了花神,施法使这棵桃树恢复生机。枯桃树的复活使兄弟三人万分惊喜,于是奔走九州,寻来天下奇花异草,撒播在山野之间,不久满山遍野一片灿烂,兄弟们便靠采花种花补贴生活。从此他们世世代代在此沿袭下来。
枯桃村真正形成规模养花有一百多年历史。该村从村民采集山花逐渐发展到种花、养花、进城叫卖到今天形成花卉市场、花卉交易中心,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的。20世纪40年代初期枯桃村花卉发展就已经具有相当规模,那时候早晨花农们都挑着扁担去城里卖花,全村共有一百五十多条花扁担,每天早晨进城卖花的队伍“后者扁担未上肩,前头已过转头山”,绵延达三四里。
解放前夕全村已有三百余户人家,人均土地不足一亩,村民生活困顿只能靠种花卖花接济。然而那时社会经济萧条凋敝,老百姓尚且吃不饱穿不暖,哪有什么闲情逸致养花,于是花农卖花的利润甚微,常常挑出去的花卖不了,甚至还原封不动挑回来。现已78岁的村民曲文庭老人回忆说,旧社会光靠种庄稼日子过得艰难,能够上一顿吃干下一顿吃干已是很不易了(指吃地瓜干),买油盐酱醋的钱只能靠父亲和他种点花卖。父亲白天伺弄完了花,晚上还要拖着疲劳的身子到离家不远的石岗上去看护自家凉晒的地瓜干,一天晚上父亲刚来到石岗,忽然感到头皮一炸一炸,向不远处一瞅,猛然看见前边不远处有一条大狗在瞅着他,但眼睛透着绿光,方才知道碰上狼了,吓得浑身大汗,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只见这只狼将嘴触到地上发出叫声,不一会儿,又来了一只狼,两只狼四只眼向他射来四束绿光,他想跑又不敢,这时想起了老人曾说过的 “狗怕蹲狼怕站”,他便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还别说,双方对峙了约一个时辰,这对狼居然先行撒离了。
村中赵文庭老人的父亲解放前曾在本市大学路一银行职员的家里及另外几家名人公馆里伺弄管理过花卉。据赵文庭老人讲,仅他知道解放后本村就走出好几个花农花匠远赴武汉、南京、北京等大城市去管理和负责花卉养植与绿化。枯桃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花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其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2.6度C,年日照时数为2622.3小时,无霜期20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754.1毫米,年均温度73%,地表用地下水资源丰富,这些都为花卉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外在优越条件。但真正给枯桃村带来春天的却是改革开放,在各级党委Gov的关怀支持下,这几年,枯桃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集花卉科研、种植、观赏、交易于一体都市观光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