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有一王姓人家随移民大潮,从云南交趾国嘎嘎县大槐树头千里迢迢来到山东省莱州府辖境。他们没有住脚,依然风尘仆仆来到即墨县郑化疃的张村河,登上了南面的小山巅。展眼一望,不远处便是浩无际涯的蔚蓝色的海洋。王姓户主不觉身心为之一畅,随行的孩子也欢呼起来。此时恰逢中午。对天文地理颇为通晓的户主一打量东边山头,其日影恰好置于子午线上。他心头一热,随即招呼妻子儿女们,用手指着那片山坳说:“咱不要再走了,就在这里安家。”妻略为迟疑了一下,露出不解的神情说:“前面是块平原,怎么不把家安在那里?”他仰天哈哈大笑起来,说:“想过葛天氏式的日子,非这里莫属”妻子也忽然想起了丈夫经常吟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击壤歌》,她完全明白了丈夫高雅的志趣和愿望,也颌首微笑了。于是他们劈山采石,垒窑烧砖,垦土造田,栽桑植桃……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辛勤劳作开拓,终于成就了今天的拥有1189户,3283人,以王姓为主的午山村。
     村周边环境是“三坡两河九条沟,六个山顶八个丘”,西望金家岭,南傍朱家洼和钟家沟,翻过东南边的山岭就是石湾村。这里距石老人海水浴场仅三华里,新修的从黄金海岸大酒店到仰口的柏油公路贯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村子流行着两句话:“午山的石匠不用学,自小跟着老人摩。”由于地理环境特别,早先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开山采石,雕龙琢狮,所以,先祖雕凿石刻的技艺便流传了下来。且不说早在明、清时即墨城显宦士绅们从门楼牌坊、殿堂装饰直到墓窆刻石用的午山石匠,即使到了现代,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的横楹立柱、大连中苏友好馆以及浮山的毛泽东雕像等,都是午山人技艺的结晶。中国著名的美术大师、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设计者刘开渠先生,曾多次拉着午山村的石匠王文思、王孝健和王文帮等人的手,感谢他们在坚硬的大理石上再现了自己的创作。而今午山村还有多处石场,中、青年石匠们在发扬广大这门传统的技艺。
     “上元庙会更盘桓,亲友同拜老姆前;扭罢秧歌唱台戏,祁福保安乐丰年。”这是清同治时登州府六品秩衔教谕王经元在正月十五日午山庙会时写的,是《即墨世风竹枝词》中的一首。至今村中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还能记忆,午山村北原有一桩形的石山,名曰“青龙品山”,山前有座王母娘娘庙,台前有一戏台。传说有一年庙会唱《王三姐下凡》,忽然刮起了大风。当人们刚刚离开戏台,猛然地一股龙卷风把戏台卷上天空落到海中。在男权标举的当时,人们便在娘娘殿的西侧建了一座玉皇殿。另外有在偏东处一座娘娘殿,也叫“姥母殿”,殿中塑了一尊面容较好、玉体侧卧的女神,长约5米。据老人回忆,这是一位妙龄女郎,美目流盼,仪态万方,风姿绰约、栩栩如生。人们到这里许愿治病、打卦求子,香火极盛。相形之下,在玉皇殿西头的七神殿,由于七具神像善恶不一形态各异,给人一种冷嗖嗖阴森森的感觉,香火就冷清了。这里每年上元节(正月十五)逢庙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客人。庙会盛时,往往有好几个戏班,乐手不足,就请午山人顶上。午山村的鼓乐队非常有名,非常受人欢迎。午山村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多姿多彩的传统娱乐,可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和老艺人的先后谢世,致使《广陵散》绝,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没有传下来。另外,刻有“青龙品山”四个大字的柱形石山也因修渠道被炸毁;午山庙在建国初就被拆除了。但是当代午山人却以更大的气魄和技艺创造了许多适合时代的新艺术活动,尤其是午山扎制的彩车,出色当行,在新春竞演中最为引人注目。
     应该说午山村的自然环境并不优越,这与当年那位淡泊宁静具有隐士情怀的先祖的选择是分不开的。但是他的后代们确是坚强的!他们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积极地开拓进取,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
     午山村不是缺水吗?他们利用三个春冬在村东北围山截流,建起了一个贮水63万立方的水库,全村很早就吃上了自来水。他们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连续死封山,使得满山满岭郁郁葱葱,百鸟争喧,是连续十余年的市、区绿化先进典型。午山栽培密桃有久远的历史,有关仙桃变化的传说盈千累万,各种栽培密桃的知识、诗人妇孺皆知,流传甚广。而今这里还有三万多株桃树,是青岛市果品基地之一。这里周边山上千亩桃园鸟语花香,风光万千;春天桃花开时云霞灼灼,光桦喜人,夏秋之间透红的密桃挂满枝条,甜香四溢,鲜红诱人;冬则虬枝横斜,雾凇冰挂,晶莹剔透,景色迷人……这里因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水土、孕育的密桃有“果大、皮薄、肉嫩、味甜”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党和国家的许多擎天柱、国内外知名人士包括西哈奴克亲王夫妇、坦桑尼亚大使等外宾,曾先后到午山品尝密桃。午山密桃是北京人民大会宴客的常备果品。王经元先生曾仿苏东坡的“日啖密桃三两个,不辞常做午山人”的诗句。
     午山村的奶牛场创自1958年,现有奶牛110头,年产鲜奶550余吨,是全市唯一村办的且年产量居全市第一的奶牛基地。此外村东北山中饮牛湾的长寿泉,经青岛大学资源研究所综合考察化验评审,是名符其实的崂山矿泉水,大概用不了多少天,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午山矿泉水厂即将投产。另外,村里还有3个砖场、3个预制厂、加油站等,百业竟春,繁荣发达。
     作为区红旗村的午山历年以各行业平均递增15%—20%的步伐求进。尤其在教育上大投资,用300—500万元改建新的午山小学,以第一流的师资力量称雄岛城。他们的理念是:“在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中,我们怎么能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第一流的人才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