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从沙子口镇的烟台山、夹尖山、黑尖山绵延西行至中韩镇的午山,峰簇峦涌,很象几条苍龙昂首摆尾,跌宕起伏,极具形胜。而就在午山山脉绵延至海边的山坳处,有一座村庄,就是王家村。
面对而今的王家村,人们万万也想不到当年的王家村的穷寒相:房舍低矮陋隘,村道坑坑洼洼,山上虽说也树木葱茏,甚至村前庄田也桑麻青氲,但那时的人们只知道死守几棵庄稼,“男采石上薪,女汲涧中水”,经济上极其贫困。据说,该村的始祖王汉夫妇自“永乐扫北”搬到这里后,就给后代子孙定下了几条规矩:一是“居止连茅屋,四邻不相离”;二是“有财不经商,耕读为本行”;三是“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其理由是:“世路多艰险,忧祸一旦并”。在衣食粗具的情况下,“村居自潇洒,况有读书声”。但是,这位始祖万万也没有想到,到了他的七世孙和九世孙之间,由于灾祸频仍,生活无着,很多人外出逃荒,至今在石家宋哥庄、沙子口独角坡等地方,都有着他的大量后裔。尤其是到20世纪的30年代,村里几个不长进的“当家人”,为了吃喝玩乐,竟然把村中公有的山林全部砍伐卖掉,把这座槐柞交荫,松柏满布的大好山庄毁得光秃秃的。最令人发指的是把后村那棵生长了五百余年、形如华盖的古松砍倒换钞,据说当时村中老幼一齐央求留下这棵树,可那两个正副村长拉长了被烟熏的泛绿的瘦脸,呲着大黑牙亲自指挥着砍,至今村中老人一旦提起,忧然扼腕愤叹,怒骂不止。
而今的王家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利用“滚雪球”的方法,建起了一幢幢现代化的住宅大厦,和村民自建的别墅式将军楼相映生辉,把村子装点的摩登豪华,气势非凡。他们说:“改革开放给我们以发展的大好机会,但我们要量力而行,决不去代大款,搞些目前轰轰烈烈却又实效甚微的事,我们不能陷入贷款还息的怪圈中,决不能给村民背上饥荒!”
七、八年前还穷的叮当响的王家村,那时欠债20余万元。——这个有着580户,1700人的王姓村子,到1996年总收入5600万元,是三级经济强村。现在,该村还有土地800余亩,以栽培果林为主;山岚1000余亩,到1999年,该村的土地被征用外,少量的搞房地产开发,村民们大部分从事村办企业。这里有密封件厂、砖场、两个冷藏加工厂、液化气站、水泥搅拌厂;成立了昌泰实业总公司,和弄海园合资办了一个“全统娱乐公司”;另外,村中有水产养殖业,有海珍120亩,扇贝400余亩水产养殖船20余只。
该村从1994年开始,投资盖办公楼,投资修整村道,投资建小学,为独生子女优恤、村民养老和家庭财产等项保险;投资建了住宅楼;里凡是年满55岁以上的女村民和年满60岁以上的男村民,每年享受720元的养老补贴,实现了老有所养。王家村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村庄,三级经济强村,镇先进党支部、市先进团支部、妇女工作和计划生育三合格村……
王家村地处高科园的东部,离区Gov仅两二公里,与石老人相毗联,占尽天时地利之优;而今,全村空前地团结而得人和。值此龙腾虎跃、蓬勃发展之机,其前程是未可限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