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西岭,顾名思义是我们城市西部的一座山。山脚沿四川路、贵州路和广州路合围,而云南路就自东(偏北)向西(偏南)逶迤在她的山脊上,24中一带则是她的‘顶峰’。
     
20051215023157.jpg      
     
     当年的云南路,从四川路莘县路口开始,一直过了西藏路,商铺一家挨着一家,百货文具、饭店包子铺火烧铺、烟酒糖茶糕点食品、钟表店裁缝铺、化工电器五金土特产、中药西药、照相馆书店、银行邮局、学校电影院派出所、汽车站马车站。。。。。。,林林总总,繁荣而井然。充溢着活力、美丽和温馨。
     
     云南路上的文具店,我常去的有4家。
     ‘福昌’ 文具店在云南路西藏路转弯的地方,营业员经常是一位老者,我特别记得在那里买过柳公权字帖、领袖相片。
     西藏路西的一家,叫‘同新’文具店。
     ‘福昌’朝东,连续有两家,一曰‘学友’,一曰‘美林’。我曾在‘学友’买过一只木制铅笔盒,红盒黄盖,黄盖上有四个毛笔字,“精益求精”,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成语。
     ‘美林’文具店兼修钢笔,店主姓郭。有时晚上去买东西,店主一家正在吃晚饭,总是马上站起来招呼生意。本本分分的小买卖人家。这家人家的皮肤很好,白白嫩嫩的,给我挺深的印象。
     ‘美林’再朝东,路对面,是‘永明’文具店,店主姓顾。店主的女儿顾*和我妹妹同学。有一学期开学,顾*发到的新课本内,有几页白纸,空无一字。人家把我妹妹的课本借去,用工整的小楷,一字字,一段段抄补,行对行,页对页,清清楚楚。
     
     云南路汶上路口东南角有家土产店,那里的锅碗瓢盆自不待说,印象深深的是灰色陶制烟筒。寒天冻地的日子,室内无暖气无空调,要生火炉取暖。铁皮烟筒价钱贵,就买这种较为廉价的陶制烟筒,接缝处用黄泥糊住。
     路口西南角是永茂百货店,大至床上用品,小至针头线脑雪花膏,几乎应有尽有。附近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都知道这个‘永茂’家。
     路口东北角是饭店‘共和楼’,大门墙联‘家常便饭’‘经济小吃’道出了她的经营宗旨。
     路口的这几家店铺都经营有年,生命力挺强。
     
     土产店朝东,共和楼斜对面有家饱子铺,名叫‘三合居’,馅是猪肉大白菜,闻着就挺香。饱子个头,比小笼饱子大,比大饱子小,算是‘中饱’。堂吃外卖,悉听尊便。堂吃的话,干干净净的小方桌上,除了调味的醋瓶、酱油瓶,还有小碟里剥好的白生生的蒜瓣。
     
     云南路上的药店,在朝城路口对过,有一家卖中草药的,叫‘馨芝药房’。
     在汶上路滋阳路之间这一段有三家。北侧是华安大药房、安国药房,南侧是厚德药房。安国卖中草药,华安、厚德卖西药、中成药。华安店大,三开间门面,进深也大些。厚德店小。当年市民说起厚德药房,‘德’字发乡土音dei。现在进步了,时尚了,市民都会讲普通话,或‘青普’ 话,不再发乡土音了。
     
     也是在朝城路口对过,有一家百货店,我的母亲曾在这里为我买了白色兰边的搪瓷杯、碗、脸盆。带着它们,我踏上异乡求学、谋生之路。
     
     说到这路上的钟表店,首先要说的是我二大爷曾在西藏路口朝西不远处开过一家‘利达表店’。老人家终其一生修理钟表,手艺精湛。
     24中对过,美林文具店的东邻也曾有家钟表店。
     而给我特殊记忆的钟表店位于滋阳路口再朝东,这家店里大概有什么人和电影院有联系,窗户玻璃上经常张贴电影广告宣传画,不断更新。学校里组织看电影,语文老师信手拈来的作文题就是电影观后感。我很少去看电影,但我的这种以电影观后感为题的作文总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因为我阅读了钟表店窗户玻璃上电影宣传画的‘内容介绍’,题材、情节、意义,当然了然于胸,归纳涂改成文,往往胜小伙伴们一筹。
     
     还有,永业茶庄、立生电业、孚民酱园、健美照相馆,玖新鞋店、维青书局,有名无名的理发店、裁缝店、火烧铺,水开了哨子就响的茶炉兼烟糖店,横马路口的磨房,香油作坊。
     还有,当年西镇唯一的邮局,唯一的银行。
     还有,人行道上的小书摊子,一分钱看一本。多少伙伴从那里接受了启蒙的历史知识和最初的文学熏陶。
     还有,人行道上的‘波螺’摊子,辣‘波螺’,香‘波螺’,‘初’‘波螺’(‘初’,当地方言,吮),三分钱一盅。多少伙伴品尝着天然无污染的海鲜。
     还有,买糖球的,烤地瓜的。(‘糖球’,当地方言,糖葫芦)
    还有,民间艺人的摊子,用热熔的糖浆在青石板上作糖画的,吹糖人的,做面塑的。
     
     云南路两旁的民居,绝大多数是二层的‘里’。我记得名字的有‘同仁里’、‘平安里’,附近汶上路有‘春和里’,滋阳路有‘三元里’、‘云巢里’,寿张路有‘浴德里’、‘天庆里’、‘仁寿里’。
     云南路上有过载客的马车站,在24中西侧的西藏路口,通往汇泉柞山路。
     云南路上有过公共汽车线路,现在还有吗?当时的2路汽车终点站在云南路上将近郓城北路路口的地方。汽车从东镇开到中山路后,分作南线北线,南线沿中山路开向栈桥方向,北线循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莘县路,进入云南路,在云南路上有天桥站、东平路站。
     
     唉,说不尽的云南路啊,我家乡的路,我少年时代的繁华大马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