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1.jpg
     明朝天启元年圣旨
    保险柜里取出神秘圣旨
     昨天,在崂山档案馆三名工作人员共同在场的前提下,一名工作人员戴上白色手套,用钥匙打开保险柜,一道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的圣旨出现在眼前!圣旨用卷轴形式存放,在玻璃桌面上,工作人员轻轻地舒展开卷轴,一道长2.8米,宽0.33米的圣旨全部展开。圣旨首端织就了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双龙环绕“奉天敕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圣旨上的文字用毛笔写成,其楷书竖向排列,字体端庄大方、隽秀严谨,极显皇家风范。
     清朝圣旨则分别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汉文书法大多是端庄的小楷,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织工极为精美,丝质紧密厚实,色泽历久不褪。类似的圣旨一共四道,它们来自哪里?是皇帝下给谁的?这家人在青岛有何背景?当这四道圣旨一一打开后,档案馆工作人员为我们打开了尘封在卷轴里的记忆……
     
    四道圣旨下给一个家族
     这四道圣旨有两道下于明朝天启元年,有一道下于天启六年(1626),一道下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
     
    首道圣旨表彰朴实父母
     明朝天启年间,熹宗皇帝朱由校乐于养生之道,因此当时朝中盛行“养生、崇德”的风气。熹宗皇帝发现吕希尚为人谦和逊让,举止谈吐优雅。皇帝问吕希尚原因时,吕希尚如实回答:父亲吕用明,生前淳厚朴实,为官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为人谦和逊让,遇事没有机巧之心,对别人的侵害从不计较;母亲王氏慈爱贤明,仪态雅静正直,把操持家务视为自己的快乐,她躬行节俭,连首饰都可以资助给亲朋好友,自己身着青白粗衣服却不厌恶。吕希尚自己因官任在身没能在父母离开人世前奉养,但父母对他的爱使他懂得了如何去爱护人民,明白如何做一个贤明的官。
     皇帝听后非常高兴,认为好官保护人民,就如同父母真心爱护孩子一样,赞扬吕家皆为道德高尚之人,并颁旨表彰吕家功德,赞扬吕用明品行道德,奉公守法:“尔寿官吕用明,乃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希尚之父,淳朴未雕,逢人但有撝谦……夫犯而不较,满世横贤豪之誉……是用赠尔为文林郎、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尔王氏乃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吕希尚之母,慈明为性,静正无仪……虽板舆弗逮奉于生前,乃杯泽尚留思于身后。是用赠尔为孺人,紫綍昭循良之宠,彤管阐圣善之光。”赠封吕希尚的母亲王氏为孺人,表彰其博爱之心。
     
     
    吕家后代再获皇帝表彰
     到了清嘉庆四年,吕氏家族又持续一百七十余年,当时的仁宗皇帝崇尚良好的道德情操,以行善造福禄作为奖赏好官吏的标准。听说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一家品行高雅崇尚素朴,一直坚持善良的风习,并把这种世传的精神当作最严肃的家庭教育,大为赞扬。
     仁宗皇帝下旨表彰吕家功德。表彰吕克官父亲吕光嗣和其母栾氏(吕光嗣之前妻)和金氏。圣旨中写道:“尔吕光嗣,乃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之父,雅尚素风,长迎善气;弓冶克勤于庭训,箕裘丕裕夫家声。兹以覃恩,貤赠尔为修职佐郎、山东曹州府菏泽县训导,锡之敕命。”“尔栾氏乃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之前母,懿仪不忒,慈范昭谐;早岁之倡随,启后人之昌大。兹以覃恩,赠尔为八品孺人。”“尔金氏乃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之母,淑范宜家,令仪昌后;早相夫而教子,俾移孝以作忠。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八品孺人。”表彰他们严父慈母出孝子,表彰吕家善良的风习和启发教育后代人的功劳。
     
     
2.jpg
     清朝嘉庆年间圣旨
     
    吕氏后人没有记载
     四道诰敕文书,都是为褒嘉吕希尚父母、妻子及后代而颁赐,其颁布的目的都是为了表彰吕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素朴善良的风习,崇高的德义品行使他们为官清廉,奉公守法,造福于民。从明代到清代,相隔170余年,明清皇帝都对吕氏门第褒嘉,可见吕家良好的道德品行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但是,吕氏家族怎样兴起?其后人是否还健在?是否生活在这座城市?这四道圣旨怎样辗转保存至今?档案中没有详细的记载,或许这将永远成为历史的谜团。
     
     
    幕后故事
     这四道圣旨所反映出的内容极为丰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圣旨经历无数次战乱和辗转迁徙,流传至今实属不易,是省内稀有文物,被视为崂山区档案馆的“镇馆之宝”。
     圣旨不仅揭示了当时的封建皇权制度和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载体和象征,同时还反映了纺织、防伪、书法和彩印水平,其价值已远大于圣旨本身所蕴含的内容,诚为不可多得的藏于民间的明清实物档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上世纪80年代,山东省档案馆举办“全省珍贵馆藏档案展览”,崂山区档案馆馆藏的四道明清诰敕圣旨作为当时全省惟一的圣旨档案,在参展之前就早已名声在外。由于当时从崂山到济南跨区域性较强,交通不太便利,如何及时、安全把圣旨送到展览会上成了难题。几经权衡,最终省档案馆派专人来崂山,随同一名崂山档案馆人员一同将明天启元年和清嘉庆年间的两道有代表性圣旨带到济南。圣旨成为展览的主角。
     当时,由于省档案馆也没有特殊的保管圣旨的设备,因此圣旨在当天展出结束后又马不停蹄地被护送回崂山档案馆。后来那位护送档案的工作人员回忆起这件事时说,护送过程中,人们精神高度集中,生怕有所闪失…… 张冰 闵妤
     
     
    名词解释•圣旨
     圣旨是古代皇帝封赠给属下有功文武官员或赐予爵位名号时颁发的诰敕文书。“诰敕文书”包括诰命、敕命等种类,始于西周之时,原是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隋唐时用以专指帝王授官、封赠的命令,至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敕制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