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1.jpg
胶州路街景
     
     胶州路是在原大鲍岛村旁建成的,该村曾是今市南、市北一带最大的一个村庄,也写作“抱岛”、“豹岛”。德占后划之为中国人居住区,不要求村民拆除旧有房屋,因而这条路的早期有着原鲍岛村房屋,到20世纪20年代末才被全部拆建。
     1904年胶州路上建了瑞蚨祥绸布店。这是山东章丘孟家的企业之一。孟氏初在周村设店,又进军济南,清嘉庆年间分为四房,瑞蚨祥属矜恕堂,“蚨”是传说中能衔来钱的鸟。它咸丰年间在北京设店,德占青岛不久即来青岛设店,建在胶州路上的店房同济南、北京二店的设计十分相似,是中国风格的商铺布局,占地很大,达2800平方米,庭园式二层楼房,前后两进,厢房为广济堂药房。
     瑞蚨祥以“货真价实”为立业之本,在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它与谦祥益不同处是不崇豪华。解放后,在拓宽胶州路时,店面拆去了三分之一,又在中山路开设了门市部。
     礼贤书院初建时也在胶州路上。孙中山创的同盟会在各地办学以为革命基地,在青岛胶州路上建了震旦公学,进行革命宣传,在清Gov交涉下,德国当局封闭了震旦公学。
     李仲刚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第二次占据青岛期间他投敌当了汉奸,曾任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长。20世纪30年代,他在胶州路上开办了一所东文书院,在学校里教日语,宣传“大东亚共荣”,后迁到大学路原总兵衙门旧址。
     山东大学于1937年底迁走后,青岛没有了大学。日本投降后,青岛成立了“临时大学”,利用胶州路上东文书院旧址。国民党保安队枪杀文德女中青年教师费筱芝,引发了“费筱芝事件”,是青岛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学生运动,临时大学的学生在运动中起了积极作用。
     其对面曾是日本一家佛教寺院,叫东本愿寺,日本善男信女来此膜拜的很多。日本投降后暂做了殡仪馆,费筱芝被杀后,群众在这里向她遗体祭奠,人数之多,使反动Gov为之胆寒。解放后,青岛建无轨电车,这里作为了“变流站”。
     1914年日占青岛,将聊城路周围建为日本侨民区,1918年在胶州路东端建了一座普济医院,用银五万四千圆。主要为日本侨民服务。
     “五四”运动后,中国要求收回青岛,日本提出要中国人买下普济医院,中国谈判代表屈从了日本,出钱买下了这所医院。其大夫仍大部分是日本人。1925年,北洋Gov将其作为山东陆军医院,1927年7月又恢复为民众诊病。
     国民Gov接管胶澳商埠,改称青岛市,医院改为青岛市立医院,初聘德国大夫为院长。奉系的沈鸿烈任青岛市长后,安插奉系人员,将原哈尔滨一所医院院长郭致文任为该院院长,郭两度任职一直到青岛解放。
     青岛解放后,市立医院飞跃发展,先建了病房大楼,又建了门诊大楼,房顶建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同时增加了大批现代化医学设施。有八十多年历史的老楼目前还在。
     胶州路上曾有多家饭店,列为一等菜馆的有三阳楼、公记楼两家,日本人所属的最大的和式饭店第一楼也在胶州路。
     胶州路是一条交通干线,但路面很窄,从1933年起规定,凡旧房拆建时后退5米,但三十年间收效甚微。1959年全面拓宽,并通行了青岛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
     2002年东西快速路始建,胶州路又一次得到拓宽。
     胶州路西段新建了国货公司、东方贸易大厦等高层建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