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20090804084709128.jpg




(一)谁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
    经历了《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和《Wall·E》的数番历练后,彼得·道格特已然凭借《飞屋环游记》晋升为21世纪初最成功的动画煽情大师——当然,也少不了鲍博·彼得森的襄助。
      影像语言洗练得没话说,所谓“十分钟,年华老去”,《飞屋环游记》开场就用了十分钟,气球推销员卡尔·弗雷德里克森从懵懂孩童到垂垂老者的人生经历便跃然银幕。他与爱妻埃莉由探险的爱好相知,进而又青梅竹马相爱,虽无子嗣,但一世相守,如今老屋将被拆迁,卡尔即将被送进老人院,往昔的种种念想,不由得统统涌上心头。
     然而卡尔并不服输,童年的肾上腺素早已化为对亡妻的追悼,于是,老头精心策划了一场华丽的冒险:他把老屋绑满了气球,要带着埃莉(的遗像)去当年海誓山盟过的天堂瀑布冒险。
      本来这只是个倔犟老头的鸡血故事,不过那个比哲学家还让人头痛的小胖子罗素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这位一心想拿到“帮助老人勋章”的探险协会成员被卡尔“意外”的带上了天。
      于是就很佩服道格特的人物设定:动画片嘛,既要想象丰富夸张,又要现实有迹可寻。一老一少,一白一黄,一孤僻一人来疯,人生的起点站居然搭上了一班前途未卜的末班车,不肖说,两位主人公的对手戏肯定会在后面的历程中火花四溅。
      罗素的形象显然很入中国观众的法眼,地道的蒙古人种脸蛋,脖子上的布条虽然官方说法是探险协会、童子军之类的组织标记,但我看着就是一条红领巾。而罗素闯入卡尔老屋要求助人为乐的桥段又让我立马想起了童年往事:我小学时的少先队组织每年三月都会搞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于是,一到周末我们一群小朋友便山呼海啸聚在一起,然后满大院弄得鸡飞狗跳,末了还要对着出来呵斥的大人高喊一声:“我们做好事不留名,我们的名字叫红领巾!”——“借代”这种修辞手法就这样被我们自学成才。
      罗素讨厌吗?当然讨厌,真要吹毛求疵,这个亚裔男孩肥胖无知,私闯民宅,还谎话连篇。不过卡尔也有很多缺点。当他一手打造的飞屋拔地而起时,吓倒了两个来接他去老人院的社工不说,一路上还擦坏了别人的车、撞榻了别家的房梁。

      但是,没有人会讨厌这两个家伙,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观赏电影时,不必苛求银幕上与现实的一一对应——尤其当这是一部动画幻想片时。当我们的儿童电影用高、大、全的偶像和莫名其妙的道德说教来规训孩子们时(参看《寻找成龙》),那些连大人们自己都不信的教条当然会被在网络世界里游刃有余的孩子们所唾弃——有些他们也不“唾弃”,因为许多烂片已经烂到孩子们看都不看。

1723034_posterImage00002.jpg

     其实好的儿童电影必然是全龄电影,孩子们喜欢看的,大人们当然也会喜欢。当孩子们欢呼雀跃《飞屋环游记》里的奇妙冒险时,大人们正在为他们的伪布尔乔亚趣味得到满足而心潮澎湃。卡尔不就是个被工作、生活压抑了一辈子的小白领?一世循规蹈矩,不算成功人士,但也衣食无忧。不过童年的冒险梦想早已荡然无存,但《遗愿清单》一旦纳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轨道,生活似乎又充满了激情。更重要的在于,卡尔还是个情圣,当存款和住房成为择偶的首要条件时,能在银幕上看到这样一位从一而终的美国情圣,女观众们自然会由衷的生出一层好感——当然,这并不妨碍她们看完电影后继续在相亲时首先询问对方是否买了房子。
     这没什么错,电影就是造梦的,都跟现实一样,我也不花那个冤枉钱进影院了。可问题是,如果电影人想从观众们口袋里掏钱,还是枪花乐队的那张专辑名——运用你的想象力!想象力的匮乏,首先在于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当观众是来受教育的——对儿童观众也是如此,只有在影片获得他们认可的前提下,你灌注在其中的内容才可能被接纳。而且孩子们也不是有点感官刺激就趋之若鹜的,去年《风云决》的失败就是明证。再者,如今是个意义层出的时代,作品究竟讲了什么主题,多半是被观众们自己解读出来的,把大气层以内的事管好就行了,臭氧层子其实不劳导演们费心。
      想象力来源于生活,李贽说人要有童心,说难也不难。看看我们的生活,其实每天都在发生着比电影更光怪陆离的故事。《飞屋环游记》里老屋飞天算什么?那边十三层楼不是说趴就趴下了?房奴和欲做房奴而不得的准房奴们早就对房价咬牙切齿,这边厢看着卡尔带着自己的屋子满世界游走,估计也满足了不少人的阴暗心理。
     想象力也来源于细节。《飞屋环游记》一帧帧的精耕细作观众都看在眼里,而除了画面以外,剧情和对白也饱蘸着道格特的匠心独运。被罗素命名为“凯文”的大鸟斯耐普其实源于卡尔捉弄罗素的小玩笑,而这次无心插柳的偶得又引出了走火入魔的冒险家穆茨(同时照应了卡尔与埃莉的一世情缘);穆茨豢养的那群大狗被道格特用独具一格的动作设计打造得活灵活现,跳伞逃生时还不忘照应下关于松鼠的小笑话;当然,在与穆茨的斗争中卡尔与罗素也情谊渐深,而罗素一句无心的“这些无聊的事情是我记得最清楚的”又促使观众与卡尔一同检视生命的真谛;待到尘埃落定,老卡尔与小罗素一起坐在街旁舔冰淇淋数小汽车的颜色时,观众的心理已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缺点满身的卡尔和罗素就这样俘获了中国观众的心,其实无非是些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整个《飞屋环游记》的构思肯定逃不脱《环游地球八十天》的脉络,而最后那场飞艇大战的戏又让我立马想起了《天空之城》。但这并不是批评,说你拍的像类型片,我理解,这是褒义。为什么有类型?那是因为找到了符合观众要求的模式,然后便学习、实践这种模式,这才是大银幕的王道。

1249349607902_29630.jpg

      想象力跟创新是一回事,这意味着思想无禁区。当然我们可以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论证中国人几乎自古以来就是缺乏想象力的,这也许没错。但全球化都这么些年了,既是“长技”那我们就该“师夷”。当我们整天高喊“创新”的时候,落后、僵化的自我判断也不言而喻。从电影而言,成气候的一共六代,前面三代都是解放前培养出的,第四、第五代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的井喷,然后一直在吃老本(第四代连老本都不够吃了,只好偃旗息鼓)。至于第六代,小众的路子曾经号准了国外电影节的脉,但现在也是王小二过年,捧了狮子、狗熊回国忽悠,奈何观众们已经不买账。
      电影是一门尤其需要想象力、需要创新精神的艺术(和工业),我不相信十几亿中国人就培养不出想象力能比上道格特的电影人。关键是要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和尽可能自由的创作氛围,然后让市场来投票——我相信全体中国观众加起来肯定比有关部门聪明多了。
     《飞屋环游记》并不尽善尽美,事实上,我觉得该片最后的结局有些弱,从飞艇打斗开始就有些往下走,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但比起只剩下《麦兜》和《喜羊羊》的华语动画来,我还是愿意看《飞屋环游记》。
南方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90801003123663828.jpg



(二)戛纳看片手记之一    Up !up
先讲点闲话


大概是受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年的戛纳真的没有往年那么热闹,街上大幅的海报少了很多,就连影迷的数量也锐减,5月的戛纳阳光明媚,今年却没有掀起足够的热浪。而这种冷清,从开幕片的热度也略知一二,无论是前年的《蓝莓之夜》,还是去年的《盲流感》,都是起了大早排了长队才挤了进去,今年等待看片排队的人稀稀拉拉,最后放片的时候,大概楼上的大厅都还没有坐满。


电影开始放映前,戛纳电影节的选片人给大家作了简短的致辞,最后号召大家一起把观看3d电影的眼镜戴好,并让摄影师合影留念。在不经意间,我们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戛纳第一次用一部动画片作为开幕片,权威电影期刊《综艺》在点评这一举动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戛纳此举表明3d动画电影并非只是当下主流银幕的一部分,更代表着电影的未来”。


说这样两个小故事,是因为在此之前一直没有想明白戛纳为何今年把开幕片的重任交给一部迪斯尼的动画片《飞屋环游记》。现在想来,一是鼓励3d电影,给3d电影一个名分之外,更重要的是影片传达了一种温暖的情谊和励志的力量。我们都知道戛纳崇尚艺术,却反对虚无,让写实电影去表达希望难免牵强和做作,而谁都不会埋怨动画片纵容想象。


从这样的角度理解,就能明白为什么皮克斯会把这部动画片命名为《UP》了。


OK ,转入正题吧


答应我
陪我去寻找我最初的梦想


一部好的电影,细节要足够丰富,创意却要足够简单。据说好莱坞的片商在听剧本的时候通常希望编剧一句话讲清楚这个故事的High点在哪里。比如说《机器人瓦力》,讲的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机器人的故事,那么该怎么形容《飞屋环游记》呢,看完电影和LUC讨论,我觉得他的点评很到位——“老年版的《小飞侠》”,如果说得更完整点,就是78岁的老冒险爱好者卡尔,终于一个人鼓足勇气去实现他和老伴生前的愿望,寻找在南美洲的时光消逝之地。


《飞屋环游记》虽然是一个冒险题材的动画片,但本质上却是一个讲述爱的故事。影片开始的4分半钟可以说讲了一个独立的故事,爱好冒险的卡尔小时候无意中遇到了同样喜欢冒险故事的小女孩儿艾米莉,两个人成年结婚度过了风风雨雨。艾米莉给他讲了在南美洲有一个时光消逝之地“Land Lost in time”,并且留下了一本《我的冒险》的日记本,两个人一生的目标就是存够钱然后共同去寻找这个地方。然而每次当他们要启程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阻碍了他们的脚步,直到有一天艾米莉老去辞世,他们的房子也面临拆迁,钉子户卡尔固有的监守着他们的小家和一生的记忆,最后他决定飞屋旅行,去实现他一辈子都在和艾米莉梦想的事情。


之所以不担心自己剧透而把这段引子故事写出来,是因为即使你能想象我所描述的每一个细节,也不能想象电影如何把这个故事完美的表达了出来。这四分半钟的故事大概是我看过的爱情故事里,最短小精悍又感人至深的一个。电影之后的主题虽然直朝冒险题材而去,却不停在细节中照应着最初的这段故事。爱情的美好在于执子之手的平淡,也在于我和你从此成为我们——带着不同的梦想来到世界,遇到了彼此,我便成了我们。应该说《飞屋环游记》的音乐非常棒,但是我每每看到卡尔夫妇的段落时,都忍不住想起张震岳唱的那首《在凌晨》——我忘不了,你给我最当初的礼物,答应我,陪我去寻找我的梦想。


South America, America but South


无论我强加多少的温情元素,《飞屋环游记》无疑都保持了皮克斯动画应该具有的喜感,这点从观影时观众的反应就可见一斑。整个首映场,笑声几乎没有停过,动作的喜感和台词的幽默让整部影片将故事的节奏举重若轻。而小标题的这句话,姑且可以算是卖个关子,到了影院看到时相信作为观者的你应该会有会心的一笑。


然而这部电影,也一定入瓦力一样是一部会让不少观众看到泪满襟的影片。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巴西老记者,男的,看电影的整个过程中不停拿出手绢来拭泪。影片的泪点一个是之前强调的卡尔的爱情段落,让一个垂垂老者为了爱鼓足勇气去实现梦想,这该是多煽情的桥段,这大概是我前座的白发长者缘何泪崩的原因,“梦想,多久开始实现都不晚”——这句话能安慰多少人的心啊。泪点之二则是和卡尔一起去闯天下的罗索——这个宣传海报中的胖男孩(貌似还是亚裔),是个缺少父爱,简单而又可爱的8岁小男孩,那种少年带着无畏和无知的执著更让人唏嘘,我个人超级喜欢里面坐在街边,数蓝车子和红车子的桥段,这一小段,我也基本看哭了。


让对剧情的探讨到此为止,总而言之,谈论《飞屋环游记》的好坏,难免要去和《机器人瓦力》做比较,皮克斯在延展主题深度上向来有口皆碑,《机器人瓦力》则因为阐释“孤独”这个概念更让影片成为皮克斯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因为孤独,瓦力的简单和痴迷才能那么撩人心弦。相较而言,《飞屋环游记》所诠释则比较传统:爱情和冒险,这也是我个人认为《飞屋环游记》主体故事比较没有新意的原因。


虽然皮克斯的动画一向以反迪斯尼而著称,但《飞屋环游记》则正如它的制片人所说的那样:我们想做一部不那么皮克斯的动画片,就像我们童年时爱看的那些迪斯尼动画那样。之前看到影片快结尾时,我一度怀疑这部影片会突然走向恶的结尾,比如说卡尔醒过来,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梦,还好,《飞屋环游记》在结尾处体现了迪斯尼动画的风骨: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只是这一次主角换成了老人和小孩,《飞屋环游记》到底只是一部动画片,所以我们能原谅它所有逻辑不合理,也能原谅它所有对美好的过度幻想。


3D
最后来说说3D,《飞屋环游记》是皮克斯公司第一次推出3d电影,去年迪斯尼的《电子狗》已经口碑不俗,《飞屋环游记》顶着压力问世,显然没有让他的拥趸们失望,在技术上一举占领了3d电影的山头。影片的技术出众之处不仅仅在于画工的细腻,更在于层次的丰富性,一个小细节大概可以说明点问题,这次电影的字幕立体效果也非常好,而在影片开始之初,所有戛纳正选影片都要放上一个金棕榈的标志,《飞屋环游记》特地作了一个立体的金棕榈,画面一出来,现场立即响起了一片嘘声。

而且这部3d电影个人的观感来看,从头到尾都戴着立体眼镜观看,却没有疲劳感,不知道是因为剧情太流畅了,还是本身的技术有了进步。这个留给更专业的人士吧。


尾声
最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是:《飞屋环游记》据说已经有了中国买家,又据说8月份就能和大家见面了,以上消息不作为记者身份来证实,仅和所有皮克斯爱好者共享,并将此文献给皮克斯的狂热爱好者。


来源出处


今年好看的电影真多~这个一定要去看~~~

TOP

看了这个的预告 特喜欢这个小胖子

TOP

原帖由 懒女Cc 于 2009-8-5 21:40 发表
看了这个的预告 特喜欢这个小胖子

俺今晚就研究它的影评了,好评得我一定要去看啦~

TOP

意思是不错咯?

TOP

原帖由 舵主 于 2009-8-6 07:55 发表
意思是不错咯?

是相当得不错~
话说俺也很久没有这么想去看电影的冲动了~
这个必须去看~
就算只有我自己一个人也得去看~
当然,最好能有个人和我一起去~

TOP

是3D的吗?

TOP

原帖由 evakyle 于 2009-8-6 08:48 发表
是3D的吗?

马克哥哥,你看海报上那些大大的“3D"是透明的不……

TOP

原帖由 扎亚 于 2009-8-6 09:02 发表

马克哥哥,你看海报上那些大大的“3D"是透明的不……

3D就不看了~代价太高

TOP

原帖由 evakyle 于 2009-8-6 11:50 发表

3D就不看了~代价太高

怎么讲……?不明白……

TOP

原帖由 扎亚 于 2009-8-6 12:02 发表

怎么讲……?不明白……

票太贵

TOP

原帖由 evakyle 于 2009-8-6 12:51 发表

票太贵

我还打算等周二去看半价……

TOP

万达今晚半价还要40块……

TOP

回复 13# 扎亚 的帖子

台东的一些小店里有38的哦 .....

TOP

有空的去看看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