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1455
- 名望
- 1158 点
- 铜币
- 5815 枚
- 优惠券
- 203 张
       

|
我是说我的学校。我是说,我的学校让我觉得他们在告诉我“我不曾忘记你”。
毕业的时候,学校会给你一个永久的学校email地址。你还有一个个人信息账户,如果你随时变更了联系方式,你都可以更新。你也可以看到你所有的校友的联系地址。
每个月你都可以收到email。你会得知学校任何重要和不重要的消息。比如,学校的最新排名,换了新校长,学校的新举措,校球队的战况等等。学院会定期给你邮寄院刊,无论你在世界各地,定时准会寄到,那里的信息更有亲和力了,象哪届的同学升迁了,哪对校友结婚了,生孩子了等等,还配有照片。老师的近况也在上面。我最近收到的一份问卷调查,问到你是否为你的学校感到骄傲,还问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学校计划取消大学入学成绩,这是美国大学里的第一个,问我们的意见。
这制造了一种特出的氛围,学校关心你,你也就会关心学校。她常问你是否以她为骄傲,你自然会以她为骄傲。我偶然遇到校友,老校友,多数都会告诉我,他们的孩子也读同一所学校。很多时候能读哈佛,也不一定去的,只是因为,了解这个学校,质量又不是差很多。也许这是市场化催生出来的一种文化?在美国,你要学得好,还有付不菲的学费才能读好学校。所以,学校的推广做的越好,生源会越好。当然,学校校友是最容易发展的市场群体。
其实,我的本科读的也算是个国内名校,可是,我们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氛围或者机制。学校也没有这样的正式渠道告诉你那里发生了什么,相反,知道的信息都是口耳相传的,这样的信息多数是消极面的,什么剽窃,丑闻等等。还不错的学校,听起来像是管理的每况愈下。若是有人再问我,为她骄傲吗?我依然说,骄傲。但是,总是觉得,我们的纽带已那么松懈了,知道的消息多是不良的谣传。
我们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段时期是属于彼此的,无论以何种方式。或许已经那么疏远。但是,若是有种纽带让我们总能有所回忆,倒是总象有人在说,我不曾忘记你。
收到我学校的刊物时候,或然想起,夏季的夜晚,在摇曳的松林间,我们几个中国学生住的house的厅廊下,手握小瓶的cold beer,大家聊天。有个无锡的童姓老兄,总是打开他的收音机,听着吱吱啦啦的台湾台,给大家分析台湾政局,吉姆马就会泛起乡愁,遥望祖国方向,说,明天把小仙她们叫来,我们做四川火锅。
You know what. It was good time……
from: blogb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