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3696
- 名望
- 95 点
- 铜币
- 2726 枚
- 优惠券
- 1 张
|
气候变暖导致百年后人类人口仅剩10亿人类可持续发展动因在意识而非科技
文/良狮益友
有科学家预言:本世纪末,地球表面温度将上升4℃,美丽的蓝色星球将遭遇“生物大灭绝” 。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据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 科学家预测,如果人类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到本世纪末,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上升4℃。届时,地球上的大部分陆地将变成沙漠,还有一些土地会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大多数动物将从地球上消失,只有约10亿人能幸存下来,并艰难地生活在加拿大、西伯利亚、格林兰岛、南极洲等冰雪融化的地带。
本世纪末全球升温4℃ 根据科学家设计的气候预测模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会在2100年左右上升4℃。还有一些科学家担心,如果人类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50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可能就会较现在上升4℃。 4℃听起来好像不算多,它甚至比白天和黑夜的温差还要小。
然而,科学家警告称,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许多土地都将变得不再适合居住。 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使许多海滨城市淹没在2米高的海水中。
如果格林兰岛冰原和南极洲部分冰原也发生融化,那么海平面将会升得更高。
此外,地球上更多的土地将沦为沙漠。由于泥土中的湿气将被大量蒸发,美国西南部、中美洲、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地都将变得缺乏淡水。世界各地原来的沙漠将会疯狂向外扩张,撒哈拉沙漠将会向北方蔓延,并吞噬掉欧洲南部和中部。 南极洲将变“生命绿洲” 地球上惟一还剩下足够淡水的地方,将是那些远离热带区域的高纬度地带。
美国前NASA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预言称,如果地球将来只剩下少数几个地方适合人类居住,那么将绝对无法支持现在这样庞大的数十亿人口,所以人类将大批死亡,最后幸存下来的人类,将不会超过10亿人。 然而,还有一些科学家抱着更乐观的观点,认为即使地球上许多地方都变成沙漠,剩下的可居住区和“生命绿洲”仍可以维持目前60多亿人口,甚至更多人口的生存。
科学家评估称,地球上到时可能有90亿人需要“拯救”,人类将根据地球资源情况来重新安置人口、大量移民,如今冰雪皑皑的南极洲西海岸将变成树木葱郁的“绿洲”,上面将建满摩天大楼,里面住着密密麻麻的人。
不过,由于农田沦为沙漠、生物大量灭绝,未来的人类如何喂饱肚子,将成为一个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华盛顿大学专家戴维·巴蒂斯蒂分析称,由于淡水变得稀缺,所以食品生产流程必须更有效,庄稼生长周期必须更短,人类必须更多种植那些耐旱的庄稼,马铃薯也许会取代水稻成为人类的主食之一。
拯救自己要从现在开始 科学家称,如果人类现在就采取行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还是可以防止地球陷入劫难般处境的。 曾经获过诺贝尔奖的德国美因兹市马克斯·普兰克化学协会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茨恩说:“我很想乐观地认为人类会幸存下来,但我实在找不出乐观的理由。
为了人类的安全,到2015年,我们必须减少70%的温室气体排放。可现在,我们排放的温室气体仍然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着。” 这不是科幻小说,更不是寓言,而是科学预言。
这个预言距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的几万年、几千年或者几百年以后,而是几十年之后的严峻现实。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被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威胁着,而这个现实不只是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它警示全人类中每一位个体都应该行动起来,有效保护人类目前唯一可生存的这颗星球。
人类进入20世纪后,科技迅猛发展,100多年的文明成果远远超越了过去几千年文明的积累,
但是,科技的进步是否建立在疯狂破坏地球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
文明的积累是否掩盖了持续摧残物种生存环境的无知短视?
假如工业发展、科技进步换来了人类生存空间的恶化,那人类文明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人类可持续发展动因在意识而非科技。
人类的大规模建筑活动是对地球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为之一,环保、节能、减排、低碳、人性化设计、可持续性发展……,希望不只是口号,而应该落实在每一位设计师的行动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