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田横祭海节史料及相关视频
[[attach]12050[/attach]田横祭海起源于500多年前,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承载着渔民们对大海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起初,祭海活动形式简单,没有固定日期,多是各家各户在修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选定当地人传说中东海龙王或妈祖娘娘的生日,或选个黄道吉日把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因此又称"上网"。每当此时,渔民们穿上新衣,把自家修葺一新的船只插满彩旗,一路鞭炮锣鼓送入海水中系泊。送船下海时,为求得龙王保佑,渔民们有向海中抛洒食物的习俗。祭海的第二天便正式出海。约在100多年前,田横祭海活动初成规模,形成以家族或船组为单位的集体送船祭海活动。
[attach]12051[/attach]
自2004年开始,田横镇党委政府立足旅游度假的发展定位,将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民俗旅游知名品牌与开辟渔民增收新路径有机结合,对当地沿海渔民传承500余年的祭海习俗进行保护性开发,挖掘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对原始的祭海程序进行了整理完善,并组织老船长实地录制了渔家号子,使这一濒临失传的独特渔家文化得以保存;增加了巨书表演、威风锣鼓、面塑比赛、摄影大赛、民间杂耍、老照片展、“秦风唐韵”大型古装表演、开船仪式等活动,为这一传统文化形式注入全新内涵和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提出了“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办节主题,将其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水乳交融,使这一古老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
[attach]12052[/attach]
目前,田横祭海节已成为国内沿海原始仪式保存最完整、渔文化特色最浓郁、规模最大的祭海盛典,最多时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内外40多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2006年,青岛电视台首次走进郊区,对田横祭海节进行了长达90分钟的现场直播并获成功。曾先后入选青岛市民最喜爱的十大民俗活动、青岛市迎奥运十大节庆展会之一;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和第二批国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从全国5000多个节庆活动中脱颖而出,与长春电影节等一道获得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节庆中华”最佳公众参与奖。
[img]http://www.i0532.net/attachment.php?aid=11120&noupdate=yes[/img]
[flash]http://218.57.113.188/jingji/Columns/shipin/thxyqMTV.swf[/flash]
[color=royalblue][b]毛阿敏版《田横小夜曲》[/b][/color]
[b][color=#4169e1][/color][/b]
[media=wmv,400,300,0]http://218.57.113.187/jmtianheng/inc/thyequ.WMV[/media]
[color=#4169e1][b]张甜甜版《田横小夜曲》[/b][/color]
[b][color=#4169e1][/color][/b]
[media=wma,400,300,0]http://218.57.113.187/jmtianheng/inc/changxiang.wma[/media]
[b][color=royalblue]田横祭海畅想CD版[/color][/b]
[b][color=#4169e1][/color][/b]
[b][color=#4169e1][media=wmv,400,300,0]http://218.57.113.187/jmtianheng/inc/qtv.WMV[/media][/color][/b]
[b][color=#4169e1]第三届田横祭海节 现场直播[/color][/b]
[b][color=#4169e1][/color][/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