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xian029 发表于 2012-3-28 15:45

网友-瑞丽·知青纪念碑

今年二月,与老婆、妹妹和妹夫等人又去了一趟滇西。不知是不是巧合,动身的那天正好是我和妹妹43年前到云南瑞丽插队当知青的出发日,所以,一路上我们都是在回忆当年插队(妹夫也是北京到云南盈江插队的知青)时的种种经历,不禁感慨良多。别的不说,就拿这路程来说吧:当年我们乘着大卡车、坐在自己的铺盖卷上、一路颠簸足足走了六天才来到我们插队的地方——瑞丽,可如今,从昆明到芒市(走高速公路)只用了一天时间我们就到了,真可谓是“一日千里”啊!
      前几年由于工作关系,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一趟瑞丽,但我每次都是“伤心”而归——瑞丽已变化的越来越陌生了!那个当年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歌曲中传唱的瑞丽到哪去了?虽然现在的瑞丽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边境口岸城市,但原来那熟悉而倍感亲切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竹楼村寨也随之烟消云散、不知所踪了······
      好在瑞丽还竖有一个刚建成不久的知青纪念碑,可以让我等去缅怀一下当年的情思。于是一到瑞丽就前去瞻仰。这座纪念碑坐落在姐高的泼水节广场,知青纪念碑的纪念碑背后的碑文是这样写的:
      “公元一九六九年初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大潮涌起时,”文革“灾祸未息,乱象迭生,国运维艰。昆明知青三万余人泪别故城亲友,分次到达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所属乡县,部分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知青亦先后于此雁聚。彼时也,德宏大地舒展胸怀,慷慨接纳,各族人民结庐牵篱,革食壶浆,亲情无间,一若己出。雏燕有哺,故而奋飞,山海呼应,大风作歌,知青以其所知,奉献于此,更以各族乡亲为师初学人生,耕稼自食,苦乐与共,亦有搏战艰难,牺牲成行。至今三十八载矣。知青史事,或歌或咽,自有评说,然青春血色殷殷灿灿,已化成盈野鲜花,与大地共存矣。
      德宏、勐巴娜西——古称”乐土“,何乐之有?天地人和谐也;瑞丽,美丽之地奇美何在?碧江如链阳光温熙,坦荡从容与大千交汇也。万众稚子得以与此结缘,莫不为大幸!自一九七一年,知青始有返回,然魂兮归来?”第二故乡“梦根生发如树如花,故知青再返,鸿雁纷飞,数十春秋未绝。而故土党政竭诚运筹,乡亲壅道迎渎,情动青山,泪洒绿野,其盛状穷史未有!
      ······特邀万古不息之瑞丽江为心证情证史证,又借此地青树掩映、凤尾长书、象鼓作乐,宝光辉耀,勒此碑以记之。愿盛世永久,万民康泰。当事及后人珍重此情,永志不忘。”
      以上碑文虽然写的文绉绉地,但基本能代表我们的情怀。可惜的是,由于附近没有厕所,许多内急的人都跑到纪念碑后面来解决问题,搞的那里臭烘烘的,很是不雅。纪念碑两旁的浮雕十分稚拙,艺术功底不够,但情节还是十分感人的,大体再现了我们当年的情景。
      中国的知青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现在已经全部(除当过知青的国家领导人以外)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知青的命运是可悲、可叹而又可圈、可点的,为知识青年立碑的在中国其他地方还不多见,谨此值得向瑞丽的父母官们致敬!也希望当过知青的或老爸、老妈当过知青的网友们顶一下。谢谢!

yygyxkj123 发表于 2012-3-29 11:36

嗯,好长,慢慢看。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