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基层审核员眼中的廉租房申请“门槛”
青岛市南区湛山街道仰口路社区工作人员孟女士从事了四年多保障房申请和审核工作。在她看来,很少有困难户能够符合全部廉租房申请条件。不同方面的条件叠加在一起,有时便出现了一个离奇的“门槛”,有人为此机关算尽,也有人因此而无奈退出。一地不能“两吃”
前几天,住在社区服务中心旁边的一位老人来申请廉租房,但因为他住在亲戚家,并且吃低保,便不能申请廉租房。
“他已经在居住地吃了低保,如果在我们这里办理廉租房,那就要先把低保停了。”起初,孟女士对这种规定也感到纳闷。青岛市住保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低保与申请廉租房不冲突,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同一个社区,同时申请低保和廉租房却有一定矛盾。“低保是在你的居住地申请,而廉租房是在户籍所在地申请。这位大爷正好都在我们社区,但问题是,在这里吃低保意味着你住在这里,有房住,那我们怎么能再让你申请廉租房呢?”
失业证“价值”920元
孟女士说,大家都知道老人住的是亲戚的房子,也想帮他,就给他出了个主意,出去租房住,就能在户籍所在社区申请廉租房。但这样一来,假如廉租户有钱去市场租房,申请廉租房就失去了意义。
有时,因为一张失业证,就意味着有可能丢了申请廉租房的资格。前几天,一位双眼残疾的困难居民,因为儿子大学毕业领了失业证,人均收入超出十几元,没有通过廉租房审核。
“这个残疾人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暂时没找到工作,领了失业证,那么我们就按照他儿子每月920元的收入计算进去,他们家当时只超出了十几块钱。后来找到单位以后,就去了河马石公租房,但收入也只超过了几十元。”孟女士说,只要领了失业证,不管有没有工作,月收入就算920元。
青岛市住保中心廉租住房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说,920元是去年青岛市区最低工资标准,因为现在还没有困难群体的收入评估体系,所以这个数字是民政部门评估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每月估计能够拿到的最低收入。给这个人群预设一个收入指标,是为了预防有些人偷懒不去工作。
孟女士从事的政府购买的社区公益岗位,月工资790元,有时还要加班加点。“你能说我们就赚到920元了?何况那些还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一个家庭因为这不存在的920元而被淘汰,很可惜。”
申请“高危期”
重重“门槛”中也有空子可钻,孟女士说,钻这种空子的,大都出于无奈。
孟女士说,每年8月和9月申请廉租房的话,淘汰率很高,因为很多廉租户此时退休,收入提高而超过760元的“门槛”;这段时间,又正逢大学生毕业季,如果没有找到工作,按规定都会去领一个失业证,那么这个家庭的人均收入肯定会超。
孟女士说,很多“聪明人”不在这几个月里面申请廉租房。“还有,我们要廉租户提供前六个月的工资单,他们就避开这几个月。如果有结婚的,就在产假期间工资少的时候申请廉租房、公租房。”
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孟女士说,以后年审还是会审核出来。“有一对残疾人夫妻,今年就主动退出廉租房申请,因为廉租房每年审核太麻烦,而且他俩马上面临退休,退休后工资一涨,廉租房肯定住不下去了,还不如索性买经济适用房,毕竟经济适用房现在还没有退出机制。” 有些事情真的没有办法的。 看来挺麻烦的。。。。。。 是挺麻烦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