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赤山,在这最美的时刻
[align=center][b][size=2]遇见赤山,在这最美的时刻[/size][/b][/align][align=center][img]http://www.chishan.cn/UploadFiles/2011730175222366.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2]聚焦赤山24小时 图一[/size][/align][align=center][img]http://www.chishan.cn/UploadFiles/2011730175352691.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2]聚焦赤山24小时 图二[/size][/align][align=center][img]http://www.chishan.cn/UploadFiles/2011730175451532.jpg[/img][/align][align=center][size=2]聚焦赤山24小时 图三[/size][/align][align=left] 生活之平庸或卓越,不在物质之贫富,在于奋斗的方向、心态以及敢于寻找自我。心有所持,方能不被外物侵扰,自[size=2]得其乐。如此,寄情山水便是修养身心之良方,放眼山川,心境自然辽远阔达。[/size][/align][align=left][size=2] 作为承载心灵疗养的圣地,赤山自然得天独厚。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邂逅山海,临青山而望大海,烦扰皆无。梵音呢喃,清心静思,大明神安之若素,引人思索百态人生,所谓世事繁华多变、不变者,唯心而已。[/size][/align][align=left][size=2] 因而,此次出行的目的地直指赤山,在这里,我们用24小时的时间,静静体会赤山的吐纳呼吸,行一次深度灵修之旅。[/size][/align][align=left][b][size=2] 妙法莲花,盛开在法华院[/size][/b][/align][align=left][size=2] 公元824年,新罗人张保皋在赤山建寺祈福,《法华经》字字如莲,盛开在幽静山林,此寺遂名为法华院。千百年来,世事易转,但隐匿山间的法华院似乎还是一如从前,清净之地,未有尘埃。千年古刹掩映在青山翠林之中,四周层峦叠嶂,云蒸霞蔚,青石为瓦,颇为厚重清冷。寺中香火甚旺,却并不喧闹,寺中僧人打坐修行,一如往常。[/size][/align][align=left][size=2] 法华院不仅是胶东地区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而且联系了中、韩、日三国情缘,在三国佛教文化交流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张保皋建寺之后,日本国僧圆仁法师一行入唐求法,于危难中曾先后三次客居赤山法华院达二年零九个月,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留下了“南北有岩岭,水流庭院,从西而东流,西南北方连峰作壁,东方望海远开”的描述。在法华院中漫行,时常可以看到远渡重洋,自韩国或日本而来的游客的身影,为法华寺而来,回望历史,寻觅而归。[/size][/align][align=left][size=2][b] 爱和怜悯,菩萨的慈悲心[/b][/size][/align][align=left][size=2] 佛家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便是菩萨与尘世的维系,以慈悲之心渡人,予其安乐,拔其苦难。因此,菩萨成了这世间最有人情味儿的神明,只因其大慈大悲,有求必应,那低垂的眉眼凝视着众生,仿佛一抬眼,就坍塌了尘世。[/size][/align][align=left][size=2] 极乐菩萨界的石壁上,雕刻着长38米,高10.8米中国最大的巨型佛教壁画——《觉海慈航》,展示了观音菩萨慈悲济世的神通和功德。在一片静默的期待中,悠扬的禅音响起,四周的喷泉随着节奏跃动、变幻,滴水观音缓缓转动起来。莲花座下的金童玉女手持金盘走出,承接净瓶中流出的甘露,四大金刚面目狰狞勇猛,喷出五彩火焰,一时间唯闻佛语水声,人们在这盛况面前静静祈福。磅礴的水柱跃起,映照在正午的阳光里,形成七色彩虹,衬着赤山的青松远山,形成了真正的洞天福地、人间仙境。[/size][/align][align=left][size=2] 观者双手合十,静静地将自己的心事诉与观音,借着福缘,求得内心安宁。[/size][/align][align=left][size=2][b] 赤山明神,守护大海与万民[/b][/size][/align][align=left][size=2] 山路宛转,两侧树木苍翠欲滴,树下设有小巧鸟笼,里面是红嘴鹦哥,鸟鸣山更幽。穿过清雅的大明圣境牌坊,抬头便望见了赤山明神的浩然身影。漫漫长阶通往山顶神灵所在之处,人们俯首静立,默然祈愿,渺小若粟,大明神的无所不能笼罩着眼前的这片山海,神灵到底是有言还是无言,此刻也说不清楚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2] 赤山明神踞山面海而坐,像高58.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锻铜神像。明神本相出于赤山红门洞,是中国古代先民最崇拜的太阳神日华君的分身,威震四海,庇佑华夏北方广土;传说明神手抚四海能平海上恶浪,眼观十方,可为渔船保驾护航,亦被称为中国第一海神。日本圆仁法师曾在赤山多次拜谒,并在茫茫归途中受其指引,化解劫难,遂在京都修赤山禅院。后来,赤山明神逐渐流传到韩国、波斯、大食等国,受万民崇拜。[/size][/align][align=left][size=2][b] 怀慕异国英雄张保皋[/b][/size][/align][align=left][size=2] 赤山的很多故事都与张保皋有关,无论是他兴建的赤山法华院,还是因他而兴盛的中韩两国交流,亦或是眼前这座专为纪念他的张保皋传记馆。[/size][/align][align=left][size=2] 传记馆前是一片水榭亭台,锦鲤在绿树垂荫中自在游曳。进入院内,映入眼帘的即是张保皋将军的高大雕塑,神情威武,凛然而立。在唐朝风格的传记馆内,似乎能够回望他戎马倥偬,披靡海上的豪壮一生。让人感叹,唯有这样的风云人物,才会让隔海相望的两个国家连结起来,在当时尚且封闭的唐朝与新罗之间,牵起一条海上贸易通道。千百年后的今天,前来拜祭怀慕他的有中国人,亦有韩国人、日本人,这位赫赫海上王在赤山遥望,所思在远道,情定赤山缘。[/size][/align][align=left][size=2][b] 久违的海边岁月[/b][/size][/align][align=left][size=2] 赤山有容山纳海之势,山上是赤山神灵所在,山下即是喧闹温暖的渔民生活。有了赤山的守护,这方港湾更显温馨脉脉。居山眺海,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大境界。[/size][/align][align=left][size=2] 荣成民俗馆则是赤山上的渔家风情,被搜罗来放置在青山之间,完好保留,如同是保存了上百年的旧时光。在这里,荣成当地的风物民俗、礼仪节庆、海边人家的生活都沉寂了下来,还原着历史面目。独具特色的海草房上挂着串串红辣椒,几十年前的马车、农具朴实憨厚,人们都仔细地在这里观看着,手中也不闲着,指指点点,细数久违多时的海边岁月。[/size][/align][align=left][size=2][b] 赤山,安宁的呼吸[/b][/size][/align][align=left][size=2] 夜色来临,赤山迎来一天中最神秘的时刻。寂寂无人的山里,照明灯一点一点亮起来,温柔的夜里透出昏黄颜色,安静得想要立刻睡去。在浪漫者的心里,小夜曲就这样奏起来了。海上的风穿过密林吹过来,在此时留下格外清晰的风声,细碎低语,沉沉地沁入人心里,将一天的嘈杂都洗去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2] 旅行,意味着改变,化解烦扰,带来全然不同的身心。在赤山的一路,是收获的一路,也是放下的一路。这里的山魂海魄,这里的佛语禅心、明神垂眸如流波一般,荡涤了尘世的忧愁,还原人的心灵,给生活带来积极意义。下山时,我们不自禁地回望,山门上碧海、丹崖、钟灵、毓秀几个大字更加夺目耀眼,里面的灯光已竟成为告别时的风景,看起来分外温暖可爱。离去的汽车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拉出一条五彩的车线,飘摇流离,像我们此刻的心情。[/size][/align] 赤山!!我今年刚去啊.不过没你拍的好啊. 广告图片呀,,,不够真实 图片很好看
文字太多了 看不下去了 有时间去看看,不错! 美[yaogun] 同意楼上的观点 稍微看了下不错! 有时间去看看,不错!
下次试试去看 青岛摄影爱好群,不是为商业是为了爱好交流:290070816。欢迎大家加入,摄影大师爱好者美女麻豆应
有尽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