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管窥天下 发表于 2011-7-3 10:52

最怕涨工资?青岛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依旧突出

半岛都市报7月2日讯(记者 王爱科) 涨工资是好事 ,可对家住市北区商河路7号的刘爱丽来说,涨工资却意味着“噩运”。去年11月份刘爱丽丈夫工资的一个微幅的调整,让去年还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的她跌入了政策的“真空”。7月2日,记者从7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申购现场采访发现,由于保障房供需不平衡,几乎7成以上的申购家庭有过两次以上的申购经历,像刘爱丽这样因为工资微调掉进政策真空的家庭并不在少数。

    “只有33套房源,可排队的人都有一百多了。”7月2日上午9时30分,看着济阳路上海人家项目外长长的申购队伍,市北区的申购者刘爱丽哭了。据介绍,刘爱丽目前住在市北区商河路7号,这是家里老人的房子,仅有23平方米,却住着他们一家四口人:丈夫、她、儿子、儿媳。

    “2010年我就办理了申购资格证,但是摇号的时候没摇中 。”刘爱丽说,听说今年保障房供应量增多,也抱定了今年再申购的想法,但是今年她再次递交申请时,却被告知已经不符合申购条件。没办法,她只好赶紧让儿子办理了申购限价商品房的手续,但长长的队伍让她再次感到无望。

    “收入关没通过,说我们的收入超了124元钱。”刘爱丽说。从她提供的申购登记资料可以看出,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她丈夫的工资上调了900元钱,上调以后,她和丈夫的人均月收入为1988元,按照本市“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864元”的标准,超出了124元。涨工资对别人来说是喜事,可对刘爱丽来说却意味着厄运,就是因为丈夫涨的这900元工资,刘爱丽跌进了保障房政策的“真空”里,今年她已经既不能申购经济适用住房,也不能申购限价商品住房,更不能申请廉租住房。

    记者在上海人家项目申购处了解到,像刘爱丽这样的因为工资上调导致收入不再符合申购标准的家庭并不少见。“我宁愿单位给我把工资减掉,这样总可以重新办理申请吧?”市民吴先生说,盼望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能综合考虑一下住房困难家庭历年的收入变化情况,正视并解决这部分家庭的住房难题。

    对此,记者采访了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租售管理处的黄处长。“这实际上涉及到申购标准能否放宽的核心问题。”黄处长说,标准放宽了,待保障家庭的数量会增加多少,供应需求需要增加多少,这些都需要进行统筹考虑。据介绍,目前本市已经有1万多人办理了经济适用住房申购证,而大约有3000多人办理了限价商品住房申购证,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依旧突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