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民政局举办免费海葬 时间是下月中旬
[attach]59008[/attach][align=left]3月29日,宁夏市民正在陵园内用绢花祭奠亲人。清明将至,许多人放弃烧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选择用鲜花 、绢花祭奠亲人,寄托哀思。新华社发[/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 1980年5月19日,一代伟人刘少奇的骨灰被撒在青岛这片海域,这也让青岛人知道了什么是“海葬”。近年来,随着岛城市民观念的转变以及2010年骨灰免费撒海新政的提出,越来越多的逝者实现“魂归大海”。3月29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共接受800多名逝者的骨灰撒海的电话预约,该所拟在4月中旬实施骨灰撒海活动。记者调查发现,与土葬相比,海葬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而且至少能节约费用3万元。
[b]800多名逝者骨灰将撒海
[/b]
2010年10月22日和23日,青岛市在预定码头、指定海域举行了免费后首次“海葬”活动,将 427具故人骨灰撒入大海,这也成为历年来骨灰具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海葬。不过,这个纪录很快就会被打破 。3月29日,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共接受800多名逝者的骨灰撒海的电话预约,该所拟在清明节过后的4月中旬实施撒海活动。今后,将随着撒海骨灰数量的增多,适时增加撒海次数。
据了解,本市常住户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的丧属免收费用,所需费用由市财政统一承担;免收对象为参加由市民政殡葬部门统一组织、撒散具有青岛市常住户籍死亡市民骨灰的丧属。没有取得青岛常住户籍的外地人员也可以参加海葬,只需交纳500元海葬费用,四位以上亲属参加骨灰撒海每多一人多收50元。
[b]为丧属购海上人身保险
[/b]
听到“海葬”这个词,很多市民会以为就是简单地将骨灰撒向大海,对此,市殡仪馆的办公室主任熊卫国不予认同。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海葬流程。
“我们先要和海洋渔业部门联系,得到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后,再找专业人员做海域监测,根据气候、洋流、海域环境等相关因素选择骨灰撒海的合适地点。选择的海域不仅要保证骨灰撒向大海后能够冲入海洋而不是回流,还要保证丧属们乘坐的船只安全。”熊卫国表示,受理丧属申请、签订协议后,市殡仪馆还要组织丧属的海上撒海仪式。这个仪式并不是简单拿着骨灰撒进海里,而是由殡仪馆提供给丧属骨灰袋、鲜花、手套、纸盒等基本撒海用品,提供骨灰运输和丧属交通服务,统一为丧属购海上人身保险。撒海仪式现场,工作人员还会向丧属发放《海葬证书》,留作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b]选择海葬能节约不少费用
[/b]
3月29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几家经营性公墓,发现比起海葬,土葬的费用至少要高出3万元。其中,九峰陵公墓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处最便宜的墓要价36000元,是一个墓穴,在墙洞里。如果想要墓地的话,就只剩下65900元的墓地,带着10年的管理费,10年以后还要续交。记者又拨打了几家市内公墓的电话,发现市内四区根本找不到3万元以下的公墓 。胶州市万国公墓的销售人员也表示,目前万国公墓位置比较好的东面的公墓都卖光了,目前西边普通的公墓要价25800元到28800元,骨灰盒要另算钱,买个一般的也要上千元,加上来回的运输费用,保守估计半个丧事要3万元。
记者对比发现,海葬不需要购买墓地,青岛市实行常住户籍死亡居民免费海葬政策后,免收撒海费用包括行政审批、检验检疫分担,人工装灰、提供可降解盒、塑料袋、车辆护送、租船、人工礼仪、鲜花、手套、随船丧属不超过4人服务费等,参加撒海活动的丧属超过免费规定人数时,每超一人收费50元。这样算下来,与土葬相比,市民选择海葬至少能节约费用3万元。
[b]“魂归大海”也算“入土为安”
[/b]
“从历年的数字可以看出,现在海葬的社会认可度、群众参与率越来越高了。这次我们在800余名电话预约骨灰撒海的人员中初步统计发现,10%左右为外地人员,其中不少是慕名来到青岛参加海葬的,而且这些人对海葬的接受程度和文化水平也不成比例。我们前几天接待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她就是背着儿女来为逝去的老伴报名参加海葬的。”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处的王广军告诉记者。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处处长郭可凰介绍说,在2010年以前,青岛每年海葬人数也就200多人。2010年10月免费海葬政策出台后,报名人数占火化总人数的2.3%,比同样开展海葬的大连高出1.3个百分点。郭可凰说,青岛紧靠大海,在蜿蜒730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大小49处海湾、60多座岛屿,是我国北方最好的海域。而且青岛人常年生活在海边,与大海有着不解之缘,“魂归大海”既自然又亲切。换个观念来想,海洋也是地球的一部分,骨灰撒入大海同样是回归大自然,也是“入土为安”。
有的市民担心骨灰撒入大海后被鱼虾吃掉,郭可凰解释说,其实选择撒骨灰的海域时专业人士都会选择水动力足的海域撒海,使撒入的骨灰能冲入海洋,成为大海的一部分,不会被鱼吃掉的。从环境角度来讲,人体焚烧的骨灰属无机物碳酸钙,对大海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是环保、生态的一种绿色葬式。
[b]■相关新闻
游子归家难,网上来祭奠
花祭、树祭、网祭等环保祭祀方式日渐增多
[/b]
“清明节就放假3天,与其来回奔波还不如在网上给逝去的姥姥献束花。”3月29日,老家在新疆的刘女士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祭祀方式,网上祭祀越来越被市民所接受。
记者随机打开了家祭网,并在线体验了网上祭祀的过程。首先,用户需要进行在线注册并创建纪念馆。用户需要输入纪念馆的名称和逝者的基本信息及生平,并可选择纪念馆的风格和访问权限等,创建完纪念馆后,用户便可通过访问纪念馆的方式来进行网上献花、上香、点烛、送钱、献供等祭祀了。以网上献花为例,家祭网上免费提供了大约20种花圈和20多种鲜花供用户选择。
网上祭祀火爆的同时也有反对的声音,“在网站上祭祀按几下鼠标就完事儿了,总感觉不够严肃庄重。”家住崂山区的张女士说。对此,青岛市殡仪馆的办公室主任熊卫国表示,网上祭祀很直观,尤其方便在外的游子,也符合文明殡葬、环保的原则。“其实祭祀的方式有很多种,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出自己对于逝者尊敬、怀念之情。”
此外,鲜花祭奠等环保的祭祀方式也很常见。3月28日记者走访台东发现,花店里黄、白色系的花卖得特别好。“我妈妈生前很喜欢香水百合,所以我买了一大束去墓地祭拜她。”郝女士说。“现在提倡文明祭奠,我觉得种树送花会成为以后清明节的一种趋势。”枯桃花卉市场的鲜花批发商高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清明前夕鲜花的批发量比去年同期高了20%。本版文/记者 邢成博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align] 我也要这么着。
会不会把海填了? 花祭、树祭、网祭等环保祭祀方式日渐增多
,真是乱七八糟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