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青岛企业100强名单出炉 Excel版可供下载
[attach]56076[/attach][float=right][attach]56075[/attach][/float] 在12月15日召开的青岛工业经济超万亿企业发展峰会上,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10青岛企业100强榜单,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6146.5亿元,同比增长13.2%。今年百强企业排名出现较大变化,海尔、海信继续稳居前两名,而由富豪刘永好任法人代表的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取代了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跻身第三名。
按照国际惯例,以企业2009年度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指标作为最终排序指标,排出2010青岛企业100强入围名单。 记者 娄花 采写
[b]■名次变化
[/b][b]三甲格局今年首次生变[/b]
2010青岛企业100强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达到14户,分别比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增加9户、7户、5户和1户,销售过100亿元企业的数量保持稳定上升态势。
“三甲领头羊的位置首次调整,验证了我们去年所作出的预测和判断。”青岛市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陈作敏表示 ,海尔集团 、海信集团、青钢集团连续5年保持前三的格局,这次终被六和集团打破。六和集团以年营业收入402亿元的业绩第一次入围前三名,分别超过第四名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5亿元、第五名青钢集团90亿元。
[b]■榜单更替
[/b][b]每年两成企业淡出百强[/b]
从换榜企业名单看,2010青岛企业100强换榜企业20户,换榜率为20% 。除2007青岛企业100强换榜企业28家,换榜率接近1/3外;2006年、2008年、2009年百强换榜企业分别为21户、20户和16户,换榜企业基本保持在1/5左右。
近几年,青岛百强企业高于中国企业500强换榜率,表明青岛大企业成长性较强;另一方面,青岛百强企业换榜率逐步下降,表明青岛百强企业开始走向稳定成长的梯队。
[b]■入围门槛
[/b][b]过去4年年均提高1亿元[/b]
2010青岛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是8.67亿元,是2006青岛企业100强入围门槛的2.04倍,相当于2009青岛企业100强中的第88名。
从近年的发展轨迹看,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青岛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分别是4.25亿元、5.37亿元、6.61亿和7.38亿元,入围门槛年均提高1.1亿元,总体实现逐年提高,充分说明了青岛百强企业在稳健成长。
[b]43家 国有企业数量历年最多[/b]
2010青岛企业1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达到 43家,创历年最高,国有经济三项指标接近或超过百强企业的60%,其中利润146.5亿元,占百强企业的60.4% ;资产4010亿元,占百强企业的59.5% ;纳税204.6亿元,占百强企业的66.5%。
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规模指标上具有绝对优势,在效益指标上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差距逐步缩小。
[b]7.79万 外资企业人均利润最高[/b]
人均利润最高的为外资企业(7.79万元/人),最低为私营企业(1.93万元/人);人均营业收入最高的为外资企业(161.4万元/人),最低为私营企业(81.6万元/人);资产利润率最高的为外资企业(5.67%),最低的集体企业(2.61%);营业收入利润率最高的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32%),最低的为私营企业(2.37%)。四项绩效指标中,外资企业有3项指标最高,私营企业3项指标最低。
[b]79家 近八成企业实现盈利[/b]
2010青岛企业100强平均销售净利润率为3.9% ,平均资产净利润率为3.6%,分别比上年度高 2.2和1.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是农行青岛分行,为46.8%,资产净利润率最高的企业是青岛亨达集团 ,为45.6%。
从企业资产利润率看,仅有8户企业为负增长。从企业利润增幅看,79户企业实现盈利,占到了近八成。
[b]248.7% 电子行业实现大幅反弹
[/b]
百强企业主要有哪些盈利特征呢?
市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陈作敏表示,家电电子行业利润大幅反弹,受家电下乡等政策推动,青岛朗迅利润增长248.7%,海尔增长63.8%、海信增长98.5%,较快走出了2008年家电电子行业大幅下降的低谷。
[b]■营业收入
最后一名不及第一名1%
[/b]
从企业规模分布图可以看出,青岛百强企业的规模差距和数量分布很不平衡。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 50亿元以下的百强企业分别占到 78%和73%,成为百强企业的主体。排名第一的海尔集团资产总额达到 965.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49亿元;而排名第100名的青岛海都集团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为20.4亿元和8.67亿元,仅为海尔集团的2.1%和0.69%。
百强前10名与后10名比较:排名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 3676亿元,占百强企业的59.8%,比上年度提高 1.1个百分点;资产总额达到 2207.5亿元,占百强企业的32.7%,同比提高 4.5个百分点。
而排名后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仅为93.3亿元,资产总额为81.8亿元,前10名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分别为后10名的39倍和27倍。
[b]■行业分布
制造业仍是经济发展主体
[/b]
从企业户数看,在2010青岛企业100强中,制造业占企业总户数的68%,服务业企业占20%,建筑业占9%,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占2%,采掘业占1%。
陈作敏说,比较表明: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仍然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体、财政税收的主体和吸纳就业的主体。制造业营业收入和纳税占百强企业的比重均首次超过80%。
[b]■原因分析
[/b][b]激励政策让企业打翻身仗[/b]
与2009青岛百强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相比较,2010青岛企业100强打了一场翻身仗,整体盈利能力增长168.6%。市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陈作敏说,这既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国家产业振兴调整、汽车家电下乡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对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集中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2009年原材料购进价格总体下降,本市累计同比下降9.65% ,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企业盈利明显增加;二是增值税转型等一系列结构性减税,使企业收入相对增加;三是银行低利率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四是企业主动转型升级、节能降耗收到成效。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attach]56077[/attach]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