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的城市 看上海世博会给我们的希望
[attach]45428[/attach]世博会是一枚未来感知器,我们能通过它触摸未来世界。今天看似陌生的东西,或许就预示着未来生活的大方向。在本届上海世博会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让城市成为未来科技聚焦的核心。人口激增、环境恶化、交通堵塞……城市眼下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世博会上也有着种种破解之术。您关注城市的哪些问题?想知道世博会上其他国家或城市如何诊治城市之病?您可以和我们联系,本报前方记者将为您打探 。邮箱:[email]80889373@163.com[/email] ,电话:13854289795,世博QQ 群:100283759。
交通拥堵、车位紧缺、油价飞涨……对于交通,相信每一个市民都有着太多的无奈。然而,有这样一些城市就不为交通所困,它们也曾经历过交通难题,但都找到了化堵为疏的破解之道。在上海世博会上,这些城市就展示了在交通方面的有效尝试。
[b]减少汽车,让自行车“复活”[/b]
在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丹麦欧登塞展馆,游客走进展馆门口时会收到工作人员发放的一张卡片,“你会骑车吗?”如果说会,工作人员的笑容会相当灿烂,“请和我们一道多骑自行车吧。”
记者在该展馆参观时看到,这个开放式的展馆内,几乎所有的展示内容都围绕着自行车。馆内被隔成多个小间,每一间展示不同主题的自行车文化。“我们展馆的主题是‘复活’自行车,这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好办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丹麦的第三大城市——欧登塞曾经也遭遇过汽车太多带来的困扰,不过通过自行车推广计划,丹麦的交通出行已经大为改善。目前,欧登塞市内的自行车专用道达到500公里。
[b]高峰时段,开车要多交钱 [/b]
征收“道路堵塞税”,越是在高峰时段开车出行就越要多花钱。在瑞典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提供了这样的交通拥堵“诊治”方法。驾驶员经过收费站点时也无需停车,一切都在你经过路口的时候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完成了。
据介绍,2006年初,瑞典宣布试征“道路堵塞税”。为了使收费系统行之有效,瑞典市政当局制作出了这样一套方案:当车辆于每天的高峰时段经过在进出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的控制站时,将对其收费。在不同时间缴纳的税金为10、15或20瑞典克朗(约合1.5至 3.0美元)。收费最高的是上午7时30分到8时29分和下午4时到5时29分的高峰时段,单车日缴费额最高为60瑞典克朗(约合8.50美元)。
[b]不用买车,大家“汽车共享” [/b]
德国不来梅馆展现了不来梅在城市交通、能源等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汽车共享”项目就是不来梅案例的一大亮点。据工作人员介绍,“汽车共享”的操作方式是:市民注册后,在账户存入一笔钱就能领到智能卡,需要用车时,先打电话或上网预订后,可以去专用取车点凭智能卡取车。“汽车共享”让市民都有机会驾驶不同的汽车。
不来梅馆工作人员介绍,不来梅“汽车共享”项目共拥有161辆车,这些车大部分的时候都在路上行驶,不停地更换“主人”。根据计算,1辆共享汽车能替代6辆私家车,这意味着这个城市一下子减少了1000多辆私家车。
[b]■相关链接 20年后,车辆停在阳台上 [/b]
如果路上没有红绿灯,开车就像鱼儿游泳一样自由穿梭;停车不用找位置,汽车能通过建筑外墙的轨道直接停在自家阳台上,您还会为城市的交通烦心吗?您也许会觉得这样的“未来生活”很遥远,但在上海世博园,答案是只有20年。
位于浦西园区的上汽通用汽车馆 ,这里的宣传语是“一起来到2030年”。展馆的门前总是排着上百米的长队,对未来汽车交通的好奇,吸引着游客们到这个展馆一睹为快。
汽车馆中有一座动感影院,在这里每一个游客都能体验“2030年的城市交通”。这是一个时长 15分钟的短片,它围绕“爱”的主题,让体验者见证一组20年后感人、浪漫又唯美的汽车故事。记者发现,根据这个故事描述的场景,20年后的城市或许将难见交警的身影。
根据该影片,在20年后的城市,汽车不但能像海里的鱼群一样自由穿梭,老人和小孩甚至盲人都可以自如地驾驶汽车。“上下班开车,驾驶员可以被解放出来,你可以听听音乐,甚至都可以坐在驾驶室内闭着眼休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届时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如一个蝙蝠定位系统,交通系统将自动指挥车辆作出最优化的驾驶策略,并更好地将车流分配到不同的区域内。
此外,2030年,汽车与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标准接口实现无缝连接。汽车和建筑将合成一个整体。建筑立面上的汽车升降系统可以令汽车直接停靠在建筑物的表面,人们可以直接把汽车停在阳台上,晚上回家后,自己的汽车就成了一间小“客厅”、小“书房”。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修相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