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leon 发表于 2009-11-8 20:39

游太和村——青岛霸王寨旅游观光风景区有感

游太和村——青岛霸王寨旅游观光风景区有感      作者:朱亲东 曾范军 牟信刚

  夏日,与好友相偕前往青岛霸王寨旅游观光风景区。驱车从城区东南行10余公里,谈笑之间,已来到景区,放眼望去,神清气爽,我们弃车与太和村刘书记徒步攀行。

  行进间,听太和村刘书记介绍得知,太和村位于青岛新区城阳夏庄镇东南4.5公里,崂山巨峰西北支石门山麓。全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有200余户、600人口。

  太和村三面环山,群峰叠翠,碧水粼粼,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历来为人类聚居、陈兵之地。从1956年村西小盆地中出土的殷代陶簋、铜壶可以证实,远在公元前1600~1046年,太和村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这里还是楚汉战争的北部古战场,为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攻打齐国大战城阳点将练兵之地;其后的晋、隋、唐、宋、元历代也多有文人雅士漫游,并留下很多遗迹;至明代郭氏由云南迁来建村,以其形象彘头命村名;20世纪30年代,村中原民族工商业主郭俭先捐资为村建“太和小学”,因而村名亦沿之。

  旧时太和村,村居小而散落。村民居住着不太宽敞的农家平房,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平淡生活。今之太和,交通便捷,楼台别墅,鳞次栉比,环境清幽,自然景色宜人,人们安居乐业,可谓上得天时,下拥地利,政通人和。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居安思危,力求进取,不遗余力挖掘历史文献,寻根溯源,依托故旧陈迹搭台,仰仗山水胜景唱戏,开发建成了太和景区,并先后在辖区内挖掘开发了“西楚霸王大峡谷”、“霸王点将台”、“霸王寨”、“霸王别姬峰”、“天寿石”、“九曲十八水”、“蟠桃岩”、“酒寿壁”、“项羽范增对奕台”、“七郎崮”、“观日峰”、“霸王洞”、“雪泼杜鹃”等十几处自然景观;开发建成了吃住、休闲、健身、娱乐等于一体的人文、社会景观。

  刘书记在介绍太和景区时讲到,太和景区位于崂山山脉北麓中段,总面积171.1公顷,景区地理位置不但优越,而且文化渊源深厚,景观资源丰富,景致高雅。景区内象形石众多,许多奇石惟妙惟肖,奇峰、异石、悬崖、涧谷相间分布,且景区内森林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形成了“奇、险、秀、幽”的景观特色。身临其境,既可领略霸王当年金戈铁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无畏豪放精神,也可体味“不可沽名学霸王”的七言真谛;身游太和更能深刻感悟历史与自然相结合的美景。

  西楚霸王大峡谷东控大崂,西扼胶澳,面南黄海,唯其北箕口,城阳尽在咫尺。这里冬暖夏凉,粮足水盈,谷长3公里,宽处千余米,高至300米,谷底窄处仅10米,可伏兵数十万。无怪西楚霸王独具慧眼,当年攻齐(今胶、即、青一带)时,选在这边屯兵,养精蓄锐。据即墨史志记载,公元前209年,项羽叔项梁派霸王攻城阳,屠杀了城阳守军;公元前205年二次攻城阳,兵起于此,田荣会战不敌羽,项杀烧齐城妇弱财物,直捣北海。后为齐田衡、韩信等所怒,留下反楚隐患,二次攻城阳未克。

  沿盘山道向上攀登前行便是九曲十八水,十八水源头始于观日峰其侧,泉水汩汩西下长流不息,终年不涸,人传为神液,常饮可增寿延年。沿太和村东崎岖山径东北行,攀山越岭,穿荫涉溪,可进峡谷中段九曲十八水的九水,这里森林蔽日遮天,日月不照,岚气袭人,阴霾不开,身临者顿感神清气爽,脚下溪水荡漾,蛙鸣声声,躬身捧水饮之,犹觉凉冽甘醇,沁人肺腑。

  沿大峡谷上行,放眼两岸峡壁,一路可见南侧土坎丘坡,曲径清幽,黑松飒飒;北侧岩壁陡峭,矗立千仞,高不可登,其上怪石嶙峋,或如猴、如犬、如狮、如鹰隼,或如将军、如活佛。宋代轶事传说中的杨家将七子的岩石化身(七郎崮)在其间由西而东一字排列,个个威武雄健,神情并茂,惟妙惟肖,大有卫国御敌浩然之气,迄今仍巍然屹立,势不可当。

  再沿大峡谷中段九曲十八水的九水向东,步步攀高,逶迤漫步极高处,便是观日峰。观日峰顶建有观日亭,黎明时分,举目东眺,可见橘色天际,日出胜景。同时沿大峡谷中段九曲十八水的九水西下,过里涧、屋夼,越小叶石杨林,沿水边有大百合,葳蕤争生。其间的童子参,叶茂根肥,山民说其块状根,炖鸡味美可口,胜似珍馐,并且是上好的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的地道药材,每年秋冬之交江浙一带商民乘飞机秘密进山采集者,大都满载而归,骤然暴富。信息破解后,山民方知为宝,因而严加保护,使之繁殖,务求自然平衡。下经四曲八折,游人跌跌撞撞,或走或爬,或攀或涉,一面观蜂飞蝶舞,一面看石品形,一面听山鸠、野鸽、鹩哥、布谷吟唱,十步一景,百步有渊,使人流连忘返。

  自东而西,沿谷底,侧身猫腰钻壁石裂隙,伸手攀抓藤蔓灌木,终达“峡西口”霸王谷终点,有虞姬浴盆在罅隙中挡道,细看山溪骤停,回荡不前,其下无源流,审之便知泉水已渗地下,经砂岩裂缝滤过化作更具强魄健体的楚霸王大峡谷的神浆王液了。

  在虞姬浴盆旁边小憩,不及凝神,已觉峡口景物越加迷人,放眼南壁,树影荫森障目,北窥壁立千仞,巍峨矗立,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抬眼望去,高空一线青白,时而云雾缭绕,时而云霞缥缈,似与孤鹭齐飞,峡周松风飒飒,泉水丁冬,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真乃“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切烦事早被抛却脑后。

  霸王寨在太和村东南一里许,一座海拔百米的巨大山崮上,下有曲径可通顶,顶平约10平方米,周边具自然石屏障,唯东口供上下,西口可直观村西的霸王台,有此寨挡道而万兵莫近,实为军事咽喉隘口。当年霸王攻城阳,曾会同范增、幕僚及武将桓楚、司马欣、蒲将军等数十人,在寨上商讨攻齐破城阳事,范增献计,着大将桓楚挂帅,司马欣为先锋,由峡谷中拨兵八千,布霸王台附近平川地带演练攻城战术韬略。卯时由蒲将军从谷引兵,各都配挂整齐,掌旗携械,全副武装上阵,于霸王台前一字排开,等待命令。辰时,霸王、范增及幕僚人等俱都集于寨顶,项羽亲自执旗施令。山头旌旗在望,山下鼓角相闻,只见霸王一会儿将旗左摆,山下桓楚点拨兵卒由一字长蛇转列方阵;一会儿右晃,阵势改为“天门”,一会摇圈,阵势随之变做“八卦”。先锋司马欣阵前阵后,身先士卒,英勇非凡,八千精兵持械呐喊,真个龙腾虎跃,兵强马壮。日上三竿,更见战旗猎猎,战鼓齐鸣,奔马咆哮,尘土飞扬。刹那台上传令收兵,只听“胜利、胜利、胜利”呼号震天。攻城一役胜利后,项羽、范增着侍者备酒庆贺胜利。酒过三巡,项王醉眼朦胧,隐若间,见寨北石崮躬身向之讨酒,大王遂举杯敬献,不慎洒泼其袍,溢出“酒”、“寿”两字,至今石壁上仍隐约可见,后人听之无不称奇,因而将其称为“酒寿壁”,原指挥石崮称为“霸王寨”。今天的霸王寨上,原寨栅插木柱围幛幔的檩窝犹在,然已事过境迁,此情此景已今非昔比,仅留后人凭吊、言传罢了。

  时值下午,我们依依不舍下山离开霸王寨风景区,浑然忘却天气的炎热,霸王寨风景区那醉人的美景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本文作者:青岛市城阳区史志办副主任等)

1772715106 发表于 2013-2-18 10:18

楼主上图啊。。。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