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旅游,现在最IN
有种海外旅游方式,现在在世界各角落展开。 有种海外旅游方式,现在在世界各角落展开。在途中某个陌生、亟欲探索的点,旅者暂且卸下行囊,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再继续上路… 在途中某个陌生、亟欲探索的点,旅者暂且卸下行囊,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再继续上路…
过去在台湾,想从事海外志工服务可得想清楚,承诺的代价可能是:改变生涯规划,辞掉工作、暂别亲友,过数年苦行僧般的日子。过去在台湾,想从事海外志工服务可得想清楚,承诺的代价可能是:改变生涯规划,辞掉工作、暂别亲友,过数年苦行僧般的日子。
然而,西方社会早已行之有年的「志工旅行」,却使海外志工服务不再遥不可及。然而,西方社会早已行之有年的「志工旅行」,却使海外志工服务不再遥不可及。 志工旅行指的是,旅者在旅行中抽出一段时间,到旅游地当地需要志工的机构做短期服务,服务单位仅就近提供住宿和简单膳食、不付酬劳,由旅者自行负担机票、住宿等旅费,让旅者一边旅行,一边当志工。志工旅行指的是,旅者在旅行中抽出一段时间,到旅游地当地需要志工的机构做短期服务,服务单位仅就近提供住宿和简单膳食、不付酬劳,由旅者自行负担机票、住宿等旅费,让旅者一边旅行,一边当志工。
如此一来,上班族不必放弃目前的生涯规划、年轻学生不必休学、為人父母為人子女,也不需担心长期离家尽不到家庭责任等种种问题,无关年龄、性别、职业,处於人生任一阶段的人,只要出得起旅费,找得出假期,都能无负担体验海外志工服务的宝贵经验,并且以较低花费旅游,却比单纯旅行获得更多心灵成长的机会。如此一来,上班族不必放弃目前的生涯规划、年轻学生不必休学、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也不需担心长期离家尽不到家庭责任等种种问题,无关年龄、性别、职业,处于人生任一阶段的人,只要出得起旅费,找得出假期,都能无负担体验海外志工服务的宝贵经验,并且以较低花费旅游,却比单纯旅行获得更多心灵成长的机会。
[b][b]唯一的要求[/b]:乐在工作 [/b]「志工旅行」始於英国歷史悠久的非营利慈善组织「国家信託基金会」(National Trust Foundation),1895年由一群义工联手创立,每年有超过4万名国内外义工、参加450个志愿服务营队,在英国各地从事自然保育、考古史蹟发掘、文化庄园保存的工作,他们拿不到一毛钱薪水,却得到探索世界、面临新挑战、认识新朋友、享受付出喜悦的机会。 唯一的要求:乐在工作 「志工旅行」始于英国历史悠久的非营利慈善组织「国家信托基金会」(National Trust Foundation),1895年由一群义工联手创立,每年有超过4万名国内外义工、参加450个志愿服务营队,在英国各地从事自然保育、考古史迹发掘、文化庄园保存的工作,他们拿不到一毛钱薪水,却得到探索世界、面临新挑战、认识新朋友、享受付出喜悦的机会。
国家信託基金会的营队活动多采多姿,有放羊、砍柴、整理花圃、清理考古遗址、帮忙重建石砌墙、种树、陪伴残障人士的营队,有的甚至只要志工帮忙住在老庄园裡维持人气。国家信托基金会的营队活动多采多姿,有放羊、砍柴、整理花圃、清理考古遗址、帮忙重建石砌墙、种树、陪伴残障人士的营队,有的甚至只要志工帮忙住在老庄园里维持人气。
国家信託基金会希望有经验、热情的义工加入,若缺乏相关经验也无所谓,他们会提供基本训练,志工需自行负担住宿膳食费用,从一天花费台币2千元到2万元各种等级价位都有,他们唯一要求志工的是:乐在工作、永保包容心和尊重、融入团体、回馈感想。国家信托基金会希望有经验、热情的义工加入,若缺乏相关经验也无所谓,他们会提供基本训练,志工需自行负担住宿膳食费用,从一天花费台币2千元到2万元各种等级价位都有,他们唯一要求志工的是:乐在工作、永保包容心和尊重、融入团体、回馈感想。 最后,志工享有在任何时间结束服务的权力,随时可以离开。最后,志工享有在任何时间结束服务的权力,随时可以离开。
国家信託基金会志工与组织系统化双向互惠的方式运作超过100年,不但带动英国国内志工服务的风气,也成功维护基金会在各地的自然文化资產,还将志工旅行的风气吹向世界各地。国家信托基金会志工与组织系统化双向互惠的方式运作超过100年,不但带动英国国内志工服务的风气,也成功维护基金会在各地的自然文化资产,还将志工旅行的风气吹向世界各地。
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设立的收容中心,则是另一种运作模式。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设立的收容中心,则是另一种运作模式。 Mother Teresa House其下有弃婴中心、痲疯病收容所、犯罪辅导中心、垂死之家、慢性病中心等数个机构,这裡没有规划完善的网站内容可供查询、缺乏系统组织安排志工进驻服务,却以另类无為而治的哲学,维持50年源源不绝的志工活水。 Mother Teresa House其下有弃婴中心、麻疯病收容所、犯罪辅导中心、垂死之家、慢性病中心等数个机构,这里没有规划完善的网站内容可供查询、缺乏系统组织安排志工进驻服务,却以另类无为而治的哲学,维持50年源源不绝的志工活水。
[b][b]小小组织,心的转换 [/b][/b]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志工到达Mother Teresa House,放下背包后,不用报到、没有编组,在少数修女和资深志工引导下,马上进入工作运行轨道,结束志工服务后,再各自踏上未完旅程。 小小组织,心的转换 <br />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志工到达Mother Teresa House,放下背包后,不用报到、没有编组,在少数修女和资深志工引导下,马上进入工作运行轨道,结束志工服务后,再各自踏上未完旅程。
曾到过垂死之家服务数次的国际志工协会发起Renquan自强观察,这裡每天需要帮病人餵食、换药、清洗身体、帮忙洗衣服、晒衣服等劳力工作。曾到过垂死之家服务数次的国际志工协会发起Renquan自强观察,这里每天需要帮病人喂食、换药、清洗身体、帮忙洗衣服、晒衣服等劳力工作。 「不管能力够不够,志工从头开始学,这些事其实也不太需要学,他们只是需要人帮忙,想走就可以走,志工有待6个月也有只来1天的,大部份属於短期停留,」权自强说。 「不管能力够不够,志工从头开始学,这些事其实也不太需要学,他们只是需要人帮忙,想走就可以走,志工有待6个月也有只来1天的,大部份属于短期停留,」权自强说。
国际志工协会曾举办过3梯次各為期约2星期的垂死之家学习之旅,参与者感受到空前震撼与感动,迴响热烈(见《康健杂誌》61期),但同时也引来质疑声浪:时间那麼短能做什麼?国际志工协会曾举办过3梯次各为期约2星期的垂死之家学习之旅,参与者感受到空前震撼与感动,回响热烈(见《康健杂志》61期),但同时也引来质疑声浪:时间那么短能做什么? 只是去看可怜人生活的参观团,对他们没有帮助。只是去看可怜人生活的参观团,对他们没有帮助。
学习之旅主办Renquan自强认為,时间长短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心态,短期志工虽然没有待上一、两年那麼久,至少在14天内是全心全意付出。学习之旅主办Renquan自强认为,时间长短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心态,短期志工虽然没有待上一、两年那么久,至少在14天内是全心全意付出。
「我们离开后,会有日本人、德国人来,大部份志工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大家可以持续地来,让这个组织继续run(经营)下去,」他认為志工旅行早已是西方社会所习惯的一种认识世界也认识自己的方式,志工是他们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事。 「我们离开后,会有日本人、德国人来,大部份志工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大家可以持续地来,让这个组织继续run(经营)下去,」他认为志工旅行早已是西方社会所习惯的一种认识世界也认识自己的方式,志工是他们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事。
权自强自己是海外长期志工出身,曾是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TOPS)一份子,大学时到柬埔寨服务过,有感於长期志工经营不易,他认為世界上既然已有许多机构在当地耕耘许久,為何不用短期服务形式与他们合作?权自强自己是海外长期志工出身,曾是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TOPS)一份子,大学时到柬埔寨服务过,有感于长期志工经营不易,他认为世界上既然已有许多机构在当地耕耘许久,为何不用短期服务形式与他们合作?
「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旅游,你可能在一个地方待很久,不会走马看花不去热门景点,你会认识当地人,可能学会一点点当地语言,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在欧美与日韩等国都相当流行。 「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旅游,你可能在一个地方待很久,不会走马看花不去热门景点,你会认识当地人,可能学会一点点当地语言,用当地人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在欧美与日韩等国都相当流行。
引用URL
[url=http://blog.yam.com/tmbit/trackback/7021990]http://blog.yam.com/tmbit/trackback/7021990[/url] 结合志工服务与深度旅游
大学刚毕业的日本人川二利用学业与工作连接空档的一个月时间,先到加拿大温哥华岛的一处农场工作两个星期,每天帮忙餵牛、餵马、整理牧场,牧场主人提供食宿,两星期后他再到加拿大北边白马市展开5天极光之旅。為何选择到温哥华岛农场工作?他笑说:「退休后我就想过那样的生活。」
过去曾参加过海外賑灾活动的志芳(化名)说,过程中大多与当地Gov高层接洽,能与民眾互动的时刻就只是发东西给他们,与满足开心的他们拍照,能真正接触他们生活的机会不多。而志工旅行正是可以落实志工服务与深度旅游两全其美的方式。
薇阁田园教学中心主任侯秀玲是志工旅行最佳范例,49年次的她至今从未在同一个地方待超过十年时间。她形容自己不定点的一生就在不断旅行、不断做义工中度过。2月初她结束垂死之家19天的志工服务后,马上搭机转往菲律宾五星级饭店享受剩下的假期,角色自由切换一点也不混乱。
在美国、日本两地长大的侯秀玲去过50多个国家,最常服务的机构是中南美洲的医院和教会。因為朋友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旅程出发前问一下就能找到需要志工的机构,或是到了当地主动到教会、医院问需不需要志工,「只要能做事、不要给人家添麻烦的话,最后收穫会很丰富,人家也会很高兴有你的加入,」喜欢旅行的侯秀玲认為,当志工是她生活的一部份,不需要刻意安排或追求,她也从来不在意一定要带什麼经验回来,或对人生有正面帮助,一定要有什麼震撼等等。
许多人担心当志工会影响正常工作,侯秀玲认為这根本是互不相衝突的两回事,因為她的一生永远都在做志工,也永远都有工作做。只要有假期,即使一星期都可以好好利用,看如何技巧地把志工服务融入假期中,「如果有机会,去突破一次,会觉得这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她打包票说,收穫绝对很惊人。
才刚从垂死之家服务回来的文山社区大学主任秘书张琼龄观察到,到垂死之家当志工的人,大多不满意现状想暂时跳脱出来,或想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当志工的人背后都有一些需要被满足的内在因素。
来点冒险,得到更多
而国际志工大多是散客、独立个体,很少像台湾志工是以团体形式出现,台湾人显然少了一些冒险精神,想当志工却经常质疑自己到底能做什麼,不够积极勇敢,「大概是在台湾行善常常被骗,不容易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可是不冒险是学不到东西的,」张琼龄认為这是当志工的第一课。
当志工是很严肃的人生课题吗?侯秀玲说,其实当志工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经验,「因為你不是真正去帮助别人什麼,而是自己得到什麼,得到的肯定比付出多太多太多太多,自私一点来看,其实是累积成就自己的人生歷练,」即使是挫败痛苦的负面经验都是一种成长,不要设限太多,反而得到更多。
侯秀玲认為想当海外志工根本不需要担心语言能力不够好,像在垂死之家工作不需要用英语,服务的病人也不会说英语,一个眼神、牵手和拥抱才是最好的沟通工具。
权自强则建议,从事志工旅行必备条件是包容心,而且用学习、谦虚的心去融入志工团体中,不以批判角度试图改变别人,不断反省自己才是重点。他说,台湾人经常出国旅行却没想到要当志工,并不代表不愿意去做,可能是没想到。
这趟短期志工旅行结束,却是这一生做志工的起点。志工旅行开啟生命中另一扇门,认识世界也更认识自己。 或者,这是另外一种很不错的旅游方式~
[1 (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