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物志:薛文英
第一篇 传记薛 文 英
薛文英(1892~1930),胶州北庄村(今黄岛区薛家岛北庄一村)人。
薛文英1910年进入潍县一所中学读书,后考入济南铁路学校。1914年考入津浦大厂(津浦铁路济南机车工厂)做工。1921年中共山东党组织派党员到津浦大厂传播马列主义,发动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薛文英与同厂的李广义、黄锦荣、刘乃泮等人,成立了津浦大厂的第一个工人俱乐部和工人夜校。1922年6月18日又组织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工会——参考机件联合会,薛文英担任了主要擎天柱,组织工人于同年7月举行津浦大厂的第一次罢工斗争。在罢工中三次被工友们推荐为代表,到天津铁路局请愿,同反动当局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持续7天,终于迫使当局答应了工人们提出的条件,取得胜利。1924年10月,刘子久、李广义一起介绍薛文英加入中国Our Party。1925年2月7日,薛文英和李广义代表津浦铁路工会参加全国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听取了上级党组织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指示。回厂后,成立了中共津浦大厂支部委员会。1926年5月1日,和刘子久一起,代表津浦、胶济、济南铁路段,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三次劳工代表大会。此后,上级党组织决定由薛文英担任津浦大厂党支部书记,领导全厂的工人运动。6月中旬,他带领工人包围了厂长大楼,高呼“劳工神圣!”等口号,迫使厂长答应了工人提出的条件。然而厂主并不甘心,不久便调来大批军警镇压工人运动,同时将薛文英、王澄汝、陈吉伦、刘乃泮等10余名工运领导骨干开除出厂。他们将党支部迁到厂外的一间小平房里,继续组织大厂工人进行索薪和解决失业工人吃饭问题的斗争,数次包围厂长大楼,并发动失业工人的家属一齐跑到主张开除工人的员司、监工等人家中吃住,闹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员司、监工不得不到工厂主那里为失业工人说好话,取消开除决定。由于这次斗争是同其他三个厂(新城兵工厂、鲁丰纱厂、津浦大厂)联合进行的,所以声势大、范围广,从而取得了索薪斗争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振奋了广大工人的斗志,受到了上级党委的表扬,并推广其斗争经验。在1928年3月召开的中共山东省委全体会议上,薛文英被选为山东省委委员。
由于薛文英一次又一次地领导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反动当局对他恨之入骨,1928年7月将他逮捕入狱。1928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做出了“对薛文英等同志要赶快设法营救,党内急需他们出来工作”的决议。同年11月,薛文英终于被党营救出狱。出狱后,他仍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同其他工运骨干一起领导工人运动。由于当时白色恐怖日趋严重,个别工运骨干叛变革命,党组织考虑到薛文英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便决定派他到泰安、临淄等地继续联络工人,为革命积聚力量,以便组织更大规模的斗争。1930年1月1日,由于叛徒出卖,薛文英在临城第二次被捕入狱。在狱中,反动当局对他用尽了各种酷刑,但他始终视死如归,同反动当局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同年夏,党组织设法再次将他营救出狱并派6人护送到青岛医院治疗,终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返回原籍后不久于1930年7月病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