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30

青岛市志49:计量标准志 第一篇 计量

概述



  青岛市的计量、标准化和质量监督事业是随着青岛市工商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别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和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
1928年,南京国民Gov公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规定推选标准制、市用制,划一度量衡。1931年2月,青岛市Gov在社会局内设置度量衡检定所,设所长兼主任检定员1人,初级检定员6人,对青岛市区及李村、九水、阴岛、薛家岛、水灵岛乡区进行度量衡检定管理。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度量衡检定所人员离散,度政中辍。1946年7月16日,青岛市Gov第39次市政会议决定恢复建立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其后,度政业务虽有所发展,但由于反动统治阶级惯用度量衡对人民巧取豪夺,度量衡制度依然处于混乱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10月,青岛市人民Gov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设度量衡检定所,内设推行组、检定组和秘书组,编制12人。随即在全市取缔旧杂制,大力推行公制,使全市度量衡制度日趋划一。为解决从市内到沧口区进行检定工作路途遥远、工作不便问题,1950年9月检定所报请市工商局同意,在沧口区设立青岛市度量衡要定所沧口分所。沧口分所加强了沧口一带度量衡检定管理。1952年11月,为了加强人员管理,集中力量搞好市内检定工作,经市工商局批准,沧口分所予以撤销。1955年2月,市工商局被撤销,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改归市商业局辖属。1957年6月,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根据上级批示精神,更名为青岛市计量检定所。1958年4月,青岛市计量检定所又改归青岛市重工业局领导。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计量工作与科学技术工作关系日趋密切。为便利工作,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决定,自1959年6月起,青岛市计量检定所划归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人员编制扩至28人,下设秘书股、长度股、热电股和力学股以及实验工厂。至此,计量工作已从长度、力学发展到热工计量和电磁计量,先后开展了中温、高温、电流、电压等量值传递和计量仪器的检定管理。实验工厂研制生产一些专用检具,提供给工作计量室使用。1963年4月,经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将青岛市计量检定所改组为青岛市计量标准局,内部设置将股改为科,仍归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1975年7月,局内又建立了理化计量室,开展了酸度计的检定工作和理化计量仪器修理工作。1978年3月13日,中共青岛市委决定将青岛市计量标准局改名为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标准计量管理局。内部调整为办公室、政工科、计量管理科、标准管理科和器材生产科,附设长度、热电、力学和化学4个计量室以及实验工厂。1980年7月,改称为青岛市标准计量局。1984年12月,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将市标准计量局定编110人,内部设置改为秘书、政工、标准管理、计量管理、质量监督等5个行政职能科。1984年11月,建立青岛市仪器供应站;1984年12月,建立青岛市标准计量情报所;1985年11月,组建青岛市计量测试所、青岛市衡器管理所。
  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在全国实施以后,市标准计量局和青岛市辖各县、区为了做好计量法制管理工作,都加强了机构、人员建设。至1987年底,市标准计量局由110人增加到208人。胶州市、胶南、即墨、平度、莱西、崂山县及黄岛区标准计量机构均得到加强,职工总数达到135人。在此期间,青岛市已制定长度、热工、力学、电磁、化学五大部类45项166种计量标准,保证了全市各行各业使用计量器具和计量仪表的准确一致。在加强计量管理工作方面,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建立计量室,使全市1000多个企业建立了计量机构,专职计量人员达4700多人。
  1986-1987年,由于《计量法》的贯彻实施和制订发布《青岛市医疗卫生计量工作暂行规定》等25个地方计量法规,使全市计量管理工作从此走上法制管理轨道。
  青岛市标准化工作,是从1959年开始的。是年6月,青岛市计量检定所配备1名专职人员负责地方标准化管理工作,从开展标准化宣传工作入手,逐步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意识,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初期,在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机械待业中,选择了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青岛纺织机械厂和青岛铸机械厂3个标准化工作基础较好的厂为中心,组成全市机构行业标准化工作网,带动标准化工作刚起步的工厂。这对刚刚起步的青岛市地方标准化工作起了启蒙式的推动作用。
  1964年3月6日,为了解决生产、使用手用钢锯条的质量问题,市计量标准局组织制定了青岛市统一的手用钢锯条质量标准。工商双方按统一的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收购。这是青岛市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地方标准化管理机构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工厂企业的标准化机构被解散,标准化人员被下放车间劳动,标准无人贯彻,资料散失,使青岛市的标准化工作受到严惩干扰和破坏。直至1978年11月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1979年7月,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市标准计量局根据《管理条例》规定,在全市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方针政策,组织制订、修订、批准发布青岛市地方标准,督促检查国家标准、部标准的贯彻执行。以新产品设计、老产品改进、进口设备和引进技术,组织标准化审查。青岛市辖各县、区的标准计量部门也都配备了标准化工作人员,先后开展了县级地方标准化管理工作。
  1983年6月,根据国务院国发(1982)156号文和山东省关于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的指示和要求,市标准计量局共制定发布地方标准408个,其中有65个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的。全市已有313种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提高了青岛市地方标准水平和工业产品质量,也使更多的工业产品走上国际市场。从此,青岛市的标准化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86年3月25日,青岛市人民Gov批准公布《青岛市产品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全市产品生产、经销企业必须严格按标准生产出厂和收购销售。还规定了参加评选优质产品的产品,生产企业要制定高于现行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1980年-1987年,市标准计量局共制定了布青岛市地方标准1092个,使青岛市的四级标准体系(国家标准、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得以完善,消除了无标准生产的现象,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
  青岛市标准计量局从1979年4月开始承担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是年,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的同时,在且市范围内开展了此项工作。1979年,国家开展了评选优质产品活动。青岛市有3种产品(熊猫牌29/58印花双面绒、M—31—51铆钉枪、工矿牌高碳石墨)荣获国家银质奖,56种产品荣获山东省体质产品奖。此后,市标准计量局每年都进行创优评选活动,并对已获国家质量奖和部、省优质产品称号的工业产品进行复查检验,看其是否保持优质产品的质量水平。对质量发生波动的产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体质产品质量水平的,即撤销其优质产品证书、标志和称号。
  1985年6月25日,青岛市人民Gov颁发《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办法》。同年,青岛市被列入国家和山东省质量检验的产品91项。市标准计量局又将青岛市35个工业企业的27类78种产品列入青岛市的法定检验目录,开开始对全市工业产品实行3种监督检验制度,即法定检验产品周期检验制度、监督性抽查制度、发放生产许可证制度。1986年,对477个企业生产的258种产品进行周期性监督检验,合格率为80.56%;对122个企业的270种产品进行监督性抽查,合格率为80.13%。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均责成企业限期整顿,使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1987年,经国家经济委员会同意,青岛市可以评选市优质产品,该产品等同省优质产品,可直接申报部何必和国家质量奖,可以使用优质产品标志,并执行优质优价政策,企业职工可实行一次性奖励。同年7月,市标准计量局成立优质产品办公室,当年评出市优质产品141种。创优、评优活动增强了企业竞争意识,提高了青岛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随着青岛市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青岛市的计量、标准化和质量监督事业,已成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对加快青岛市的经济建设步伐,促进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31

第一篇 计  量



  青岛市的计量行政管理,是全国最早实行计量行政管理的城市之一。早在1931年2月青岛市Gov就设置了度量衡检定所,进行度量衡器检定管理。1943年,青岛市完成划一度量衡。然而建国前,德、日等帝国主义曾先后侵占青岛,中外度量衡制度并存,度政时续时辍,青岛的度量衡制度多处于混乱之中。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青岛市的计量事业在中共青岛市委和市政蛤民Gov的领导下,有了圈套的发展。1950年,完成度量衡划一。从1959年10月开始,进行了市制改革。1979年1月,中药处方由市制改为公制。1984年2月开始,在全市推选法定计量单位。青岛市在加强计量管理工作方面,认真贯彻了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和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国家计量局联合颁发的《全国厂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等国家计量法规,发布了《青岛市度量衡营业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使用度量衡管理暂行办法》和《青岛市医疗卫生计量工作暂行规定》等,并在工厂企业开展了计量定级、升级工作。在量值传递方面,逐步建立起长度、热工、力学、电磁、化学等五大部类45项、166种市级计量标准,从而保证了全市量什准确一致。198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从此,青岛市的计量工作由行政干预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34

第一篇 计  量  
第一章 计量测试机构

第一节 第一章 计量测试所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1985年11月,青岛市标准计量局根据国家关于行政机关改革要行政和事业分开的要求,向青岛市编制委员会提出《关于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编制的请示报告》。同月,市编制委员会以青编字(85)80号文件批复同意组建青岛市计量测试所和青岛市衡器管理所,作为市标准计量局下属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青岛市计量测试所是在原市标准计量局附设的长度、力学、热电、和化学4个计量室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约35万元。1988年,又在东海路征地新建计量测试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90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这时,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达97万元。编制为46人,其中计量技术人员42人,机构设长度室、力学室、热电室、化学室和仪器收发室。1986年下半年,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市计量测试所需立即开展燃油加油机、液体量提、食用油售油器、汽车里程表、出租汽车里程计价器、水质检测仪和有害气体分析仪等检定测试工作,人员不足。后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人员增至60人。
  1986年10月,青岛市被国务院批准为计划单列市。1987年3月,市计量测试所机构设置由室改为科。机构设长度计量科、力学计量科、电磁计量科、温度计量科、化学计量科和综合业务科。
  青岛市计量测试所是市标准计量局直属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其主要职能是:1、为Gov计量行政部门实施《计量法〈和进行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为统一计量标准,保证量值传递提供技术服务。2、研究建立青岛市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组织全市计量测试网络。3、承担全市的量什传递,按周期进行强制检定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检定测试任务。4、承担起草有关计量技术规范、检定规程和测试方法。5、研究计量技术,为企业培训计量技术人员,进行计量技术指导、咨询服务。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34

第一篇 计  量  
第一章 计量测试机构

第二节 衡器管理所


  青岛市衡器管理所是1985年11月26日在原市标准计量局附设的力学计量室衡器管理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设在江苏路8号市标准计量局院内。编制8人,设所长1人,计量技术人员7人。办公用房40平方米,机构设办公室和砝马检定室,固定资产价值4万元。
  1987年12月9日,为实施《计量法》,开展强制检定项目,购置25吨检衡车,需配备司机、操作人员和检定人员等。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编制由8人增至14人。1987年10月,衡器管理所迁至镇江路,与市质量监督检验所合楼办公。同年,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为处级单位,机构设置为业务科和检测科。1989年9月,迁至延安三路市纤维检验所后楼办公。1990年4月,迁至东海路新建的计量测试楼办公,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固定资产已达87万元。
  青岛市衡器管理所是市标准计量局直属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其主要职能是:1、为Gov计量下午部门实施《计量法》和进行秤重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2、研究建立青岛市的社会公用秤计量标准和进行量值传递。3、承担全市秤重计量器具管理、检定、修理、测试工作。4、负责全市秤重计量器具检定修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5、处理因秤重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分,进行仲裁检定工作。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34

第一篇 计  量  
第一章 计量测试机构

第三节 计量测试中心


  1987年2月,经国家计量局批准,组建青岛市计量测试中心。青岛市衡器管理所加挂青岛市计量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牌子。中心共有工程技术人员26人,其中有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12人。职责是承担国家计量局授权的60吨以下的非自动衡器(包括机械机电结合、电子衡器)检测,以及新产品的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工作。
  1988年6月2日,青岛市计量测试中心正式成立。同年11月21日,通过国家计量局的计量认证,获得了国家计量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和授权证书,开于当年对全国部分省、市开展了衡器新产品的定型鉴定工作。截至1990年,先后对广东省、武汉市、上海市、西安市、南通市、天津市、成都市、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以及山东省和青岛市等衡器生产厂家新研制的145台电子秤、26台弹簧秤和3台秤重显示控制器等进行了定型鉴定或样机试验。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0

第一篇 计  量  
第二章 统一计量制度

第一节 划一度量衡


  青岛建置后,由于德、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占统治,度量衡制度种类繁杂。1936年,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调查记载,度量衡尚存旧制和日、英、美等制达40多种。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于1905年9月发布《订立衡量告示》,宣称“衡量杂物,须有一定不易之器,始昭平允”,“德境以内,应用之称平、斗管、尺头,应与胶州市面相同,庶归划一,而免纷争”。确定度器采用营造尺和裁尺两种,衡器16两为1斤。作校对用的度量衡标准器,“各造两份,一分存储本署水师工务局,一份常存青岛商务公所,以备商民遇事往对”,以此对度量衡实行监督管理。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青岛农工商部颁发权度法,规定营造库平制和万国公制同时并用。因局势不定,未能实施。
  南京国民Gov为划一度量衡,推行度量衡新制,先后于1928年7月18日和1931年12月颁发《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度量衡法》等多项法规。1930年5月,青岛特别市Gov第二号布告公布《青岛市度量衡划一程序》。市度量衡检定所进行了度量衡合作情况调查、度量衡营业登记,对新制度量衡器进行指导和对商用度量衡器进行检定,以及取缔旧制度量衡器等。1934年6月1日,宣布完成度量衡划一。
  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原度量衡检定所解体。1939年7月,伪青岛特别市公署转发华北政务委员会实业总署发布的《度量衡器具营业发照暂行办法》,市社会局公布《推选度量衡新制办法》。自1941年-1944年,市社会局又先后公布《修正度量衡检定费征收规程》、《修正度量衡器具盖印规则》、《青岛特别市度量衡使用统制要领》和《度量衡临时检查办法》等等。但是,度政机构未建立,无人进行专门管理。
  1946年8月,青岛市社会局奉令恢复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并自1947年2月起,相继签发《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办事细则》、《保甲长协助推选新制办法》等指令。市度量衡检定所会同警察、保甲长、同业公会展开推选新制、取缔旧杂制检定检查工作。但是,当时政局不稳,社会秩序混乱,收效甚微。
  建国后,1950年3月青岛市人民Gov工商局发布《青岛市使用度量衡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对度量衡器制造修理业户强化各项管理,深入商店和集贸市场宣传教育,加强检查监督。对英制单位使用,予以限制;根据实际需要,核发特许证,使全市使用中的度量衡器日趋划一。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1

第一篇 计  量  
第二章 统一计量制度

第二节 改革市制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的增加,以16两为1斤的市制弊端百出,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规定:“国际公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保留人民日常生活通用的市制”,“市制原定16两为1斤,因为折算麻烦,应改为10两为1斤。这一改革的时间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自选决定”,“中医处方用药,为了防止差错,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计量单位”。同年10月15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会同青岛市商业局、粮食局、供销社等重点单位,贯彻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批准的“10两秤推选方案”。青岛市计量检定所请拨改制经费4万元和所需物资,并从第五机械厂等单位调集杆秤制修工人27名组成专业组,分区设点,就地制修10两称。同时,为配合改制工作,印制“10两称与16两称换算表”及宣传材料,广为宣传。首先,在市南区烟酒、糖茶、果品行业推行新制,后又在市郊全面推行。在各区商业局、市场管理委员会和各专业公司派员大力配合下,所属商店及摊点都积极改制。至年底,改制工作全部完成。1961年2月,青岛市计量检定所会同商业部门对商店、市场进行10两秤使用情况检查,只发现了个别使用16两老称者。对此,进一步予以取缔,以巩固改制成果。至此,市制改革工作(除中医处方外)全部结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公制的普遍采用,中医中药计量单位的改制也势在必行。1977年4月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计量局、卫生部、商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改革中医处方用区计量单位的请示报告》,决定从1979年1月1日起,中医处方用区计量单位由16两1斤的市制改为公制(以下简称“计改”)。取消“两、钱、分”,改用克、毫克”、“升、毫升”。新出版的中医中药书刊、药典、规范和教材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公制。1977年6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有关文件的通知。1978年3月8日,青岛市革命委员会转发省革命委员会的通知,并决定由青岛市卫生局、计量标准局、商业局、北海舰队卫生处、青岛警备区卫生处联合组成“计量单位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青岛市计量标准局。同年3月31日,“计改小组”成员会议确定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由青岛市计量标准局筹备“宣传提纲”和“计量单位换算表”,市药材批发站负责加工供应各种规格戥秤,市卫生局、北海舰队卫生处等单位分别于5月中旬和6月1日起,在市立中医院、市北区医院所属市场三路、无棣二路两个门诊部和401医院先行试点。试点单位由院长、医生和有关人员组成“计改小组”,规定处方一律横写;剂量和计量单位以阿拉伯数码和“克”表示;按一钱等于3克,尾数不计,实行处方、称重、计价三核对等各项规定。1978年7月12日,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召开全市“中医处方计量单位改革大会”,各级医院、药材供应单位等230多人出席会议。会后,“计改”工作即在全市推开。工作结束后,“计改领导小组“又对有”计改“任务的单位全面进行检查验收。自1979年1月起,全市范围内的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普遍采用了公制计量制度。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1

第一篇 计  量  
第二章 统一计量制度

第三节 推行法定计量单位


  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规定:“采用以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和19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为基础。同时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选定15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共同组成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1984年-1987年间,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大体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过渡。人民生活采用的市制,可延续使用到1990年底。自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1985年4月3日,青岛市人民Gov印发青政发(1985)133号文批转市标准计量局《关于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实施意见的报告》的通知,规定:1、从1986年1月1日起,Gov机关、人民团体、军队及各企业事业单位的公文、统计报表、新印制的各种票证,教育部门新编的各各教材,报纸、刊物、图书等各种出版物(古书、文学书籍不在此例),广播电视所用文稿,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部门制订、修订的各级技术标准、计量器具检定规程和检验方法以及新撰写的研究报告、允许在法定计量单位后边将旧单位写在括弧内。2、从1986年起,商业、供销、粮食、外贸等部门,应通过试点逐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市制单位允许使用到1990年底。3、新设计制造的仪器、仪表、检测设备及其图纸、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使用说明书、产品铭牌等,从1986年1月1日起,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4、现在生产的非法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应立即着手进行改制。从1987年1月1日起,不得再生产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其中台、案、地秤和木杆秤、竹木直尺,从1986年1月1日起,一律提案按法定计量单位生产。5、各厂矿企业、科研、事业单位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能通过检修加以调整或改装的尽量调整、改装;不能调整、改装的,要在设备更新时解决,在更新迫害前使用该设备进行检测所得的结果,应该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提供使用。6、从1987年1月1日起,原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一般工业产品,亦要采用温室计量单位。7、从现在起,一般不准再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仪器仪表和检测设备,商业部门不准经销采用英制单位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如有特殊需要须报市标准计量局审查同意,并转省标准计量局审查批准。8、标准计量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有关计量标准器及其附属设备的改制更新,必须在1985年底完成。青岛市人民Gov责成市标准计量局负责全市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组织实施工作。市邮政局拨款5万元,作为改制宣传经费。
  1985年下半年,全市各系统都开始积极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工作。市商业局印发了实施意见,确定在五金、纺织、茶叶店先行试点。从记帐、作价、开单、标价的各个环节,一律改且法定计量单位。1986年10月23日,市商业局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商业系统,凡用市斤(担)、市尺、公分和英制为计量单位的商品,一律改用法定计量单位。1985-1987年,共举办宣传贯彻学习班113期,受教育者达5000余人次;放映幻灯1063场,观众达30万人次;播放录像15场,受教育人数约1500余人;编辑和发行宣传资料4万余册;分发手册、卡片、挂图6000余份,印制商用换算表2000余份。截至1987年底,全市有2947个企事业单位完成了对非法定计量单位的改制任务,改制覆盖面达60%。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2

第一篇 计  量  
第三章 建立计量标准与量值传递

第一节 计量标准的建立


  1931年2月,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组建,开始建立低级的、简陋粗糙的度量衡标准器。1937年1月,中国度量衡局颁发给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的标准器有:度器标准3件,量器标准2件,衡器标准42件。1947年,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配有0。5-20公斤公制标准砝码1套、市制标准砝码1套,克、毫克组砝码1盒;标准铁斗、铜升、铜合各1个;30公斤、2。5公斤、100克天平各1架;市尺量端器2件,标准米尺1件;标准汽油计1套(3件)。
  1958年以后,青岛市计量局逐年扩展建立起各项标准。雪1986年底,共建立了长度、热工、力学、电磁、化学五大类45项166种计量标准器,配备精密检测仪器200余台(件)。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2

第一篇 计  量  
第三章 建立计量标准与量值传递

第二节 量值传递


  建国前,量值传递的项目主要是对度量衡器制造、修理业户,生产用的标准砝码,新制造、修理的台秤、地秤、竹木直尺和工厂、企业、商店使用的一般度量衡器检定检查。
  建国初期,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仍利用接收下来的度量衡标准器开展工作。1953年4月,开始对天平,玻璃量器,钢、皮卷尺等实行检定。但哪里仅靠市度量衡检定的人力物力,远远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要求。1958年5月,市计量检定所采取了“委托检定”的方式,扩大计量器具的检定品种,以保证量值的准确一致。先后与青岛发电厂、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共同拟定《青岛市量具计器委托检定暂行规定》,内容包括:1、承担委托任务的单位,在业务上应接受青岛市计量检定所的指导和检查。2、承担委托检定的计量部门,应将设备情况检定规程、合格证书式样送青岛市计量枪 定所备查,并按年、季、月报送工作总结及有关报表。3、委托检定专用章及仪表铅封印,由青岛市计量检定所核发。经检定合格的量具计器,填合格证书,加盖委托检定专用章,不合格者,开具检定结果记录单。4、委托检定的量具计器,按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的“山东省量具计器检定费表”征收检定费。5、青岛市计量检定所负责压力、游标卡尺、游标高度尺、游标深度尺、游标角度尺、外径千分尺、测深千分尺、杠杆千分尺、塞尺、百分表和测齿卡尺等的检定;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负责4~6等量块、量块附件、平行平晶、平面平晶、刀口尺、直角尺、正弦尺、水平仪、表面光洁度样板、300毫米以上游标卡尺、高度尺、深度尺、100毫米以上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测微计、杠杆卡规及齿轮滚刀、半径样板等的检定。青岛发电厂负责1.0级以下电流表、工率表、工率因数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电度表、高压电压表等的检定。协议达成后,青岛市计量检定所分别向委托检定单位发了“委托国家检定专用章”自1958年5月25日开始启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委托检定协议自行消失。
  青岛市计量标准局自1966年1月18日开始,对工厂企业计量室建立的四等以下标准端度量块,开展了量什传递。1975年,计量检定所成立化学计量室,对酸度计、电位滴定仪、导电仪、极普仪、光电比色计等化学计量仪器和材料试验机、硬度计等材料测试仪器以及大型工具显微镜等光学精密仪器进行检定修理。国978年,又开展了工厂企业计量室作标准用的标准活塞压力计、标准压力表、标准热电偶、标准电池等的量值传递。
  1985年11月,青岛市标准计量局下设青岛市计量测试所、青岛市衡器管理所两个计量温室技术机构,承担全市量什传递任务。至1986年底,“两所”开展计量器具检定110余种,形成了一整套国家量什传递系统,实行了严密的周期检定制度,基本满足了全市工农业生产及其他各方面在量什统一上的需要。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3

第一篇 计  量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一节 计量器具生产管理


  1932年12月,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依据南京国民Gov颁布的《度量衡器具营业条例》规定,核准发营业执照21户,其中制造业户18户,贩卖业户3户。制造及贩卖品种多为竹木市尺、米尺及杆秤。年制修量8000件左右。
  1944年,根据青岛度量衡同业公会会员名册记载,共有会员28户,从业人员116人,其中老亚美台秤生产规模最大,资金4500元,从业人员15人。另外,1000元资金以上的有8家。修制杆秤多为个体手工业者,资金不过数百元。
  建国后,1949年12月,青岛市人民Gov工商局公布《青岛市度量衡营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市度量衡检定所对度量衡制修业户进行全面登记管理。当时,全市共有台秤制修业户10户,杆秤制修业户9户;台秤制造年产量不超过200台,杆秤年产量1200枝。上述业户多系小本经营,手工制造,制修品种单一,往往为追求利润而粗制滥造,抬高价格。另外,有兼营度器贩商56户,兼营玻璃量器商24户。1950年5月,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投资600万元(旧人民币)在辽宁路294号开办利民度量衡器制造厂(后改为国营度量衡制造厂,1953年8月并入青岛市实业公司)。到年底,共有工人32人,资金增至3100万元(旧人民币),月产台、杆秤100余台(支)。这对平抑度量衡器价格、稳定市场供求关系发挥了作用。至1955年,全市度量衡制修厂的产台秤、案秤2300余台,修理2800余台。其中,国营度量衡厂生产能力占50%以上。杆秤年生产6000余支,修理4300余支。度器生产厂5家,生产木析尺、钢直尺、布卷尺、裁衣尺、金属曲尺、绘图尺和学生尺。产量以木析尺、学生尺最多,年产分别为7万支和200余万支。
  1954年9月,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遵照国家的“杆秤检定规程”,对新制杆秤推行“翻刀”、“定砣”,使,沿用已久的“绳纽”秤改为“刀纽”秤,提高了秤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老观念的“秤杆不离秤砣”的准则变革为同一“称量”的秤。秤砣可以互换,提高了制造效率,方便了群众。对新制、修的度量衡器,按照保证“灵、准、壮、合用”的原则,逐件检定,合格后加盖合格印章,方准销售使用。同时,对不法厂、商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如新中制尺厂私刻合格印章,经青岛市人民法院判处该厂负责人有期徒刑一年半;金美和德聚昶台秤厂私盖检定印章,分别给予召开全行业大会进行批语教育,罚款500元的处分,并补交检定费537元。
  1955年以后,经过合作化、公私合营等各项社会变革,度量衡器生产、修理厂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台秤生产(兼修理)合营为青岛衡器厂,职工200余人,年生产量为8000台。杆秤生产合作社有3个,共13人,年产量4600余支。木析尺生产厂1家,职工90余人,年产量50万支。钢直尺生产厂1家,职工10人,年产量5.4万余支。电度表厂1家,职工2500人,年产量5~6万只。至1986年底,计量器具生产企业核准发证17家,职工共5000余人,生产品种达70余种。计量器具修理企业核准发证9家,职工共170余人,修理品种11种,多为衡器、压力表和一般电工仪表。
  1964年5月16日,根据国家计量局和山东省计量标准局的指示,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对产品质量较为稳定的钢直尺、木折尺、压力表和台、案秤等6种产品,检定权下放给企业,发给检定合格印章,由企业自己执行出厂检定。
  “文化大革命”期间,商用衡器管理工作遭到破坏。1980年12月,成立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市南衡器检修丫,对全市衡器进行经常性的普查管理。
  1986年7月,青岛市标准计量局依据《计量法》,对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凡以销售为目的制造计量器具并面向社会承接计量器具修理的企事业单位,须提出申请,经考核合格后发给许可证书,按国家计量局发布的有关计量器具“检定规程”进行出厂检定。青岛市计量测试所、青岛市衡器管理所对其产品进行“抽样检定”或“监督试验”。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3

第一篇 计  量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二节 法制计量管理


  1931年10月14日,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依据南京国民Gov工商部发布的《度量衡器具检查招待规则》,会同警察机关进行检查管理,执行“凡民间用器,其长短轻重大小,与度量衡标准相符者,皆须经过检定烙印,方准使用,否则以违令论。凡发现市内仍有不符合标准的度量衡器,准许警察干涉,民间告发,按情节进行罚办”。
  1939年7月至1944年12月,伪青岛市Gov先后以度量衡的管理发布“办法”、“规则”、“要领”等5项之多,但末设管理机构,度政实际无人管理。1944年12月,伪青岛市Gov社会局拟订《度量衡器临时检定办法》,指定度量衡同业公会选派技术人员,社会局派员监督,对使用度量衡器实行检查管理。
  1947年2月24日,青岛市社会局签发《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办事细则》。同年3月15日,又签发《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会同警察机关、工商团体检查办法》。市社会局在警察机关及各同业公会的配合 下,以推选新制,取缔旧杂制,对制造、贩卖和使用中的度量衡器实行管理,但始终末达到划一度量衡制度、保证度量衡准确一致的目的。
  建国后,1950年月5日,青岛市人民Gov工商局发布〈青岛市使用度量衡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凡使用的度量衡器,限期送青岛市人民Gov工商局度量衡检定所检定,加盖“公、同”字合格印后方准使用。市度量衡检定所以集贸市场商贩用度量衡器,除定期检查外,还发动商贩订立《遵守度量衡法令》公约,自下而上的层层自和行管理,由同业公会实行监督。至1954年,青岛市度量衡器已按法定周期实行检定管理,基本走上制度化、系统化轨道。
  从60年代初开始,以商业部门度量衡器的管理实行按行业,以区公司为单位,设置衡器专(兼)职检定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对所属商店用的度量衡器进行检定检查管理。对集贸市场上使用的衡器管理,青岛市计量标准局发给各市场管理所一定的标准砝码,授予一般衡器检校技术,依靠市场管理所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管理。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青岛市计量标准局都组织力量进行全面检查。
  “文化大革命”其间,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遭到破坏,度量衡器失准严重。
  1979年5月30日,国家计量总局、商业部、轻工业部、工商行政管理局、全国供销总社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业部门计量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上级批准,1980年12月31日成立《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市南衡器检修站》,并按区依次设立临时检定点,以商店、农贸市场逐个进行衡器周期检定。检定合格者,除加盖合格印记外,均挂合格证,以便群众识别。1981年8月15日,山东省人民Gov发布《山东省衡器管理暂行规定》。1982年4月15日,青岛市人民Gov印发《关于加强衡器管理的布告》。同年7月,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对市区商业、粮食、物资和纺织工业系统所属各单位在用衡器,逐件进行登记立卡,建立检修档案。自1983年4月15日起,凡上述单位送请检定或修理衡器,均需携带“历史记录卡”,由检定部门或承修单位将检修情况登记入卡,以备查核。1984年12月,青岛市标准计量局成立青岛市衡器管理所,在全市依法进行衡器管理。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3

第一篇 计  量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三节 工业计量管理


  1951年1月开始,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对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所属各厂和齐鲁公司等大型工厂企业所用衡器进行周期检定。
  1959年3月,国家计量局召开全国计量工作会议,确定计量工作重点要为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服务的方针,并提出“面向生产、面向基层,一年建起全国计量网”的号召,要求跳出度量衡圈子,向工业计量的广阔领域过渡。8月5日,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计量工作会议,要求按照青岛市重工业局(1958年青岛市计量检定所曾归该局领导)(58)机办字第2号文的要求:“凡产品精度在三级以上,计量器具在100件以上的企业,应建立计量室或计量站。”为此,首先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四方机车车辆工厂、青岛纺织机械厂、海军三零一工厂、青岛生建机械厂等6个厂的计量室作为中心计量室,与一些生产急需,一时又不能自建计量室的51个工厂企业,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双方签定合作协议,由中心选题2室负责被协作企业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在组成全市计量的基础上,市计量检定所又举办长度、力学、热工计量检修学习班3期,为计划建立计量室的企业培训计量人员80余人,还以带徒的方式培养计量人员40余人。当时,作为检定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标准用的专用量块市场供应紧张,不易购到。为此,青岛市计量检定所组织有条件的几个计量室,分工协作,制成专用量块近百副,为新建企业计量室,提供了技术、物质条件。到1965年,先后有36个企业建立了计量室。1986年,全市计量室发展已达800余个,计量人员4700多人。
  1980年2月29日,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国家计量总局联合颁发《全国厂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对企业计量工作的作用、任务、计量人员的职责及奖惩等作了明确规定。根据此管理实施办法,青岛市标准计量局积极引导全市企业开展争创先进企业计量室的竞赛活动。在137个企业 中,评出优秀企业计量室18个,良好企业计量室35个,及格以上企业计量室近80%。1981年12月25日,青岛市人民Gov召开了优秀企业计量室授奖大会,共出席400多人。青岛市机械工业局等6个部门在会上介绍了计量工作经验。1982年11月30日,国家以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联合颁发《关于加强厂矿企业计量工作的意见》。1984年3月26日,市标准计量局制定了《企业计量工作验收细则》,对全市企业计量工作进行验收。同时,根据山东省经委、省标准计量局“关于对年耗标准煤万吨以上,申请节能先进奖的企业,进行能源计量工作检查”的通知,凡综合评分不满80分者,不予盖章申报。同年,国家计量局以(84)量工字100号文颁发《工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试行)》,使验收工作转入定级、升级,要求企业计量工作从单纯进行量值传递及计量器具检定修理,延伸到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计量服务;要求对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制、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起应有的作用。凡经考核综合评分75分以上,企业计量检测率满25分,企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由市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授予三级计量合格证书,企业方可参加地方和部门“产品评优”。综合评分85分以上,企业计量检测率满30分,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者,由山东省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授予二级计量合格证书,可参加评选先进单位、“六好企业”、“国家质量奖”活动。综合评分95分以上,计量检测率满35分,企业效益显著者,由国家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授予一级计量合格证书和国家计量先进企业称号,产品使用“JL”计量信得过标记。为了开展企业计量定级、升级工作,1982~1984年,市标准计量局先后举办业务学习班20余期,培训2500人。按照专家评审、行政批准的原则,由国家和省聘任一级评审员4人,二级评审员7人,青岛市标准计量局聘任三级评审员18人,组成近30人的群众性评审队伍。至1986年,经考核合格,作画市被授予一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2个,二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79个,三级计量合格证书的企业258个,极大地推动了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4

第一篇 计  量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四节 医疗计量管理


  1986年1月,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开始对医疗卫生用计量器具进行调查,全市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共300多家,计量管理工作非常薄弱,计量器具失准、失睡情况严重。同年2月25日,市标准计量局会同市卫生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工作的通知》,要求秒医疗卫生单位确定一位领导干部、指定一个科室分管计量工作,充实计量人员和计量标准器具,建立健全各项计量管理制度,对在用计量器具建账立卡,进行周期检定。同年9月,组成联合检查组,本着“管、帮、促”的原则,对全市18个各种类型的医疗卫生单位11种计量器具全面普查,其中周期受检率只有41%,合格率60%。在检查中发现有些重要计量器具严重失灵。例如有的医院两台酸度计,一台检测结果为酸中毒,而在另一台上检测结果却是碱中毒,使医生无所适从。有的血压计误差达2400~2930帕,超过国家规定8~10倍。至1987年底,共进行3次检查。通过检查,使《计量法》在医疗卫生系统的贯彻工作逐步落实。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4

第一篇 计  量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五节  大容量计量管理


  大容量计量检定是按国家标准计量局制定的检定规程进行工作。“规程”规定,检定周期新罐为3年,复检为5年。检定后发给标明实测数据的检定证书。这一工作的开展,保证了石油原油出口和植物油调拨销售计量的准确。
  1975年1~3月,青岛市计量标准局派员走访了青岛港务局、山东省商品检验局,对港口计量工作作了详细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严重,但无能力解决。为此,书面报告山东省标准计量局。
  1975年12月,青岛港务局向市计量标准局报请检定黄岛码头新建成的13个石头水泥地下油罐和4个地上金属油罐,最大容量为2万立方米。市计量标准局当时一无仪器设备,二无技术,不能检定,只得再向山东省标准计量局求援。同时又会同青岛港务局各派一人,赴北京向国家标准计量局、交通部、商业部汇报。国家标准计量局的领导同志指示:“应以地方组织力量进行为主,国家标准计量局可派技术人员参加指导。”1976年5月,青岛市计量标准局派2名技术人员参加国家标准计量局计量管理司在上海举办的大容量测量技术学习班之后,邀请上海市标准计量局、上海石油站的3位油罐测量技术人员来青岛作指导,又组织了青岛石油站、山东海洋学院、九二三厂黄岛油库和山东省商品检验局等有关单位协作,按照国家标准计量局公布的立式金属容量罐检定规程的要求,完成了黄岛码头几何形状复杂、计算工作量大的2万立方米地下石头水泥油罐的检定任务。
  1978年底,市标准计量局实验工厂按期完成国家标准计量局下达的生产200台径向偏差仪任务,为油罐测量提供了仪器。
  1978年5月,青岛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向山东省标准计量管理局局面汇报了青岛市港口计量工作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后,山东省标准计量管理局委托青岛市标准计量管理局负责全省大容量计量检定工作。
  1981年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发(1981)40号文《转发国家计量总局关于加强厂矿企业和港口计量管理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强调要加强港口计量工作。1982年1月18日,石油工业部以(1982)油运字第31号文《关于加强胜利油田、黄岛油库原油计量管理工作的通知》,1982年1月16日,交通部青岛港务管理局(1982)青港商货字第18号文提出“遵照交通部(1981)交水运字2614号通知及国家经委1981年12月18日经交(1981)507号《关于同意使用黄岛流量计的复函》的指示精神”,青岛港务管理局决定自982年2月1日起在黄岛输油计量正式改用流量计。但是,山东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对出口原油讲师出证依据,不同意用流量计计量,力主用船舱计量,黄岛油库要求以油罐讲师为准,三方意见不一。当时,对此事有人民来信反映给中共中央及国务院。1982年3月23日,国家经委批复《关于青岛港黄岛油区使用流量计后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在青岛市人民Gov口岸办公室的直接参与下,由山东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牵头,青岛港务局、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及黄岛油库参加,组成岸罐、流量计、船舱3种计量方法对比试验小组。自1982年6月1日起,正式开始3种计量方法对比试验,12月17日,工作结束。从取得的数据看,3种计量方法相互间的差异均在允许的合理误差范围内。但是,船舱计量船受海浪冲击,不停动荡,油的液面不易找平,影响计量的准确,研究决定以流量计为准,辅以油罐计量参考的计量方法。报经上级批准,解决了三方的争执。
  1983年,广东省湛江市港口遭受严重破坏,油罐资料遗失,油罐修复后不能测量检定。应广东省标准计量局的求援,1984年2月,市标准计量局派出4人赴湛江市,检测大油罐20个,并为湛江市标准计量局培训大容量计量检定技术人员4人。同年,应河南省计量局的邀请,以边检定边培训的办法,为郑州市检定油罐14个。
  自1975年开展大容量计量检定以来,青岛市末发生检定数量不准的纠分。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5

第一篇 计  量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六节 非自动秤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归口管理


  1979年5月,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开始承担国家计量总局下达的机械杠杆秤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起草工作。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1982年3月,国家计量局正式确定青岛市标准计量局为机械和机电结合式秤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归口管理单位。
  1982年,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在国家计量局计量法规处的直接领导下,会同国家轨道衡计量站和轻工业部对全国10多个省市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把中国非自动秤划分了准确度等级,制订了JJG1003——84《非自动秤准确度等级》规程。这一重要的基础性的计量法规,为中国非自动秤的生产划分了等级,解决了“精秤精用”、“粗秤粗用”的现象,基本实现了“精秤精用”、“粗秤粗用”,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规程被国家计量局评为计量科技二等奖。
  同年,青岛市标准计量局率先在国内积极采用OIML衡器国际建议。1985年~1986年,两次参与组织在青岛和武汉召开的全国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研讨会,努力作好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SP7质量测量工作,积极参加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的研究、讨论。1988年,市标准计量局派人代表中国参加在法国、联邦德国、英国召开的国际性衡器工作组专家研讨会,研究讨论国际衡器计量规程。
  1987年,国家计量局在山东省长山岛会议上,确定青岛市标准计量局为非自动秤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归口管理单位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SP7质量测量的国内技术负责单位。
  1985~1989年,市标准计量局先后5次在武汉、壮族、济南和青岛召开了全国非自动秤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宣讲贯彻会议,为全国培训了近400名计量技术人员。
  1979~1990年,市标准计量局先后组织制定、修订JJG15——86《固定式杠杆秤检定规程》和JJG14——85《移动式杠杆秤检定规程》等14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非自动秤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结构、内容进行了改革,制定了非自动秤规程体系表。根据体系表,对已有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进行了归类、合并,提高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质量和水平,使规程更加精炼完善。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46

第一篇 计  量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七节 计量授权检定


  1959年6月,鉴于全市大部分工厂企业计量工作基础薄弱,工作开展不起来,市计量检定所便把全市划分为6个片,授权给四方机车车辆工厂、青岛纺织机械厂、海军三O一工厂、青岛生建机械厂、青岛自行车厂、青岛铸造机械厂等6个工厂计量室作为中心计量室,分别把自己分管片内的工厂计量器具检定修理管起来。这种授权方式,促进了计量工作的发展。

  1985年,《计量法》颁布实施,计量授权工作正式进入法制轨道。1986年4月16日,市标准计量局公布《关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授权检定暂行规定》。1987年5月4日又公布《关于检定计量器具授权检定暂行管理办法》,使授权工作逐步完善。同年,市标准计量局共分4批,授权24个单位,开展了计量检定工作。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50

第一篇 计  量  
第四章 计量管理

第八节 计量錾印证书


  1932年9月7日,南京国民Gov度量衡局公布《度量衡蹬盖印规则》。1937年1月15日修正为:检定、检查图印分錾印、烙印两种。錾印有大、中、小3式,烙印有大、小2式,其规格圆式为Ф4毫米、Ф3毫米、Ф为2毫米、方型为2 毫米×5毫米、3毫米×7.5毫米、4毫米×10毫米。玻璃量器用双线式图印,分大、小2式,分别为6毫米和12毫米,图印为“同”字,外加各地区以国音注音符号为区别的代号。青岛市代号为“又”字。
  1941年8月5日,伪青岛特别市转发华北政务委员人实业总署“修正度衡器具盖印规则”,规定:合格图印为“合”字,不合格为“否”字。常年检查或复查,合格者加盖年代号码图印。
  建国后,青岛市工商局于1950年3月颂《使用度量衡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合格例子为“公同”钢印。1954年12月31日,度量衡检定所重新规定:“检定用图印和符号使用说明”换用“☆⊙θ”新印。其中五星为合格标记,“☉”为山东代号,“Θ”为青岛市代号,规格为Ф2毫米、Ф3毫米、Ф6毫米3种。检定合格的度量衡器加新加坡年号印,如“☆⊙Θ56”,即1956年青岛地区检定合格的度量衡器。复检不合格者在“☆”上加盖“≡”注销印。年号印和注销印的尺寸均为2.5毫米×4毫米.1958年1月,山东省标准计量局规定计量检定合格印为地区代号和年号4位号码分在五阁下两旁组成.青岛市代号为”372”,前面冠以年号数,如“58☆72”,即是1958年青岛地区检定合格.注销印“≡”,其规格尺寸:錾印3毫米*1.5毫米\4毫米*2毫米\6毫米*3毫米×3毫米3种,喷印是12毫米×4毫米,钳印是6毫米×3毫米,注销印是12毫米×4毫米。全省检定印证的刻制、发放,统一由山东省标准计量局负责。
  1980年10月,山东省标准计量局发出《关于启用1981年计量器具检定印的通知》,针对以往检定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钢印使用保管有关事项做出如下规定:1、计量器具检定印是国家对计量器具检定的樗,具有法制性,各级计量部门均误码指定专门检定技术人员使用,并负责保管。使用时误码进行登记,以备查考,严禁乱放和丢失,不准交非检定人员使用,无故丢失检定印或将检定印转让非检定人员使用者,一经发现,应严肃处理,并向省标准计量局报告备案。2、1981年检定印启用后,1980年以前的钢印(注销印除外)由地、市标准计量局收回销毁,并将收交处理情况,于1981年3月底前报告省标准计量局。
  1986年10月21日,山东省标准计量局就检定印证的刻制、印制做出规定:1、检定合格印。(1)种类与使用范围:①錾印,主要用于有调整腔的定量砣、增砣;②喷印,主要用于玻璃量器;③钳印,主要用于以检定后,不许擅自拆卸的计量器具,如水表、煤气表、压力表等;④漆封印,用途与钳印基本相同,主要用于电工仪表,电子仪器。(2)尺寸和材质:①錾印尺寸,6毫米×3毫米、8毫米×4毫米两种规格。材质,T8~T10A碳素工具钢,硬度,HRC58~62;②喷印尺寸,12毫米×4毫米、18毫米×6毫米两种规格。材质,100~200号金钢沙;③钳印尺寸,直径9毫米。材质,45号中碳钢,调质处理;④漆封印尺寸,根据需要自定。材质,火漆、45号中碳钢。(3)刻制:山东省定点沂南县计量实验工厂统一刻制錾印、钳印、漆封印。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按“法定检定机构需要刻制钢印申报表”填报需要枚数(套),报省标准计量处。自1987年1月1日起,旧印一律作废,各单位集中销毁,不准延期使用,各授权单位由地、市代办。
  2、检定合格证。(1)使用范围:主要用于量大面广的杆秤,地、台、案秤,血压计,竹木直尺等计量器具;(2)材质:纸合膜不干胶合格证;(3)图案:椭圆形;(4)尺寸:28毫米×12毫米、20毫米×11毫米两种;(5)颜色:红边、白底、红字,中间部分为红底白字;(60过去已制做有铝牌蔌其他样式合格证的,为避免浪费,可继续使用,未实行合格证的,一律按此规格图案自行印制。印制时,只印汉字,数码可用红绘图墨水书写,然后粘贴透明塑料薄膜起保护作用。
  说明:合格证上端标有检定机构代号,如“鲁101”,合格证下端标有精度等级,如“1级”,和有效期,如“78.1”。
  3、注销印。尺寸材质与合格印同,过去有注销印的,可继续使用,需新刻制的,直接与沂南计量实验厂联系。
  4、錾印、钳印的式样。(1)錾印按6毫米×3毫米、8毫米×4毫米刻检定机构代号。(2)钳印下面除刻代号外,在代号前加刻一数码表示有效期年号,如7鲁101即鲁101检定,有效期在1987年,钳印背面为1或2位数码,表示有效期月份。
  5、各授权单位、各制修单位需刻制钢印的、印制纸合膜不干胶合格证的,由地、市代号之后加刻两数码。例如青岛市计量测试所为“鲁2”,某授权单位可编为“01”,其代号为“鲁201”。刻制钢印由地、市代办发给,不准授权单位自刻钢印。
  6、各企业内部使用的钢印、合格证、检定证书由各地、市根据上述规定精神,作出相应规定加强管理。
  7、青岛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代号青岛市计量测试所:鲁2;黄岛区标准计量所:鲁36;崂山县标准计量所:鲁37;即墨县标准计量所:鲁38;胶南县标准计量所:鲁39;胶县标准计量所:鲁40;莱西县标准计量所:鲁41;平度县标准讲师所:鲁42。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51

第一篇 计  量  
第五章 计量服务

第一节 计量测试


  1959年3月,全国计量工作会议提出“计量工作要为工业生产服务”的方针。1959年4月18日至6月4日,国家科委计量局、山东省计量管理局和市计量检定所等共16人组成工作组,到青岛化肥厂炼钢车间和青岛第五钢铁厂进行讲师测试服务试点工作。为炼铁炉制作安装风量、风压计、光学高温计等,从提高炉温入手,缩短了冶炼时间,处长了炼铁炉寿命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为转炉试制安装了控制角度盘,使 转炉保持合理吹炼角度,并严格炉前化验,促进了煤油钢效率,保证质量的提高。
  1959年4月25日,市计量检定所组织四方机车车辆工厂、青岛自行车厂等计量室的工作售货员深入青岛轴承厂,根据车间生产情况,道德为其设计配备了16个工序的检验专用量雎,整顿各工序加工工艺,然后通过加强各工序零部件加工检测,严格按图纸要求控制零部件加工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和产品质量。6月,《青岛日报》以“计量工作是保证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为题,作了报道,并发表题为“加强计量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短评。
  1966年4月28日,青岛市计量标准局根据“全省计量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市25个承担军工生产任务的企业,组织测试验收发证。市计量标准局调集6名计量技术售货员配带大型工具显微镜、干涉显微镜、卧式光学计、投影仪等精密仪器,在青岛电表厂设立中心测试站。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青岛纺织机械厂设立测试点。由青岛市计量标准局、海军四八○工厂、青岛内燃机厂组成军工测试核心组,开展军工测试学术活动,研究解决测试疑难问题,推广先进经验,进行技术指导和承担军工新产品试制的计量测试等,有力地推动了青岛市军工作务的生产。
  1966年7月,市计量检定所抽调本所长度计量工作人员2人、标准化工作人员1人、青岛第一棉纺织厂计量室2人和青岛自行车厂计量室2人,由市讲师检定所所长带队到胶南机械厂,针对该厂在试制柴油机试车齿轮打牙、收割机试车不正常运转、铸件废品率高的问题,通过对工艺说明和图纸仔细分析,对生产过程和产品零部件多次测试,找出原因,帮助解决了技术难关,收到良好效果。
  1976年10月,青岛市计量标准局受山东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的委托,对日本进口的轴承进行计量检验,先后共检验各种型号轴承万余件,不合格率高达3%,经山东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交涉退化,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益。

leon 发表于 2009-9-29 12:51

第一篇 计  量  
第五章 计量服务

第二节 计量仪器供应


  1958年6月,青岛市计量检定所根据国家计量局关于“计量部门要大办试验工厂”的号召,报经青岛市重工业局批准,于1959年2月成立试验工厂,主要任务是为计量检修业务服务。1965年8月,该试验工厂为适应农村普遍建立农科站的需要,受山东省科委委托,承接试制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和架盘天平任务。1966年4月,通过试制,样机由省计量管理局组织有关单位专家鉴定,认为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同意批量生产。至1968年底,共生产分析天平65台,架盘天平1000余台,产值5万余元。产品全部由省科委和青岛机电设备公司公司调拨和包销,后因“文化大革命”而终止。1976年,试验工厂根据国家标准讲师局在九江召开的生产会议的安排,生产检定大容器用“径向偏差仪”,样机经过鉴事实上合作后,至1978年底,先后批量生产200台,销售全国讲师部门和炼汕企业。1978年,试验工厂被国家标准讲师局列为归口管理单位,部分原材料由国家调拨。试验工厂的产品还有:千分尺检定架、三用检具、测力杠杆、汕水分离器和标准砝码等多种计量检定设备,年均产值9万余元。
  1981年,市标准计量量局成立仪器供应站,为工厂企业采购供应急需的计量仪器设备,年均供货额达100余万元。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