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志 | 旅游资源 | 崂山资源┬巨峰景区
第一篇 旅游资源第二章 崂山资源
第一节 巨峰景区
[b]巨峰[/b] 俗称“崂顶”,海拔1132.7米,崂山的主峰。峰顶由岩峦群体组成,高约100米,方约600米。峰顶上部一块方约数尺的方形岩石,名“盖顶”,又名“磕掌”,即巨峰之极顶,仅能容三四人。巨峰三面峭壁,仅西南面可攀。德占时期,曾设铁链以助攀登。1933年,沿石罅凿石为阶,建造了可容10余人的混凝土平台。解放后在平台上建造了高约10米的了望台。巨峰石壁上,镌有“唯此独尊”、“东海奇观”等摩崖刻石。
巨峰为崂山的主要登高观景地之一,“巨峰旭照”、“云海奇观”、“崂山火球”、“巨峰佛光”为巨峰的四大奇观。
南从烟云涧行10余公里,西从柳树台东上15公里,西北由鱼鳞口东南上约5~6公里,北从滑溜口南上约5~6公里,东由上清宫或明霞洞西去,西南循大圈子、迷魂涧均可抵达巨峰。
[b]上十八盘[/b] 柳树台上巨峰的必经之路,因其通往崂山之巅——巨峰,且山路多回转,故称“上十八盘”。
[b]黄花顶[/b] 海拔846米,位于巨峰西侧0.5公里、黑风口东约1公里处。因盛产黄花菜而得名。清末为崂山林场的植林地。由此攀越一段曲折山路,可登上巨峰。
[b]黑风口[/b] 海拔871米,位于巨峰西北侧1.5公里处的山口。由柳树台登巨峰必经之地。因山风较大,常浓雾弥漫,故名“黑风口”。
[b]虔女峰[/b] 位于巨峰西南的一座小峰。因其形酷似一亭亭玉立美女而被称之为“美女峰”。1986年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游崂山见到此峰后,应青岛市妇联之请,欣然为其题名为“虔女峰”。虔女峰向前约1公里,即可到达巨峰。
[b]五指峰[/b] 海拔1000米,位于巨峰之西偏北。因其形如手指向天而得名,又称“五指岳”、“五岔”。五指峰高耸伟岸如同巨峰,亦称“小巨峰”。
[b]比高崮[/b] 海拔1077米,位于巨峰南侧。因从崂山南侧眺望,该峰似比巨峰高,故名“比高崮”。是登高观景之地。
[b]灵旗峰[/b] 又称仙台峰,位于巨峰东南方。因形如旗展,故名。又因山顶有三小峰东西排列,俗称“三层崮子”。从该峰南侧可登至峰顶,观赏崂山东南侧景致。
[b]一线天[/b] 位于巨峰南低处的一自然分裂的巨石,裂缝宽1米、高约20米,狭长,游人于缝中仅能看到一线天光,故名。
[b]自然碑[/b] 位于虔女峰之南,由崂山南麓登巨峰必经之处。为一宽约7米、高约40米,崛起于山半的巨石,顶端前突如碑盖,碑面平削,色别于周围他石,俨然一座巨碑,为崂山名石之一。关于自然碑,当地留有传说。
[b]慈光洞[/b] 位于自然碑西南侧附近,为一卵形石洞。洞上刻有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手书的“慈光洞”3字。
[b]天乙泉[/b] 巨峰北下海拔1100米的丹炉峰下,有一泉,名天乙泉,又名原泉。水质甘冽,色乳白,为崂山地势最高的泉水,其水冬暖夏凉,涓涓不息,喷水高约十多厘米,是崂山第一大河白沙河的发源地。旁刻有“原泉”二字。
[b]柱后高[/b] 海拔1098米,位于巨峰北侧附近。因其峰拔地而起,形如擎天柱,故名。柱后高山峰峻拔陡峭,游人极难登上山巅。
[b]巨峰口[/b] 巨峰东南下行不远的一处山凹,为观景地。此处观巨峰,酷似一尊巨大的释迦佛。
[b]滑溜口[/b] 海拔1009.4米,为崂山巨峰北面的一处主要山隘口。因路陡沙多易滑脚,故名。滑溜口北通仰口景区,东通棋盘石景区,南通巨峰景区,西接北九水景区,是崂山交通的重要咽喉隘口,也为观景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