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3

第一篇 公 安  
第六章 经济文化保卫
第一节 保卫组织

附 驻卫警察


  20世纪初,青岛地区工商业日渐繁盛,富商巨贾为保安全,招募志愿人员充当警卫。1931年,南京国民Gov青岛市公安局制定《请愿警察简则》,凡官署、公共机关、商号、工厂及私人提出请愿,即“拨派长警守卫”,“供各请愿处所守卫,弹压之职,其关涉杂项役务不得滥充”;每处岗位至少4人,3个月更换半数,薪饷由请愿者支付。1946年12月,市警察局按照南京国民Gov内政部规定,增设驻卫警察大队,集中管辖请愿警察,收编志愿警卫人员,实行统一拨派。大队下设中队、分队、班,警员近千名;全市设岗268处。主要职责是保护驻在处所安全,监视员工动态。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驻卫警察大队建制被撤销。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3

第一篇 公 安  
第六章 经济文化保卫

第二节 安全预防


  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把安全预防当作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工作(简称内保工作)的基础和首要任务,依靠内部保卫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开展防特、防盗、防火、防治安灾害事故等预防工作,迅速建立起正常的生产、工作、学习秩序。50年代初,公安机关结合抗美援朝、企业民主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各单位内部进行了清理残余反革命分子、制定各种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护厂队、护校队等工作,并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因素,对职工群众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范教育,使经济文化保卫工作形成了以安全预防为核心的运作机制。
  1959年,市公安局按照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制定的“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群众动员、围绕生产、结合中心、分级动员、保障安全”的经济文化保卫工作方针,加强安全预防工作,进行了“安全月”活动(2月)和“五一”节安全大检查。同年6~12月,中共青岛市委组织公安、劳动、卫生、工会等部门,在全市工厂、企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安全卫生大检查运动,重点检查思想是否重视、制度是否健全、防范措施是否得力,以及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运动中,全市新建安全组织800余个、治保组织1 090个,共查出并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2万余件,职工提出安全建议13 000余条。当年,全市有571个单位未发生任何事故或案件,占单位总数的78.7%。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内保机构和群众治保组织被撤销,安全预防工作受到严重破坏,直至1977年才逐步恢复。80年代,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部门和各单位内保机构,执行1980年全国经济文化保卫工作会议制定的“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敌人,保障安全”的方针,工作重点由预防反革命破坏事故向预防刑事犯罪分子破坏活动和治安灾害事故转变。1981年,市区部分工厂、企事业单位试行治安保卫责任制,把安全保卫状况与每个职工个人及所在集体的政治荣誉、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了安全预防工作。1981年,全市发生治安灾害事故48起,比1980年减少21.3%。1982年市Gov颁布《青岛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安全保卫责任制的暂行规定》,使治安保卫工作由依靠动员和行政手段推动的旧模式,转向与企业管理同步进行和法制化的轨道。在此基础上,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部门和各级内保组织,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引入内部,在各单位党委统一领导下,保卫、宣传、共青团、工会、人事、劳动工资等部门共同组成治安综合治理机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利用政治、经济、宣传、教育、法律等手段,帮助教育有轻微违法行为的职工,疏导纠纷、厂街治安联防等工作,收到显著效果。1986年,全市有1 578个单位未发生治安灾害事故和刑事案件,占单位总数的88%,268个单位组建了护厂、护校队,861个单位派出民兵参加厂街治安联防。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4

第一篇 公 安  
第六章 经济文化保卫

第三节 要害保卫


  1950年12月,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关于加强要害部门护卫的指示》,将电业局、四方机厂、自来水厂、橡胶厂、造船厂、纺织公司等单位的22个部门列为保卫工作重点,施行较其他单位更加严密的规章制度和保卫措施。1955年,市公安局经过对全市工厂、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学校的全面调查,依据“是否与国计民生及文化科研事业有重要影响”的原则,确定要害部门640个,逐一建立保卫工作档案,严格审查工作人员。此后,市公安局根据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随时调整重点保卫单位和要害部门;对关系全市国民经济全局的重点工程均列为保卫工作重点。1962年,台湾当局加紧“反攻大陆”的冒险行动,市公安局根据战备和防范破坏活动的需要,对供电供水、邮电通讯、国防工业、港航交通等14个单位和108个要害部门实施重点保卫,制定周密的战备方案,部署经济民警和基干民兵武装守护。1981年,市公安局对全市1 149个要害部门实行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管理。市局管理大型工厂企业、高等院校、重要机关、科研院所和重要物资仓库等;区分局、县公安局管理中型工厂企业、中等学校等;派出所管理小型工厂企业和基层文化、卫生、教育、财贸等单位。
  在重点单位和要害部门的保卫工作中,市公安局和内保组织始终把反破坏事故斗争作为首要任务,除落实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外,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追查破坏事故的方法、经验,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积极追查,坚决打击。同时,严格区分反革命破坏事故与其他破坏事故,故意破坏与工作失误、试验失败等责任事故。对已查出的制造破坏事故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惩处。80年代,部分工厂、企事业单位采用技术防范措施,在要害部门安装报警设施,有效地防范了破坏事故的发生。截至1986年底,全市有378个单位的689个要害部门安装了报警设备。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4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交通秩序管理


  1901年,德国胶澳总督府颁布青岛建置后第一部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关于有声响独轮车的规则》,禁止独轮车在德国人居住的市区道路上行驶。1904年11月颁布的《关于胶州湾保护区内车船交通、旅馆、饮食店营业及其他之警察命令》,以警察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了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准则。主要内容有:车辆必须从被超车辆的左侧超越;夜间行车应在车身外悬挂灯笼;独轮车在路边石条轨上行驶;马车在专用车道行驶;货运马车须悬挂牌照等等。巡捕局不设专门交通管理机构和专职巡捕。巡捕巡察时发现车辆违章行驶的,当场给予罚款、扣车或拘禁等处罚。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以后,守备军司令部宪兵队设专职宪兵管理交通。1917年增设民政署警察部后,交通秩序由行政警察中的专门人员负责管理。主要是依据民政署颁布的《道路取缔规则》,处罚违章行为。1923年夏,北洋Gov胶澳商埠警察厅在市区几处车辆、行人较多的交叉路口,设置固定的交通警察指挥岗位,并设行政科作为道路交通管理事务的专门机构。交通警察值勤时,立于路口中央,用不同手势指挥车辆行驶。管理规则有《道路取缔规则》、《巡守长警指挥汽车通行简章》。
  1929年南京国民Gov青岛市公安局设行政科交通股主管交通;在分驻所设交通警察班。1930年颁布《交通指挥法》,统一交通警察指挥手势,分为停止、放行两类5种。同年,开始在部分繁华路口安装红绿信号灯,在主要道路上设置标志牌。1934年11月,青岛市执行全国交通警察会议决议,车马行人改行道路左侧。1929~1937年市公安局(1936年6月改称警察局)颁布《陆上交通管理规则》、《马车管理规则》等交通管理规章14种。
  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日伪青岛治安维持会警察部(1939年改称青岛特别市警察局)设保安科交通股和各分局保安股管理交通,基本上沿袭1937年以前的规则和方法。
  1945年9月,南京国民Gov青岛市警察局设行政科交通队主管交通,交通警察的编制在各分驻所。1946年初恢复车辆右行制。至1947年,全市共有交通警察236名,管理规则主要是市警察局颁布的《道路交通管理规则》和对人力车、马车等各种车辆的管理规则。1945年9月至1949年5月,侵占青岛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法规和交通警察管理,驾驶汽车横冲直撞,肇事399起。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治安处治安科设交通股,交通民警以班为单位分别隶属于各分驻所。1950年4月成立交通队,直属治安处,下设5个分队。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在3日内恢复了全市46处交通岗位的交通指挥;6月15日颁布《交通管理暂行规定》,对车马行人、指挥信号及标志设施等做了明确规定,市区道路交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交通民警指挥时,手持红、绿小旗各一面,配以警笛(哨)指挥车辆、疏导行人,同时担负指挥行人躲避空袭的任务。1949年12月,市公安局针对流摊浮贩乱占道路妨碍交通的状况,开展专项整顿,将在路口、道边设摊的小商贩16 600户全部集中到指定的28处集市。1950年,市公安局颁布《交通规则修正案》,改红绿旗为徒手手势指挥。同时实行占用道路施工和堆放货物办理许可证的制度。1955年8月公安部颁布《城市交通规则》,进行全国性交通管理改革。青岛市于10月26日成立交通改革委员会,制定《城市交通规则青岛市实施细则》。改革的内容有:取消手势指挥信号,改用红白相间的指挥棒指挥;修整道路、调整交警指挥岗位和行车路线,漆化道路示意线;增设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牌;设置停车场等。1965年2月,市公安局、建设局、交通局联合整顿交通秩序,禁止地排车、畜力车在中山路、辽宁路等交通要道行驶,拆除街道两侧石条轨,限定机动车在市区的行驶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70年代末,青岛市车辆数量急剧增多,经常出现道路堵塞现象。市公安局于1979年12月采用限制机动货车和外地车辆行驶时间、开辟单向行驶路线等方法,缓解交通拥挤状况。1984年6月市Gov颁布《青岛市道路交通违章处罚规定》,公安交警部门依此规定开始实行交通违章罚款制度。同时,对行人不走人行道、在道路上玩耍和机动车违反规定鸣喇叭,以及不按信号骑自行车等违章现象进行集中整顿,交通秩序明显好转。80年代,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提出的“车不越线,人不斜穿,路无障碍,各行其道”的交通秩序标准和青岛市路面狭窄、坡陡弯多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主要有:划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专用线路,增设道路隔离设施,禁止在主干道路停靠机动车,取消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看车场等。
  1985年12月13日,青岛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小学生上下学路队护导旗的通告》。规定小学生5人以上列队横过马路时,须使用安全护导旗。由两名小学生各持一面护导旗分别站立于道路两侧,其他学生列队通过。往来车辆必须停车避让,不得冲撞或分割队列。护导旗为长方形(50×70厘米),布制、黄色,中央叠印“安全”两字汉语拼音第一字母“A”、“Q”的红色图案。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5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交通秩序管理

青岛市机动车、非机动车单行线、专用线一览表
[font=宋体](1986年)[/font] [table][tr][td=1,1,65][font=宋体]路名[/font][/td][td=1,1,115][font=宋体]性质[/font][/td][td=1,1,158][font=宋体]起止点[/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禁止事项[/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南海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文登路口至延安路口[/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机动车自西向东行驶[/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鱼山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东向西行驶[/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安徽路 [/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  [/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曲阜路至湖南路准许南向北行,德县路至湖南路准许北向南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太平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东向西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包头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西向东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龙山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南向北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江苏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莱芜一路至沂水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北向南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龙口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大学路至广西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客车、摩托车南向北行,禁止货车通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德平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西向东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莱芜一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莱芜一路、二路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北向南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延安三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延安三路转盘至芝泉路;延安三路至丰盛路口[/font][/td][td=1,1,115][font=宋体]禁止车辆于每日7时30分至11时30分、15时30分驶入[/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洮南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西向东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浦口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东向西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青海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西向东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大连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丹东路至登州路口[/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西向东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平原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青医附院至平原路菜店[/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北向南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观象一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西向东行[/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中山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机动车专用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北京路口至栈桥[/font][/td][td=1,1,115][font=宋体]禁止非机动车行驶[/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北京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非机动车专用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禁止机动车行驶[/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益都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非机动车专用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全线[/font][/td][td=1,1,115][font=宋体]禁止机动车行驶[/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辽宁路[/font][/td][td=1,1,115][font=宋体]非机动车单行线[/font][/td][td=1,1,158][font=宋体]黄台路口至泰山路口[/font][/td][td=1,1,115][font=宋体]准许西向东行[/font][/td][/tr][/table]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6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交通秩序管理

青岛市市区道路交通指挥信号灯一览表
[font=宋体](1986年)[/font] [table][tr][td=1,1,65][font=宋体]区别[/font][/td][td=1,1,43][font=宋体]数量[/font][/td][td=1,1,389][font=宋体]分别设置点[/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市南区[/font][/td][td=1,1,43][font=宋体]8[/font][/td][td=1,1,389][font=宋体]中山路与胶州路路口、中山路与湖北路路口、中山路与广西路路口、江苏路与广西路路口、南海路与文登路路口、湛山大路与延安三路路口、湛流干路与山东路路口、山东路与宁夏路路口[/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市北区[/font][/td][td=1,1,43][font=宋体]8[/font][/td][td=1,1,389][font=宋体]中山路与馆陶路路口、莘县路与冠县路路口、新疆路与冠县路路口、胶州路与热河路路口、辽宁路与黄台路路口、辽宁路与泰山路路口、辽宁路与大港纬二路路口、辽宁路与华阳路路口[/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台东区[/font][/td][td=1,1,43][font=宋体]6[/font][/td][td=1,1,389][font=宋体]华阳路与埕口路路口、辽宁路与利津路路口、华阳路与昌乐路路口、威海路与长春路路口、威海路与台东一路路口、延安路与延安二路路口[/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四方区[/font][/td][td=1,1,43][font=宋体]10[/font][/td][td=1,1,389][font=宋体]杭州路与温州路路口、杭州路与嘉定路路口、杭州路与金华路路口、人民路与瑞昌路路口、人民路与嘉定路路口、人民路与抚顺路路口、人民路与鞍山路路口、小白干路与山东路路口、山东路与抚顺路路口、山东路与鞍山路路口[/font][/td][/tr][tr][td=1,1,65][font=宋体]沧口区[/font][/td][td=1,1,43][font=宋体]9[/font][/td][td=1,1,389][font=宋体]四流南路与金华路路口、四流南路与大沙路路口、四流中路与开封路路口、四流中路与振华路路口、四流中路与永平路路口、四流北路与兴城路路口、振华路与永平路路口、小白干路与李沧路路口、小白干路与南曲路路口[/font][/td][/tr][/table]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6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二节 交通管理设施


  交通指挥信号灯 1931年8月,在中山路、天津路路口,中山路、胶州路路口,中山路、堂邑路路口,胶州路、上海路路口架设的交通指挥信号启用。路口中央放置圆柱形木制岗台。信号灯为“十”字形四面式,每面有红、绿灯各一盏,共8盏,悬挂于岗台上方;红灯停、绿灯行。至1949年5月青岛解放前夕,青岛市交通指挥信号灯数量没有增加。
  1950年,市公安局在市区主要路口增设信号灯11处。1951年,在原有信号灯的每组(每面)中增加黄色灯;黄灯亮时,禁止车辆、牲畜通行。1953年,在没有指挥信号灯的路口边安置圆柱形锥顶木制岗亭。亭内有座椅,安装手摇式灯光转换控制器。1960年,将悬挂在路口中央的信号灯改装在路口边沿上。1972年,增加绿、黄灯同时亮时准许车辆左转弯、调头、直行或右转弯的信号。1979年,取消绿黄灯信号,改黄灯为准备信号;绿灯亮时准许直行和左右转弯。同年,市区各处信号灯开始换装继电式信号控制器。1986年12月,市区有交通指挥信号灯41处。
  交通标志 1930年,青岛市区主要道路两侧开始设置交通标志。标志牌分为车辆慢行牌、汽车和公共汽车停车柱、禁止通行柱等3种。1937年,市警察局对交通标志进行改制。分警告、指示、禁止3类21种。警告标志为三角形,上有栅门、桥梁、坡路、慢行、弯路、叉路、小心、火车等标识图案或文字;指示标志为正方形,上有人力车、马车、汽车图案和“停车场”、“医院”、“学校”等文字说明;禁止标志为圆形,上有标识图案和“禁止通行”、“不准停车”等文字。1940年,全市重新装置交通标志。1947年,全市有交通标志937个。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立即修复了原有残破不全的交通标志。1950年6月,市公安局根据道路情况,对交通标志设置地点进行调整,保留233处。1955年8月实行《城市交通规则》以后,青岛市的交通标志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划分种类,根据需要设置。1986年底,市区共设置交通标志509个。其中警告标志32个、指示标志225个。
  交通标线 从1933年起,青岛市区道路漆划交通标线(亦称交通示意线)。同年,市区可并行五辆汽车的道路中心划有白色双条线段,示意汽车可在此处临时停车。1937年,在繁华路段漆划中心分道线、快慢车分道线和人行道分道线;车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漆划停车线和交通警察岗位范围线。1940年初,山东路(今中山路)、天津路路口,山东路、堂邑路路口,胶州路、李村路路口等6处路口漆划了人行横道步行线。
  1955年,市公安局根据《城市交通规则》漆划交通标线。至1956年,在市区19条主要道路漆化中央分道线、快慢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线、人行横道线、停车线和交通民警岗位圈线共2 593公里。此后,每年的春、秋两季各漆划一次。划线方法为手工操作。1983年改用划线专用车和快干油漆。同年,在宽阔道路上增划中央黄色双线和换道标线。1986年底,市区划有交通标线的道路共50条、路口136个;漆划一次需用油漆16吨。
  交通隔离设施 1981年9月,中山路广西路路口至堂邑路路口、胶州路、南海路、文登路、威海路和其他15处繁华路口安装了铁制护栏(高1.4米),使车行道与人行道隔离。同年,在胶州路、辽宁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隔离墩。隔离墩为梯形混凝土墩,墩与墩之间用铁管连接,高60厘米。1982年后,市区各繁华路口和宽阔道路陆续安装了护栏或隔离墩。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6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三节 车辆和驾驶员管理


  机动车管理 1900年,汽车(含摩托车)由德国传入青岛。车辆拥有者须到官署上报车辆种类、用途;用于载客、运货等营业目的的,交纳一定数量的营业税,领取营业执照方得使用。1923年夏,胶澳商埠警察厅将全市300余辆机动车按使用性质分为自用和营业两种,分类注册登记,发给牌照。1929年,青岛市公安局把机动车牌照分为5种:立案执照、汽车号牌和执照、脚踏汽车(摩托车)号牌和执照、短期试车号牌和执照、临时执照。1946年,机动车管理划归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八局公路工程管理局青岛汽车监理所,1947年重归警察局;1948年4月移交公路总局青岛工务总段。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机动车归山东省交通厅青岛车辆监理所管理,市公安局协助监理所每年对机动车状况、牌照审验1次。1976年12月,市公安局交通大队设车管股,各中队设专职车管干部,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配合车辆监理部门管理机动车。1983年6月1日,青岛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成立,管理市区机动车的检验、转籍和号牌、驾驶证的核发,乡村的机动车仍归车辆监理所管理。1987年3月,车辆监理所的业务、人员并入车辆管理所,全市城乡机动车及驾驶员由公安机关统一管理。
  非机动车管理 20世纪初,德国胶澳总督府成立“车夫和车辆收容所”,管理马车、独轮车、“东洋车”(人力车)等各种非机动车,收取税金、发号牌和营业执照。1914年以后,经营人力车业的日本人成立“人力车组合”,操纵、控制人力车业。1922年,北洋Gov胶澳商埠警察厅对非机动车实行统一管理。1929年南京国民Gov接管青岛后,接连颁布多种非机动车管理规则,强化非机动车管理。各类非机动车车主必须按章取得担保,在公安局立案后,交纳税金、领取牌照;用于营业的非机动车须执行统一的载货重量、乘坐人数和营业价格规定。对违反者给予罚金、吊扣牌照等处罚。
  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于1949年9月5日宣布原有机动车牌照作废,重新核发。当年核发牌照38 409个,其中人力车2 967个、畜力货车486个、自行车31 466个、载客马车133个、人力货车252个、单(双)轮手推车3 105个。1950年,实行“限制发展、逐渐转业”的方针,不再增发载客马车、人力车牌照。1956年取缔载客马车,人力车移交市交通局所属的各区运输组管理。1958年4月,青岛市三轮车合作社成立,人力车被人力三轮车取代。60年代,运输合作社自制简易机动货车(俗称“叭嗒叭”)从事货运营业,手推车、货运马车的数量日渐减少。1978年以后,非机动车管理仅限于自行车、人力三轮车和地排车,每年审验一次,每隔3~4年换发1次牌照。1984年10月,市公安局成立非机动车管理所。1986年,全市有非机动车480 786辆,除200辆人力三轮车外,其余均为自行车。 
  机动车驾驶员管理 1922年,胶澳商埠警察厅开始实行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制度,经基本驾驶技术和机械常识考试合格者发给执照。1926年增加视力、听力检查和狭窄路段驾车进退、转弯等考试项目。三四十年代,按《青岛市汽车司机人员管理规则》的规定,18周岁以上且身体健康的人可以申领司机执照;执照分业务(专业司机)、车主、学习、特种4类,考取特种执照的人可以驾驶所有类型的机动车。
  青岛解放后,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审验和执照核发,归山东省交通厅青岛车辆监理所管理。1949年6月,全市有驾驶员1 970名。1953年,市公安局把分散在不同单位的驾驶员组织起来,成立安全联组,每组20~30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互相检验车辆状况。1983年6月,市区机动车驾驶员划归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管理。1984年12月,市公安局成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驾驶执照申领人体检合格后在培训中心接受交通法规、机械常识和驾驶技术的正规训练,培训期满并经书面答卷、场内驾驶(桩考)、道路驾驶(路考)3项考试合格,领取实习执照,一年后换发正式执照。1986年,全市有机动车驾驶员87 930名。
  对进青外地机动车的管理 70年代末,青岛市区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为缓解道路阻塞,市公安交警部门于1979年1月对进入青岛市区的外地机动车予以适当限制。在入市主要通道小白干路南曲段设外地车辆检查站,对外地机动车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通告市区道路的禁行路线和禁行时间。1984年3月,市公安局颁布《关于外地车辆进入市区的管理规定》。外地(包括市辖6县和黄岛区)机动车辆每日6~10时和16~19时不准进入市区;特殊情况需在禁行时间入市的,由南曲检查站发给《外地车辆入市通行证》;外地机动车在市区停车不准超过2小时。1985年,外地进青岛机动车日均920辆次。
  车辆噪声管理 1901年德国胶澳总督府颁布《关于有声响独轮车的规则》,禁止有轧声的独轮车驶入德国人居住的区域,违者罚款3马克。1937年设置的交通标志中,有“医院”、“学校”等指示标志,对途经这些处所的车辆禁鸣喇叭或减慢车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在医院、学校、党政机关、疗养区等地设置禁止鸣喇叭的警告标志。1963年7月,市公安局发布《关于机动车使用音响的规定的通知》,除要求机动车驾驶员严格执行在设有禁止鸣喇叭标志路段不准鸣喇叭的规定外,禁止所有车辆在市区使用高音、怪音和汽喇叭,禁止夜间鸣喇叭或用鸣喇叭召唤乘客。1984年6月,市公安局在中山路、太平路、莱阳路、文登路、湛山大路和太平角、“八大关”疗养区以及机关、学校、医院、科研单位等处设置禁止鸣号标志牌,对违犯者处以2~10元罚款、车辆停驶或吊扣驾驶证等处罚。同年12月,市区机动车全部换装105分贝以下低音喇叭,严禁使用怪音、高音喇叭。1985年10月,市公安局发布通告,除1984年规定的道路外,机动车在兰山路、浙江路、广西路、安徽路、鱼山路、江苏路、龙山路、常州路、胶州路、热河路、辽宁路、延安路、台东一路、威海路、人民路等道路不准鸣喇叭。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7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三节 车辆和驾驶员管理

青岛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统计表
[attach]27953[/attach]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8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四节 安全宣传


  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把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列入交通管理日常业务,常抓不懈。每次公布本市或全国的交通法规,都集中一定时间,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运用报刊、广播、文艺等形式广泛宣传。1977年,市公安局交通大队及各中队配备专职宣传干警,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各交通中队门前修建永久性“交通安全画廊”,定期展出宣传安全常识的图片和典型重大交通事故照片。在交叉路口及事故多发地段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1981年3月15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编辑发行《交通安全》报(月刊,1984年更名为《青岛交通安全》),4开4版,主要刊登宣传交通法规、安全常识的文章和安全经验介绍、重大事故案例等,1986年发行30万份。
  1980年,市区各交通中队挑选68名交通民警担任小学生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1981年,交通管理处与市北区教育局联合编写小学教材《交通安全常识》在市北区20所小学试用;1982年修订更名为《城市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作为全市145所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教材。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8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五节 违章和肇事


  20世纪初,交通警察(巡捕)对违章车辆和行人处以罚金、拘留、扣押车辆处罚。30年代,南京国民Gov青岛市警察局制定的《青岛市陆上交通管理规则》规定:对违章处以5角至100元罚款、勒令停驶、吊扣执照和号牌,直至移送法院究办;对肇事者责令物质损失赔偿或负担医疗费。1945年美国军队侵占青岛后,交通警察对美国军车违章和肇事无权过问,听凭美方处置。
  青岛解放后,交通民警对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情节轻微的当场纠正,批评教育后放行;情节严重或不听劝阻的分别给予警告、吊扣驾驶证等处罚。一般交通事故由责任区中队勘查现场,调解处理;重大事故由上级公安机关查处。在处理交通事故时,首先依据事实分清当事人的责任,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依照法定程序裁决:责任人承担医疗费、赔偿物质损失或对责任人处以治安行政处罚,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978年7月,全市交通民警开展文明执勤活动,实行纠正违章先敬礼。1984年6月,市公安局颁布《青岛市道路交通违章处罚规定》,对违章者分别情况处以2~200元罚款。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8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六节 交通事故


  20世纪初,青岛市机动车数量较少,交通事故亦相对较少。1932年全市有机动车1 000辆,发生交通事故97起。此后至40年代初,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多,交通事故亦随之增多。1940年全市有机动车1 996辆、非机动车21 456辆,年发生交通事故140余起。1945年9月南京国民Gov第二次统治青岛以后,交通事故急剧增多。侵占青岛的美国军队和国民党军队的军车肆意违章,草菅人命,是事故增多的首要原因。1947年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359起,其中美军军车肇事99起、国民党军车肇事71起,合计占交通事故总数的47.3%。1948年7月24日傍晚,一辆由美军士兵驾驶的吉普车在普集路港务局门前高速行驶,冲入上下班工人人群,当场轧死8人、撞伤20余人。同年11月19日15时45分,美军士兵法历(音译)酒后驾驶军用卡车,在天门路轧死在路边正常行走的董费氏(女,60岁)及其孙子董书成,撞伤董氏的孙女董云,法历肇事后驾车扬长而去。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公安交警部门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广泛进行交通安全宣传,交通事故比解放前大幅度减少。1949年6~12月发生交通事故37起。50年代,市区机动车数量出现负增长,机动车肇事相对减少;同期,非机动车数量大量增加,肇事相应增多。1950年全市有机动车2 002辆、非机动车41 700辆。1959年有机动车1 600辆,非机动车67 200辆;非机动车肇事约占肇事总数的一半。从70年代初开始,市区机动车增幅加大,年增加数超过千辆。1970年有机动车3 173辆,1976年增至10 320辆。同期,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多。1970年发生交通事故379起,1976年发生1 095起。主要原因是机械故障或驾驶员违章驾驶。1978年以后,市公安局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大力整治交通秩序,遏制了事故上升势头。1978年发生交通事故792起,比1977年减少近一半。80年代,市区车辆和人口增长过快,市区道路建设速度相对迟缓,造成道路人车流量超负荷,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有增无减。1949年市区人口58.2万,道路总长243公里,机动车1 772辆。1985年,市区人口125.1万,比1949年增加1.15倍;道路总长435公里,比1949年增加79%;机动车24 152辆,比1949年增加12.6倍。1950年因交通事故死亡11人,经济损失3 236元;1985年交通事故死亡90人,经济损失326 979元。发生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驾驶人员和骑自行车的人忽视交通安全,违反交通规则。在1985年发生的交通死亡事故中,属于驾驶员和骑车人责任引起的约占70%。1986年,青岛市区发生交通事故409起。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29

第一篇 公 安  
第七章 道路交通管理
第六节 交通事故

青岛市道路交通肇事统计表
[font=宋体](1929~1986年)[/font] [table][tr][td=1,1,79][font=宋体]年度[/font][/td][td=1,1,72][font=宋体]肇事起数[/font][/td][td=1,1,58][font=宋体]伤人数[/font][/td][td=1,1,72][font=宋体]死亡数[/font][/td][td=1,1,115][font=宋体]经济损失(元)[/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29.7~1930.6[/font][/td][td=1,1,72][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82[/font][/td][td=1,1,72][font=宋体]3[/font][/td][td=1,1,115][font=宋体]/[/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32[/font][/td][td=1,1,72][font=宋体]97[/font][/td][td=1,1,58][font=宋体]104[/font][/td][td=1,1,72][font=宋体]6[/font][/td][td=1,1,115][font=宋体]/[/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39[/font][/td][td=1,1,72][font=宋体]143[/font][/td][td=1,1,58][font=宋体]96[/font][/td][td=1,1,72][font=宋体]11[/font][/td][td=1,1,115][font=宋体]/[/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47[/font][/td][td=1,1,72][font=宋体]359[/font][/td][td=1,1,58][font=宋体]308[/font][/td][td=1,1,72][font=宋体]51[/font][/td][td=1,1,115][font=宋体]/[/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49.6~12[/font][/td][td=1,1,72][font=宋体]87[/font][/td][td=1,1,58][font=宋体]66[/font][/td][td=1,1,72][font=宋体]22[/font][/td][td=1,1,115][font=宋体]/[/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0[/font][/td][td=1,1,72][font=宋体]276[/font][/td][td=1,1,58][font=宋体]223[/font][/td][td=1,1,72][font=宋体]11[/font][/td][td=1,1,115][font=宋体]3236[/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1[/font][/td][td=1,1,72][font=宋体]356[/font][/td][td=1,1,58][font=宋体]196[/font][/td][td=1,1,72][font=宋体]7[/font][/td][td=1,1,115][font=宋体]3873[/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2[/font][/td][td=1,1,72][font=宋体]339[/font][/td][td=1,1,58][font=宋体]176[/font][/td][td=1,1,72][font=宋体]8[/font][/td][td=1,1,115][font=宋体]3468[/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3[/font][/td][td=1,1,72][font=宋体]450[/font][/td][td=1,1,58][font=宋体]251[/font][/td][td=1,1,72][font=宋体]11[/font][/td][td=1,1,115][font=宋体]4954[/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4[/font][/td][td=1,1,72][font=宋体]456[/font][/td][td=1,1,58][font=宋体]288[/font][/td][td=1,1,72][font=宋体]5[/font][/td][td=1,1,115][font=宋体]16471[/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5[/font][/td][td=1,1,72][font=宋体]181[/font][/td][td=1,1,58][font=宋体]111[/font][/td][td=1,1,72][font=宋体]13[/font][/td][td=1,1,115][font=宋体]8327[/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6[/font][/td][td=1,1,72][font=宋体]221[/font][/td][td=1,1,58][font=宋体]204[/font][/td][td=1,1,72][font=宋体]18[/font][/td][td=1,1,115][font=宋体]12183[/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7[/font][/td][td=1,1,72][font=宋体]221[/font][/td][td=1,1,58][font=宋体]143[/font][/td][td=1,1,72][font=宋体]13[/font][/td][td=1,1,115][font=宋体]14434[/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8[/font][/td][td=1,1,72][font=宋体]343[/font][/td][td=1,1,58][font=宋体]251[/font][/td][td=1,1,72][font=宋体]17[/font][/td][td=1,1,115][font=宋体]22045[/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59[/font][/td][td=1,1,72][font=宋体]318[/font][/td][td=1,1,58][font=宋体]193[/font][/td][td=1,1,72][font=宋体]32[/font][/td][td=1,1,115][font=宋体]25520[/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0 [/font][/td][td=1,1,72][font=宋体]344[/font][/td][td=1,1,58][font=宋体]232[/font][/td][td=1,1,72][font=宋体]41[/font][/td][td=1,1,115][font=宋体]36350[/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1[/font][/td][td=1,1,72][font=宋体]342[/font][/td][td=1,1,58][font=宋体]245[/font][/td][td=1,1,72][font=宋体]51[/font][/td][td=1,1,115][font=宋体]27719[/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2[/font][/td][td=1,1,72][font=宋体]258[/font][/td][td=1,1,58][font=宋体]193[/font][/td][td=1,1,72][font=宋体]26[/font][/td][td=1,1,115][font=宋体]15881[/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3[/font][/td][td=1,1,72][font=宋体]195[/font][/td][td=1,1,58][font=宋体]158[/font][/td][td=1,1,72][font=宋体]14[/font][/td][td=1,1,115][font=宋体]14483[/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4[/font][/td][td=1,1,72][font=宋体]277[/font][/td][td=1,1,58][font=宋体]237[/font][/td][td=1,1,72][font=宋体]17[/font][/td][td=1,1,115][font=宋体]5505[/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5[/font][/td][td=1,1,72][font=宋体]207[/font][/td][td=1,1,58][font=宋体]183[/font][/td][td=1,1,72][font=宋体]11[/font][/td][td=1,1,115][font=宋体]3319[/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6[/font][/td][td=1,1,72][font=宋体]199[/font][/td][td=1,1,58][font=宋体]191[/font][/td][td=1,1,72][font=宋体]14[/font][/td][td=1,1,115][font=宋体]5875[/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7[/font][/td][td=1,1,72][font=宋体]365[/font][/td][td=1,1,58][font=宋体]327[/font][/td][td=1,1,72][font=宋体]44[/font][/td][td=1,1,115][font=宋体]19000[/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8[/font][/td][td=1,1,72][font=宋体]336[/font][/td][td=1,1,58][font=宋体]290[/font][/td][td=1,1,72][font=宋体]34[/font][/td][td=1,1,115][font=宋体]20035[/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69[/font][/td][td=1,1,72][font=宋体]355[/font][/td][td=1,1,58][font=宋体]241[/font][/td][td=1,1,72][font=宋体]55[/font][/td][td=1,1,115][font=宋体]18275[/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0[/font][/td][td=1,1,72][font=宋体]379[/font][/td][td=1,1,58][font=宋体]279[/font][/td][td=1,1,72][font=宋体]53[/font][/td][td=1,1,115][font=宋体]70385[/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1[/font][/td][td=1,1,72][font=宋体]560[/font][/td][td=1,1,58][font=宋体]490[/font][/td][td=1,1,72][font=宋体]47[/font][/td][td=1,1,115][font=宋体]56282[/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2[/font][/td][td=1,1,72][font=宋体]583[/font][/td][td=1,1,58][font=宋体]593[/font][/td][td=1,1,72][font=宋体]49[/font][/td][td=1,1,115][font=宋体]87579[/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3[/font][/td][td=1,1,72][font=宋体]752[/font][/td][td=1,1,58][font=宋体]756[/font][/td][td=1,1,72][font=宋体]51[/font][/td][td=1,1,115][font=宋体]135616[/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4[/font][/td][td=1,1,72][font=宋体]662[/font][/td][td=1,1,58][font=宋体]612[/font][/td][td=1,1,72][font=宋体]81[/font][/td][td=1,1,115][font=宋体]146921[/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5[/font][/td][td=1,1,72][font=宋体]835[/font][/td][td=1,1,58][font=宋体]739[/font][/td][td=1,1,72][font=宋体]88[/font][/td][td=1,1,115][font=宋体]123636[/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6[/font][/td][td=1,1,72][font=宋体]1095[/font][/td][td=1,1,58][font=宋体]1005[/font][/td][td=1,1,72][font=宋体]78[/font][/td][td=1,1,115][font=宋体]299108[/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7[/font][/td][td=1,1,72][font=宋体]1412[/font][/td][td=1,1,58][font=宋体]1276[/font][/td][td=1,1,72][font=宋体]90[/font][/td][td=1,1,115][font=宋体]280588[/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8[/font][/td][td=1,1,72][font=宋体]792[/font][/td][td=1,1,58][font=宋体]688[/font][/td][td=1,1,72][font=宋体]71[/font][/td][td=1,1,115][font=宋体]125272[/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79[/font][/td][td=1,1,72][font=宋体]420[/font][/td][td=1,1,58][font=宋体]392[/font][/td][td=1,1,72][font=宋体]50[/font][/td][td=1,1,115][font=宋体]46341[/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80[/font][/td][td=1,1,72][font=宋体]647[/font][/td][td=1,1,58][font=宋体]567[/font][/td][td=1,1,72][font=宋体]55[/font][/td][td=1,1,115][font=宋体]79377[/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81[/font][/td][td=1,1,72][font=宋体]643[/font][/td][td=1,1,58][font=宋体]577[/font][/td][td=1,1,72][font=宋体]52[/font][/td][td=1,1,115][font=宋体]212170[/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82[/font][/td][td=1,1,72][font=宋体]696[/font][/td][td=1,1,58][font=宋体]679[/font][/td][td=1,1,72][font=宋体]69[/font][/td][td=1,1,115][font=宋体]171558[/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83[/font][/td][td=1,1,72][font=宋体]603[/font][/td][td=1,1,58][font=宋体]501[/font][/td][td=1,1,72][font=宋体]65[/font][/td][td=1,1,115][font=宋体]133150[/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84[/font][/td][td=1,1,72][font=宋体]546[/font][/td][td=1,1,58][font=宋体]482[/font][/td][td=1,1,72][font=宋体]48[/font][/td][td=1,1,115][font=宋体]194547[/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85[/font][/td][td=1,1,72][font=宋体]360[/font][/td][td=1,1,58][font=宋体]282[/font][/td][td=1,1,72][font=宋体]90[/font][/td][td=1,1,115][font=宋体]326979[/font][/td][/tr][tr][td=1,1,79][font=宋体]1986[/font][/td][td=1,1,72][font=宋体]409[/font][/td][td=1,1,58][font=宋体]285[/font][/td][td=1,1,72][font=宋体]80[/font][/td][td=1,1,115][font=宋体]513225[/font][/td][/tr][/table]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30

第一篇 公 安  
第八章 消 防

第一节 消防组织


  公安(警察)消防队 1905年7月31日,德国胶澳总督府颁布《义勇消防队规则》,在柏林街(今曲阜路4号)设消防队,隶属于青岛巡捕局,队员约50名。1915年青岛日本守备军宪兵队重组消防队,称义勇消防队,队员共26名,其中6人为专职消防手(中国人4名,日本人2名),余为兼职,分驻麻布町(今曲阜路4号)、鹰门町(今云门三路44号)和李村。1921年消防队员增至111名。1922年12月10日,胶澳商埠警察厅设消防队,下设台东镇分队、李村分队,队员约40余名。1929年后改称青岛市公安局第三科消防组及台东分组、李村分组,队员80余名。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以后,日伪青岛治安维持会警察部招募60余名原消防队员重组消防队,分别驻防市南、台东、李村3个区。1945年10月,成立青岛市警察局消防队,下设市南、台东、沧口3个分队。1946年6月增设市北分队,共有队员108名。1949年5月青岛解放前夕,经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组织发动,全体队员起义。
  1949年6月3日,青岛市公安局成立消防队,下设市南、市北、台东、沧口4个分队,队员111名。1954年8月增设四方分队,1956年各分队改称中队。1965年9月,中队长以下消防民警实行义务兵役制。1970年增设楼山后中队。1973年消防队改称消防大队,1978年扩编为消防支队(消防处)。1979年10月,各区、县公安局设消防股(1985年改称消防科)。1983年1月,消防支队编入人民武装警察序列,全体干警实行义务兵役制。同年6月,市、区及市辖县消防人员转为义务兵役制。至1986年底,全市设消防中队13个,队员500名(含专勤、修理中队)。
  企业专职消防队 1952年,青岛市石油公司储油所成立企业专职消防队,队员12人。此后,港务局、铁路分局和各大棉纺厂等相继组建专职消防队。至1955年,全市共组建企业专职消防队18个,队员165名,消防车13辆。1957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指示》,除港务局、石油采购站保留消防队外,其他企业的专职消防队解散,人员、车辆编入公安消防队。1976年,青岛石油化工厂、北海船厂重新组建专职消防队。1986年,全市有企业专职消防队20个,队员641名,各式消防车46部。企业专职消防队的人事、经费由组建单位负责,公安消防部门在训练、灭火等业务工作上给予指导,队员着统一制式服装,实行军事化管理。
  群众义务消防组织 1900年,一些居住青岛的德国人自发组成“志愿消防队”。平日除几名常备消防手驻队值班外,其他成员各行其业,遇有火灾时临时集合灭火。1905年被巡捕局消防队取代。1925年,留居青岛的日本人在浙江路22号组建“日本民团消防队”(亦称“义勇消防团”),有常备消防手6名、义务队员26名。1947年,西广场(今四川路中段西侧居民区)居民40余人组成“西广场义勇消防班”。
  1949年9月,青岛市军管会颁布《工厂防火计划方案》,市区部分企业的街道相继组建了名称、规模不一的群众义务消防组织。至1956年,全市共组建义务消防组织446个,义务消防队员16 142人。在当年发生的293起火灾中,有253起是企业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组织扑救的。1958年,四川路群众消防队(原称“西广场义勇消防班”)改建为义务消防大队,责任区范围包括四川路及周围区街的12个居民委员会,队员150余名。“文化大革命”期间,义务消防组织或自行解体,或被编入民兵组织。1977年后,义务消防组织逐步改组重建。1979年,全市有义务消防队884个,扑救的火灾起数占火灾总数的55%。至1985年底,全市有义务消防组织3 058个,67 512人。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31

第一篇 公 安  
第八章 消 防
第一节 消防组织

青岛市消防站(中队)设置一览表
[font=宋体](1986年)[/font] [table][tr][td=1,1,94][font=宋体]名称[/font][/td][td=1,1,173][font=宋体]地址[/font][/td][td=1,1,58][font=宋体]人数[/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市南(一)[/font][/td][td=1,1,173][font=宋体]曲阜路4号[/font][/td][td=1,1,58][font=宋体]44[/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市北(二)[/font][/td][td=1,1,173][font=宋体]陵县路121号[/font][/td][td=1,1,58][font=宋体]52[/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台东(三)[/font][/td][td=1,1,173][font=宋体]威海路166号[/font][/td][td=1,1,58][font=宋体]50[/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四方(四)[/font][/td][td=1,1,173][font=宋体]杭州路82号[/font][/td][td=1,1,58][font=宋体]51[/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沧口(五)[/font][/td][td=1,1,173][font=宋体]兴华路37号[/font][/td][td=1,1,58][font=宋体]48[/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楼山后(六)[/font][/td][td=1,1,173][font=宋体]四流北路63号[/font][/td][td=1,1,58][font=宋体]57[/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城阳(七)[/font][/td][td=1,1,173][font=宋体]城阳镇[/font][/td][td=1,1,58][font=宋体]47[/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即墨[/font][/td][td=1,1,173][font=宋体]即墨县城[/font][/td][td=1,1,58][font=宋体]25[/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平度[/font][/td][td=1,1,173][font=宋体]平度县城红旗路[/font][/td][td=1,1,58][font=宋体]24[/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胶县[/font][/td][td=1,1,173][font=宋体]胶县城胜利路[/font][/td][td=1,1,58][font=宋体]15[/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胶南[/font][/td][td=1,1,173][font=宋体]胶南县城铁山路[/font][/td][td=1,1,58][font=宋体]25[/font][/td][/tr][tr][td=1,1,94][font=宋体]莱西[/font][/td][td=1,1,173][font=宋体]莱西县威海东路63路[/font][/td][td=1,1,58][font=宋体]20[/font][/td][/tr][/table]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32

第一篇 公 安  
第八章 消 防
第一节 消防组织

青岛市企业专职消防队一览表
[font=宋体](1986年)[/font] [table][tr][td=1,1,156][font=宋体]组建单位[/font][/td][td=1,1,52][font=宋体]人数[/font][/td][td=1,1,72][font=宋体]车辆[/font][/td][td=1,1,144][font=宋体]建队日期[/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石油采购供应站[/font][/td][td=1,1,52][font=宋体]26[/font][/td][td=1,1,72][font=宋体]2[/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53年(初称储油所消防队)[/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港务局[/font][/td][td=1,1,52][font=宋体]125[/font][/td][td=1,1,72][font=宋体]13/艇2[/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53年。1970年后称青岛港公安局消防队[/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化工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4[/font][/td][td=1,1,72][font=宋体]4[/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67.4[/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北海船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48[/font][/td][td=1,1,72][font=宋体]3[/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76[/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石油化工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65[/font][/td][td=1,1,72][font=宋体]5[/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76[/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碱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4[/font][/td][td=1,1,72][font=宋体]3[/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79.3[/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麻纺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2[/font][/td][td=1,1,72][font=宋体]1[/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79.8[/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第六棉纺织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5[/font][/td][td=1,1,72][font=宋体]1[/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79.8[/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油漆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35[/font][/td][td=1,1,72][font=宋体]3[/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1.6[/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第二棉纺织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19[/font][/td][td=1,1,72][font=宋体]1[/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1.6[/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红旗化工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2[/font][/td][td=1,1,72][font=宋体]1[/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1.6[/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印染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0[/font][/td][td=1,1,72][font=宋体]1[/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3.3[/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第一木器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0[/font][/td][td=1,1,72][font=宋体]2[/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3.3[/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卷烟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30[/font][/td][td=1,1,72][font=宋体]1[/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3.3[/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第十棉纺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18[/font][/td][td=1,1,72][font=宋体]/[/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3.3[/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山东外贸毛皮整理加工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2[/font][/td][td=1,1,72][font=宋体]1[/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3.7[/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红星化工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20[/font][/td][td=1,1,72][font=宋体]2[/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4.2[/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汽车制造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30[/font][/td][td=1,1,72][font=宋体]2[/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4.2[/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火柴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16[/font][/td][td=1,1,72][font=宋体]/[/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4.9[/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青岛专用汽车制造厂[/font][/td][td=1,1,52][font=宋体]30[/font][/td][td=1,1,72][font=宋体]/[/font][/td][td=1,1,144][font=宋体]1985.3[/font][/td][/tr][tr][td=1,1,156][font=宋体]合计[/font][/td][td=1,1,52][font=宋体]641[/font][/td][td=1,1,72][font=宋体]46[/font][/td][td=1,1,144][font=宋体]/[/font][/td][/tr][/table]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32

第一篇 公 安  
第八章 消 防

第二节 火灾预防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总督府颁布《消防章程》及有关火灾预防的法规,如禁止在山林及附近地带吸烟或丢弃燃烧物,禁止在德国人居住地贮存石油等,违者将被处以拘留10天的处罚,对华人加罚笞刑。
  30年代,南京国民Gov第一次统治时期,青岛市警察局于每年冬季开展防火宣传,大量印发防火宣传品,在街头巷尾张贴宣传标语。每年1月5日,消防队员乘消防车在市南、市北、东镇一带进行“消防游行”,散发《防火警告单》,形成惯例。
  1941年初,日伪青岛市警察局在市区开展“防火运动”,四处张贴防火标语,并在商品包装纸上印刷防火常识。 
  1945年南京国民Gov第二次统治青岛后,除沿用30年代的防火宣传方法外,还在每年秋季由警察局消防队派员到棚户区,指导居民改良炉灶。
  青岛解放后,青岛市公安局坚持贯彻“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把“预防火灾”列入治安管理和经济文化保卫工作的“四防”之中,依靠各级治安保卫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火灾预防。1958年1月16日,市人民委员会成立青岛市防火运动委员会,协调公安、文化、企业、保险公司等单位,开展防火工作。1965年7月,市人委成立市防火委员会,各区、县也相继成立了同类组织。70年代以后,防火工作由市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 
  防火宣传 50年代初开始,每年冬季市公安局消防队均印制《消防检查提纲》、《取暖炉安装使用方法》等宣传材料,分发到各基层单位和居民组织,组织“冬令防火宣传队”到街头巷尾演出防火题材的文艺节目。1953年,市公安局消防队制作防火常识幻灯片,在居民院和企事业单位放映,此法沿续至70年代中期。1958年1月,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每年1月22日至2月10日为全市防火教育期,开展全民防火宣传活动。1965年5月,在中山公园举办青岛市首次消防图片展览,此后每年都在公园、栈桥等行人较多的场所进行同类宣传活动。1975年以后,消防队开始利用广播、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进行防火知识普及教育。1984年开始,在消防支队门前设置橱窗,作为公安机关防火宣传的固定场所。
  消防监督 1949年9月1日,青岛市军管会颁布《青岛市公安局制定各工厂防火计划方案》,明确规定:全市各单位应在市公安局消防队的统一指导下组建消防组织、制定防火制度、配备消防器材,从而确定了公安消防部门对全市各行各业负有监督管理的职责。1957年11月《消防监督条例》颁布实施,市公安局消防队依法对各单位和居民住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检查。职权包括:督促单位消除火灾隐患、制定防火措施,对建筑项目进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检查督促有关部门维护和改善公共消防设施,统计火灾起数,调查火灾原因,监督消防器材的生产等。1984年10月以后,消防监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
  重点保卫 分级管理 1962年,市公安局消防队确定火灾危险性大的42个工厂、仓库、机关和居民棚户区为消防保卫重点,派出专人实施监督管理。此后,消防队根据防火需要逐年重新划定重点保卫对象。在重点保卫单位中建立“防火检查记录簿”和“防火档案”、“防火责任人卡片”。1965年4月,青岛市实行防火工作“分级管理制”,按照与经济文化保卫工作分级管理相同的范围划分了三级,由市公安局消防队(一级)、区公安分局(二级)、派出所(三级)分别行使管理职权。“文化大革命”期间,分级管理和重点保卫制度未能继续实行。1978年,市区试行消防大队(市级)、中队(区级)分级管理制。1979年11月,市公安局制定《消防工作分级管理的暂行规定》,根据火灾危险性和发生火灾后对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影响的程度,重新划分消防管理等级。从1982年4月起,在消防保卫重点单位实行《消防安全工作的十项标准》,逐年进行检查验收。至1986年,全市有消防重点保卫单位543个。
  防火安全检查 青岛解放后,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之前,以及麦收期间和冬季来临之前,市人民Gov均在全市范围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活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用火用电、规章制度、预防措施、消防组织、消防设施等等。除此之外,还不定期地进行专业性和群众性安全检查。专业性检查由消防队派人对重点防火单位实施例行检查,发现不符合防火规范的问题,即下发《火险隐患通知书》,限期整改。群众性检查由各单位的消防组织和职工群众,根据本单位的防火制度,通过“自查”或“互查”的形式进行。1958年5月,市公安局制作统一格式的防火检查登记簿,一式两份,一份由消防管理机关保管,另一份由受检单位保管。每次检查情况均详细记录,经双方负责人签字以备复查和承担责任。1964年,消防队在各工厂、企业、单位内确定防火负责人,承担安全检查责任并协助检查。1980年国务院批准实行“安全日”活动以后,每年5月,在市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公安和工业、交通、基建、财贸、文教、宣传等部门相互配合,进行全市防火安全大检查。
  群众防火联防组 1965年,青岛市纺织、电业、商业、化工等系统的717个单位,按行业、生产性质和所在区域划分组合,以各单位专(兼)职消防员、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组成161个安全检查小组(时称“安全网”),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汇集安全检查情况,交流防火工作经验。80年代初,市内各区陆续组建“防火联防组”,每组8~16个单位,在区公安分局消防科指导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学习消防专业知识,协同开展防火工作。
  化学危险品管理 1951年8月,青岛市Gov颁布《青岛市危险物品报告、听候处理办法》,市公安局治安处负责对化学危险物品进行登记、检查、划定危险区域和限制储量及储备时间等管理。1952年6月,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工作移交消防队危险物品管理股。列入管理的化学危险物品包括爆炸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压缩气体、氧化剂等5种,102类。同年,市Gov批准消防队、建设局等单位提出的方案,在市郊女姑口一带建设特种工业区。至70年代,市内大多数化工厂迁往该工业区。1955年9月,在该工业区上王埠村建成特种物品仓库,集中存放、统一管理化学危险品。1961年,实行“化学危险物品采购供应证”制度。凭证经营的易燃物品、易爆物品、腐蚀剂和化工原料、化学试剂共1 083种。1963年,全市有555个单位持有“危采证”。70年代,换发《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证》。80年代,消防部门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主要是在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等环节上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经常进行防泄漏、防失火等安全检查,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32

第一篇 公 安  
第八章 消 防

第三节 消防装备和设施


  消防车 1905年,青岛巡捕局消防队从德国购进一辆双马拉套的蒸汽唧筒车,车上锅炉常燃不熄,遇火灾时靠蒸汽驱动水泵抽水扑救。同期,人力唧筒也用马车拉载,灭火时,需用4~8人压动唧筒杠杆抽水。此后,又从德国购进马拉手摇升降梯一架,用于登高灭火。1915年,青岛日本守备军宪兵队从日本购进“铃木葛斯赁”汽油机水泵马车两辆。这种水泵每小时可抽水30吨,最大射程15米。1927年,巡捕局进口德国产“马基卢斯”牌消防汽车1辆。该车最高时速120公里,最大吸水量为每小时60吨,车后部装有缠绕120米水带的水带轮,消防员可乘车前往火场。1929年,青岛市公安局将马车拉载的汽油唧筒安装在“福特”牌卡车上,制成简易消防车。1939年,日伪青岛市警察局消防队装备有1辆“尼桑”牌水柜消防车和两辆“历华”牌消防车。同期,消防队还配有梯子车、运物车等专用车辆。1948年,南京国民Gov青岛市警察局对不能载水的旧式消防车进行改装,安装用大铁桶焊接成的可装1吨水的水柜。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消防队从旧警察局接收消防水泵车、梯子车、运物车、乘座车等破旧消防车11辆。同年,消防队成立消防器材维修组,于1951年改装出第一辆具有运水、抽水、射水及携带梯子、水带等器材的多功能消防车。1953年,从德国进口了1辆“马基卢斯”消防云梯车,升降高度为45米。1957~1967年,消防队自己改装通讯指挥车及照明车、梯子车等20辆。1961年,公安、企业专职消防队开始装备国产“解放”牌水罐泵浦消防车,逐年淘汰旧式消防车。1964年至70年代中期,陆续装备适于扑救易燃液体、气体火灾的泡沫车、泡沫炮车、干粉炮车等特种消防车。至1985年底,市公安局消防队共有各种消防车83辆。
  报警通讯设施 1905年青岛巡捕局消防队初建时,即安装报警电话机。因市内电话极少,报警人通常要亲至消防队或分布于市区各地的报警站报警,再由受理者用鸣喇叭、敲钟或在信号山上升挂信号旗(夜间挂灯笼)等方式传递火警消息。同期,在观象山(今观象一路45号)顶修筑消防观察塔(亦称望火楼,海拔77米,塔高18米),用来发现火警、观察火情,这种方法沿用至30年代。1929年夏,青岛消防部门作出决定:遇有火警,立由了望警士先鸣乱钟30下,而后依照顺序方向从速鸣钟报点。第一分局(市南)界内鸣钟1下;第二分局(市北)界内鸣钟2下;第三分局(港口)界内鸣钟3下;第四分局(台东)界内鸣钟4下;第五分局(四沧)界内鸣钟5下;第六分局(李村)界内鸣钟6下。1930年青岛开通拨号自动电话后,电话报警逐渐取代其他方式。这时普通电话号码为5位数,火警电话为3位数;公安局消防队是116、117,日本居留民团为119。40年代初,“望火楼”被封闭弃用。1949年初,火警电话改为09。1953年,负责受理火警的市公安局消防队调度室与各责任区分队之间开通专用电话线路,接到报警后可立即通知责任区中队出救。1966年,调度室安装火警调度台,可在受理火警的同时,向责任区中队发出命令。同期,消防队配备150瓦短波无线电话,用于火场内外的联络。1977年,火警电话改为119。1978年至80年代初,调度室及各中队陆续安装共电式火警受理台,能够同时受理两起火警。在受理火警的同时,可自动记时、录音、启动警铃。1984年以后,消防队配备固定、车载和便携式无线电话,形成无线通讯网。
  登高工具 20世纪初,消防用登高工具主要是木(竹)梯和绳索。约在1910年,消防队配有手摇升降梯(10米)以后,可以伸缩的两节梯逐渐应用于登高灭火,绳索的用途只限于滑降救生,此法一直沿用至解放前夕。1956年,青岛市公安局消防队开始使用三节梯和挂钩梯。同期,淘汰原有平板状梯梁的两节梯,改用新型“双股桥”式两节梯,减轻了伸开后的弹性颤抖。60~80年代,登高灭火常用的是挂钩梯,这种梯子可以不分楼房层数连续攀登。1985年9月15日,人民路19号发生火灾,40余人被困在五楼之上,消防队员在云梯车尚未到达之前,使用挂钩梯登上楼顶,将被困群众全部救出。
  个人防护装备 20世纪初,消防队员灭火时穿戴皮制衣帽和皮鞋、裹腿、篷布雨衣。1945年南京国民Gov统治时期,消防队员个人防护装备是涂上黑漆的帆布衣和柳条帽。青岛解放初期,消防服为黑色帆布短大衣、铅盔、长筒胶靴和过滤式防毒面具。1957年改着国家统一的定型装备:细帆布草绿色套服、聚碳酸脂头盔、牛皮高筒靴(冬)和靴底加铁板的胶鞋。1958年配备氧气呼吸器。1978年以后,陆续配备防火隔热服、空气呼吸器等现代化设备。 
  消防水源 1891年青岛建置初期,居民在聚居区挖掘大口水井(俗称太平井),用桶、罐取水灭火。1901年市内铺设自来水管道时,在今平原路安装两个德制埋式大叉口消火栓。1903年,在德国人居住区域内设置立式消火栓29个,此后逐年在市区内增设。1921年开始在四方、沧口一带设置消火栓。1922~1929年北洋Gov统治青岛时期,全市未增设消火栓。从1931年起,每年都在市区各处增设消火栓。1937年全市有消火栓337个,“太平井”96口。40年代,“太平井”逐渐被淘汰。至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全市共有消火栓387个,消防水池两座。1954年,青岛市消火栓增至500个,并构筑消防专用贮水池23处。“文化大革命”时期,消防水泵建设缓慢,除1967年增设28个外,其余年份均无增设。1980年市Gov拨专款25万元,按照统一型号和制式维修和改造消火栓,旧式消火栓逐渐被更新。1981年11月,市Gov颁布《青岛市消火栓管理办法》,将消防水源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由公安消防队和市自来水公司分别负责对消防水源管理和安装、维修。1986年,全市共有消火栓1 302个。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33

第一篇 公 安  
第八章 消 防

第四节 火灾扑救


  1905年,德国胶澳总督府颁布《义勇消防队规则》,将胶澳租界划分为青岛、大鲍岛、码头、汇泉湾和郊区5个消防区。发生火灾时,常备消防手发出警报,消防队员根据报警钟声、喇叭声的断续或信号旗、灯笼的数量、种类辨别火场所在区域,跑步前往,先将消火栓或太平井的水注入大布兜,再用水泵射水灭火;在无水源地段,则靠扑打或拆除燃烧的建筑物灭火。
  20年代,电话报警被更多地采用,消防汽车、机械水泵逐渐得到应用,消防队出动灭火速度加快,灭火能力提高,能够扑救燃烧面积数百平方米(非特殊燃烧物)的中小火灾。1929年,消防队整顿出场秩序,实行《消防服务细则》:消防组(队)接报警后,5分钟内整队出发,对不能扑救的大火可拆毁毗邻建筑,防止蔓延;扑救时需保护档案、图籍和人身安全。这一时期,先进灭火机具的数量较少,扑救火灾仍主要靠人力唧筒和原始工具。1930年2月,脏土沟(现安徽路)一带棚户区起火,正值大风天气,火势迅速蔓延,消防队员到场施救,却因机具有限,水源不足而束手无手策,眼看200余间房屋化为灰烬。同年9月,烟草公司因工人兑酒不慎引起爆燃,木质楼梯被烧断,数十人被困楼上,消防队员扑救不及致29人烧伤、13人丧命。
  1938年后,消防车辆逐年增多,性能也有所提高,但能够载水的消防车仅有一辆,遇到没有消火栓或水池的地域失火,大多数消防车发挥不了作用。1941年10月27日19时,四川路一茶炉烟囱烤着木板屋顶引起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整个棚户区,因水源不足,消防队只得拆毁民房阻隔火势,大火致次日3时熄灭,致2 045户居民受灾,3人死亡,4 000余人无家可归。
  1945~1947年,消防车的性能没有改变,仍依赖于水源的设置。1948年,消防队在普通汽车上安装了水柜和唧筒,可以及时扑救范围较小的初期火灾。1948年11月20日,“劈柴院”(今江宁路)因汽炉爆炸起火,火势凶猛,消防队无力扑救,致56间房屋被毁。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消防队保留原消防站(分队)配置格局。各消防站按责任区受理火警,可在1分30秒之内出动,10分钟到达火场。50年代初,消防队对旧有消防车进行改装,安装水罐、水泵及水带轮盘,灭火能力显著提高。同期,消防队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组建企业专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队,配备简易消防器材,能够扑灭初起火灾,并在扑救重大火灾中发挥火场供水、抢救和疏散物资、拆除建筑物等辅助作用。1953年9月12日,青岛针织厂3号仓库起火,燃烧面积达1 638平方米,市区消防车几乎全部到场扑救,因缺乏统一指挥,火场一度混乱,影响了灭火效率。为杜绝此弊,市Gov于1954年2月制发《消防队及工厂、企业消防队火警指挥手则》,规定重大火灾扑救工作由公安消防队统一组织和指挥,公安消防队有权调动各种灭火力量和运输、供水、供电、电讯、医疗等增援辅助力量,有权决定拆除毗邻火场的建筑物。1957年,市公安局消防队对全市消防重点保护单位的生产性质、火灾危险特点、地形和通道进行了全面调查,逐一制定了《灭火作战计划》,详细标明火险特点、扑救方法等,并进行实地演练;一旦发生火灾,即按既定方案扑救。60年代,市公安局淘汰全部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破旧消防车,配备“解放”牌水罐泵浦消防车等新式车辆;在灭火战斗中,根据公安部《公安消防队灭火战斗规定》和火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等战术原则和“堵截包围、内外夹攻、重点突破、逐片消灭”等战术方法,机动性和灭火制胜能力逐步提高。1964年5月26日23时,青岛纺织器材厂五车间因浸油棉纱自燃引起火灾,消防队出车16辆,仅用35分钟即将大火扑灭。“文化大革命”期间,消防工作受到干扰破坏,装备维护、战术训练不能正常进行,出救火灾往往迟缓,效率降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公安消防队从加强技战术训练和探索扑救复杂火灾的方法入手,振兴消防事业。1977年11月30日,青岛港四号码头铁路专用线两节液化石油气罐车阀门被卸煤机撞坏,大量液化气外泄引起火灾。消防队采用“水流冷却、干粉阻隔、封堵泄漏口”的方法,历时5小时将大火扑灭,创造了青岛有史以来首次扑救大面积易燃易爆品火灾的成功战例。1979年,山东电视台录制青岛公安消防队六中队训练和灭火的专题片,被公安部选作向全国推广的示范资料,并同日本国同行进行交流。1985年5月5日,城阳颗粒加工厂货场因烟囱冒出火星溅在货垛上引起火灾,燃烧面积7 000余平方米。公安及驻军、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出动消防车42辆,在火场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采用“双干线串连法”实施超长距离供水,奋战9小时将大火扑灭,保住了大部分物资。80年代,公安消防队的装备日趋现代化,具备了扑救易燃易爆物品、高层建筑等特殊类型火灾的能力。1976~1985年,公安消防队接火警出动3 171次,其中重大和特殊类型火灾94起,灭火成功率100%。至1986年,市区设消防站7个,接到报警后50秒即可出动,可以在5分钟之内到达责任区内的任一地点。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34

第一篇 公 安  
第八章 消 防
第四节 火灾扑救

青岛市火灾统计表

[attach]27954[/attach]

  说明:(1) 统计区域:1949~1950年市内五区;1951年增崂山;1958~1960年增即墨、胶县、胶南;1979年增即墨、胶县、胶南、黄岛;1983年增平度、莱西。
     (2) 统计标准:烧毁个人财物直接损失折款50元以上、烧毁公有财物直接损失折款100元以上、造成1人死亡或重伤的,统计为火灾。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47

第一篇 公 安  
第九章 预审看守工作

第一节 预 审


  20世纪初,德国青岛巡捕局对已拘捕的违警、违法人犯进行预审,查明案情后,按照殖民地法规处罚违警人,将刑事案犯移送帝国法院审判。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对青岛实行军政统治,守备军司令部宪兵队及民政署警务部内均设专职司法警宪人员,负责逮捕、预审刑事案犯。1922年,胶澳商埠警察厅设司法科,专门负责刑事案件的预审及罪证搜集和人犯羁押。1929年南京国民Gov统治青岛后,青岛市公安局第三科设司法股和违警股,分别掌管刑事案件的预审和违警案件的处罚。1938年,日伪警察局在刑事科内设审讯股预审刑事案件。1945年9月,南京国民Gov青岛市警察局设司法科,各分局设司法股,分别负责预审重大和一般刑事案件。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督察处设执行科(1950年改称预审科),治安处设司法科(1950年改称警法科)分别负责预审反革命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各分局设司法股,预审一般刑事案件。预审工作依据中共中央社会部1943年6月制定的《预审工作基本条例》和市公安局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和“打击首要、争取多数、分别对待、瓦解敌人”的方针,不轻信口供,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肉刑、变相肉刑和指供、诱供。预审工作的范围是从逮捕人犯开始,至结案处理为止。采取一名预审员、一名记录员的“双人办案”制度。1950年“镇反”运动以后,预审工作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逮捕拘留条例》和公安部《关于逮捕及预审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等法律、法规。1954年底,市公安局实行自审自记的“单人办案”制度。1955年8月,警法科、预审科合并成立预审处,统一办理反革命案件和刑事案件。1958年各分局增设预审股,办理辖区内的一般刑事案件。1962年公安部颁布《预审工作细则》后,恢复“双人办案”制度。
  1967年,市法院、检察院的部分人员与预审处合并,组成市公安机关法制处(后改称审讯组)。预审工作及整个诉讼活动受“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影响,背离了法制轨道,造成了一批冤假错案。1971~1978年,法院、检察院先后从公安机关分出,恢复预审处建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公安局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办的案件进行全面复查,协同检察院、法院平反冤假错案。
  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后,市公安局各级预审部门严格依法办案,贯彻“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的预审工作方针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制原则,从拘留逮捕人犯到结案移送检察机关或作其他处理的办案全过程,都依照法定程序办理,并且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在讯问人犯时,预审干警注重对人犯进行法制、政策、道德和前途教育,充分发挥证据的作用,促使绝大多数人犯在预审阶段认罪服法,从而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在预审办案中,绝对禁止打骂体罚人犯或诱供、逼供;对刑讯逼供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情节给予党纪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47

第一篇 公 安  
第九章 预审看守工作

第二节 看守所


  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在天后宫东侧(今常州路25号)建成监狱,专门羁押被判徒刑或违警受拘禁处罚的欧洲籍人犯,由租界帝国法院管理,时称“欧人监狱”。同年,青岛巡捕局对原清军海滩营房(今湖北路29号)进行改造,用作巡捕局看守所和临时监狱,羁押华籍人犯,时称“华人监狱”。1904年,李村华人监狱建成启用,被判拘留3个月以上的华籍刑事犯在此执行,巡捕局看守所遂成为专门羁押违警人和未决刑事犯的场所。1907年,巡捕局看守所在原址建成启用。1938年,日伪青岛治安维持会警察部在市南、市北、海西、台东、四沧、李村区警察分局增设押犯所。1945年,南京国民Gov统治时期,青岛市警察局政治科在金口三路3号设置秘密看守所,羁押“政治犯”。1914~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湖北路29号看守所始终由历代警察机构沿用。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接管原警察局看守所和各分局押犯所,分别由治安处司法科和各分局司法股管理,另外在韶关路54号设置看守所,由督察处执行科管理。1953年10月,市法院看守所(常州路25号)移交市公安局,湖北路29号看守所同时撤销。1954年4月,韶关路看守所迁至李村北山,1957年3月撤销。1960年,常州路看守所改称“山东省青岛市看守所”。1963年6月,撤销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公安分局看守所。1983年12月,在崂山县大山村建成青岛市第二看守所,山东省青岛市看守所改称青岛市第一看守所。1985年撤销沧口分局看守所。至1986年底,青岛市设第一、第二看守所,由市公安局预审处管理;黄岛区、崂山县、即墨县、胶县、胶南县、平度县、莱西县公安局分别设看守所,由各公安预审科管理。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48

第一篇 公 安  
第九章 预审看守工作

第三节 管理教育人犯


  青岛解放初期,市公安局制定看守所管理规则,对人犯实行严格文明管理。看守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严禁打骂、虐待、体罚人犯,严禁利用人犯管人犯。1958年和1962年,公安部颁布《看守所工作守则》和《看守所工作制度》,管理、教育在押人犯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文化大革命”期间,看守所工作受到严重破坏,秩序较为混乱。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市公安局落实看守、管教工作制度,看守所秩序迅速恢复正常。1980年,市公安局制定《看守所工作细则》,对看守值班、教育人犯、提审押解人犯及人犯的通信、接见、伙食、医疗、每日活动等作了详尽规定。看守所依法羁押被拘留和逮捕后正处在侦察、预审、起诉、审判阶段的未决人犯和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后尚有一年以下刑期以及判处拘役的犯人。在押人犯必须遵守监规,违者将受到警告、训诫、具结悔过、禁闭等处分。看守所依据规章,参照市民人均粮油和副食品消费标准,供给每个人犯足够数量和营养的粮油和其他副食品。看守所设人犯食堂,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标准加工主副食品,逢年过节改善伙食,对少数民族和外籍人犯的生活习惯给予照顾。人犯定期洗澡、理发、晾晒被褥,每日打扫监室卫生并按规定进行户外活动。看守所设医务室,为人犯诊治疾病。在押人犯的合法权益具有充分保障。1949~1986年,市公安局所属看守所未发生人犯冻饿、中暑死亡事故。
  看守所实行严密警戒看管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方针,对人犯进行教育、感化、挽救。人犯被拘留、逮捕后,看守所干警通过填写《人犯登记表》和简单询问,了解人犯的基本情况,同时宣读“监规”,稳定人犯的思想情绪。人犯受审和宣判后,看守干警密切配合预审和审判人员,随时观察、掌握人犯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罪服法教育,及时化解犹豫、抵触情绪,防止发生自伤、逃跑、行凶等事故。看守干警常年坚持利用集中讲课、个别谈心、亲属规劝和请被释放人员回所现身说法等形式,进行法律常识、社会道德和政策、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人犯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改造的信心和新的人生观。从1985年起,市公安局所属看守所陆续设置“人犯学习室”,购置电视机及图书、报刊,供已决犯使用;在监室里布置“学习园地”,组织人犯开展“什么是犯罪”、“假如我是受害者”等专题讨论,促使人犯进行自我教育。1987年,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对1985年、1986年释放出来的124人进行跟踪调查,其中只有2人重新犯罪。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48

第一篇 公 安  
第十章 外事管理

第一节 外国人入出境管理


  1922年北洋Gov统治青岛以后,胶澳商埠警察厅设外事股,负责查验进出青岛的外国人护照。1929年,南京国民Gov青岛市公安局设“查验外国人入境护照事务所”,办理外国人入出境手续。1939年,日伪青岛特别市警察局于特务科内设外事股,管理除日本国之外的外国人在青岛的“保护与取缔”事项,查验缔约国国民护照,核发无缔约国国民在青岛的《旅行证明书》。1945年9月,南京国民Gov青岛市警察局设外事科,各分局设专职人员管理外国人事务,并在青岛港、火车站和沧口飞机场设置检查站,查验外国人护照。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设外侨科(1959年改称外国人事务管理科)管理外国人事务,在青岛火车站设“外侨检查站”(1964年改称“外国人检查站”,1966年撤销),在青岛港设“大港口检查站”(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边防检查站”),查验由国内其他地区途经青岛出境的外国人及随船进出青岛港的外籍船员的证件。根据国家规定,除应邀来青岛访问、观光的外国人外,禁止外国人在青岛入出境或旅游。1957年9月,公安部批准青岛市为准予外国人出境的城市。外国人在青岛游览范围规定在市南、市北等沿海区、商业区以内;对停泊青岛港的外籍轮船的船员,有限制地批准登岸游览,但不准进入划定的禁区。60~70年代中期,外国人因私来青岛旅游或从事非官方事务,始终受到严格限制。1973年,市公安局扩大外国人在市区游览的范围,准许持有效旅行证件的外国人在西至团岛、东至延安路、北至鞍山路、南至前海沿的范围内游览。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逐渐放宽对外国人来华的限制。1977年由青岛入出境的外国人?3 050人,?是1950年的6?6倍。1982年,国务院批准青岛为对外开放城市,外国人在青岛旅行、观光免办《旅行证》,并不受区域限制。1984年,国务院公布青岛为口岸开放城市,取消出境签证,实行口岸签证。1985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公布实施后,市公安局依法管理持普通护照在青岛入出境的外国人。1986年,市公安局为86个国家和地区的19 434名外国人办理签证手续。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48

第一篇 公 安  
第十章 外事管理

第二节 中国公民因私出入境管理


  青岛解放初期,中国公民因私前往香港、澳门的不受限制,基本上是自由出入;公民前往外国的,本人提出申请,经中央人民Gov外交部核准后,由市人民Gov外事处发给护照。从1951年2月起,国家停止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自由出入,实行必要的管理制度。对华侨、侨眷出入境的,实行“来去自由,从宽批准”的方针。凡侨居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国家的华侨,可持中国使馆签发的中国护照和签证入境回国;侨居在未与中国建交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入境时只须在口岸城市边防检查站领取《归国华侨证明书》即可回国。归侨、侨眷申请出国,经审批由市公安局发给护照或其他出境证件。青岛市民欲前往港澳的,须事先向市公安局提出申请,领取《出入通行证》,凭证由广东省人民Gov公布的地点出境。1953年11月以后,公民出境和华侨、侨眷、港澳同胞入出境,须报省Gov转请外交部核准。1956年7月15日以后,使用全国统一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内地公民因私前往港澳实行申请、审批、发证制度。1957年,华侨、侨眷出境批准权下放,市公安局审查批准后,由市Gov外事处发给护照或“华侨出境通行证”。50年代后期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前,对公民及华侨、侨眷、港澳同胞出入境增加了限制条件,出入境人数较少。1958年10人,1965年18人,1968年为零;人数最多的年份是1972年,96人。
  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放宽了对公民出国和海外华人回国的限制,简化了审批及签证手续。从1982年9月1日开始,为了“既避免港澳人口增加过快,又方便内地公民出境”,对内地公民前往香港定居或探亲的,按照“定居严格控制,短期探亲的尽量给予方便”的审批原则,实行分开审批和发给不同证件的办法。1984年7月,对内地公民前往澳门的也依照上述办法审批。1985年11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市公安局成为颁发护照的机关。公民因私出境的,本人提出申请并出具必要证明材料,除法律规定的不准许出境的外,一个月内即可获准并领取护照。1986年,青岛市公民出境512人,海外华人入境9 372人。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49

第一篇 公 安  
第十章 外事管理

第三节 外侨管理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不断有外国人在青岛留居,经商办厂或从事其他职业。1902年留居青岛的外国人(简称外侨)767名;1913年增至3 130名,占青岛市总人口的5.4%。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以后,大批日本人乘机进入青岛。至1922年,外侨人口达24 519人,为全市总人口的10%,其中日本人23 566人。
  1922年北洋Gov统治青岛以后,胶澳商埠警察厅设外事机构,主管外侨的人口统计、更改国籍、处理违法事件等有关事项。日本在撤退军队、宪兵的同时,在其青岛总领事馆内设置了“日本帝国警察署”,下辖吴淞街、若鹤街(奉天路)、山东街(中山路)、曲阜街、马关街(肥城路)、沧口街、台东镇、李村、四方等9处派出所,声称“保护日本留居青岛的商民利益”,因山东各界民众一致反对,Gov与日方反复交涉一年,日警派出所始得撤销,但日本侨民仍组成“居留民团”自行管理。1922~1937年,青岛警察机构对日本侨民只行使有限管理权。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日本及朝鲜、苏联等国人再次大量涌入。1938~1944年间,外侨人口年均增加约3 000人,其中1938年21 973人,1944年43 287人。1945年南京国民Gov统治青岛以后,日本侨民随军队撤退或被遣送回国,外侨人数迅速减少。1946年,青岛市外侨人口由1945年的?38 221?人减至6 899人。1945~1949年间,南京国民Gov分批大量遣送外侨,至1949年5月,青岛市有外侨958人。一些不愿回国的日本人更名换姓,冒充中国人继续居留青岛,警察局通过户口调查发现后,立即予以遣送回国。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军管会、人民Gov遵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有关外侨的规定,保护居留青岛的外侨及外国原驻青岛领事机构未撤离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外侨人员中进行反革命和其他犯罪活动的依法制裁。1949年8月市公安局统计外侨人口,共计147户、936人,分属30个国家。同年9~12月,对外侨进行重新登记,发给《居留证》或《身份证》。1950年3月和1951年4月间,市公安局依照Gov法令,收缴外侨私设的电台和非法持有的武器弹药。1953~1959年,市Gov分7批遣送193名日本、苏联侨民回国,另有一些外侨被迁往上海、天津、济南等地,有的自愿加入中国籍。至1960年,全市有外侨37人。50年代至60年代初,青岛市根据公安部制定的《外国侨民居留登记及居留证签发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管理外侨。从1964年6月起,实施国务院《外国人入境出境过境居留旅行管理条例》。市公安局在依法管理的同时,主动与相关机构联系,对外侨的就业、就学、住房、医疗等尽量给予照顾,对生活困难的给予救济。“文化大革命”前期,外侨管理工作受到极大削弱,直到后期才逐步恢复正常。自1974年起,允许外籍华人回国探亲、旅游,公安机关为他们顺利回家乡给予了方便。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办理的涉及在华外国人的冤、假、错案,区别情况进行了妥善处理,补偿了经济损失。
  198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颁布实施以后,市公安局对外侨的管理工作依法进行。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来青岛投资办厂或进行经济、科技、文化合作的外国人逐年增多。市公安局对在华外国人中需长期居留的,按外侨进行管理,发给《居留证》。至1986年,外商在青岛设置办事机构共10家,领取《居留证》的外国人53名,永久居留的外侨13人。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49

第一篇 公 安  
第十章 外事管理

第四节 查处涉外事件


  1922~1937年,北洋Gov和南京国民Gov统治青岛期间,警察机构设外事部门调查外国人违法、违警案件以及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发生的涉及治安的事件,并通过Gov外事机构与驻青外国领事、代表机构交涉处理。1923~1928年,胶澳商埠警察厅受理外国人行凶杀人、贩运军火、贩卖烟毒、交通肇事等违法违警事件109起,其中95起是日本人所为。1932年1月9日,千余名“日侨”声称青岛《民国日报》登载揭露日本军队侵华暴行的文章属“不敬之事”,捣毁并焚烧报社和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大楼。Gov和警察当局不敢得罪日本人,坐视事态发展,事后虽经交涉,终无结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美国军队侵占青岛,最多时达2万余人,约占侵华美军总数(最多时11万)的20%;长期居留青岛的美国人亦相对增多,1945年44人,1947年286人。市警察局设置外事科,并与美国海军第四十四海外观测队合作,在警察训练所内开设“外事警察班”,培训外事警察,结业后分派至美军驻地、外侨聚居区和码头等外国人较多地段的警区。美国人以“青岛的主人”自居,无视中国法律、法规和警察的管理,肆意胡为。1945年10月至1949年5月,市警察局受理美国军人刑事、违警等案(事)件668起,其中枪击无辜56起、行凶打人94起、强奸妇女12起、抢劫16起、交通肇事399起、其他事件91起;102名中国人死于美国人的刀枪和车轮之下。警察局受理涉及美军的案件时,主要负责登记和陪同美军有关机构勘查现场,交涉事宜由市Gov派员办理。1947年5月27日,小学生梁柱生在回家途中被两名美军士兵当作“活靶子”无故枪杀,市Gov以“事属微小,有碍中美邦交”为由,搪塞了事。
  建国后,国家废除外国人在中国领土上的治外法权,在保护外国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依法查处涉外事件。1949年11月,美国前驻青岛总领事馆未撤离人员,违反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收缴外国人私存枪支的通告,拒不交出私存的8支卡宾枪,并且予以拆毁。市公安局对此违法行为提出严重警告,终使美方承认违反了中国法令,并写出保证书。1949~1969年,市公安局查处涉外案件116起,对不遵守中国法律的外国人,缩短其在中国的居留资格;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给予治安处罚、驱逐出境,直至追究刑事责任。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来青旅游、经商和长期居留的外国人逐年增加,涉外事件也相应增多。1980~1986年,市公安局查处涉外案件180起,超过1949~1969年20年的总和。在查处涉外案件过程中,公安机关严格遵守《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外事管理法规和青岛市的有关规章,缜密侦察取证,慎重妥善处理。1980年9月17日,日本人山内胜彦寻衅殴打汇泉宾馆服务员,市公安局依据《治安处罚条例》,给予其警告和赔偿经济损失的处罚。1985年11月13日,数名挪威海员在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斗殴,损坏了俱乐部家具,市公安局及时调查取证,责令当事人赔偿经济损失。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50

第一篇 公 安  
第十章 外事管理
第四节 查处涉外事件

外国人在青岛违法违章统计表
[font=宋体](1949~1986年)[/font] [table][tr][td=1,1,50][font=宋体]年度[/font][/td][td=1,1,43][font=宋体]合计[/font][/td][td=1,1,86][font=宋体]触犯刑律[/font][/td][td=1,1,58][font=宋体]违反治安管理[/font][/td][td=1,1,58][font=宋体]违反出入境管理[/font][/td][td=1,1,179][font=宋体]其他[/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49[/font][/td][td=1,1,43][font=宋体]15[/font][/td][td=1,1,86][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15[/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51[/font][/td][td=1,1,43][font=宋体]60[/font][/td][td=1,1,86][font=宋体]44[/font][/td][td=1,1,58][font=宋体]14[/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179][font=宋体]2[/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52[/font][/td][td=1,1,43][font=宋体]25[/font][/td][td=1,1,86][font=宋体]25[/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62[/font][/td][td=1,1,43][font=宋体]4[/font][/td][td=1,1,86][font=宋体]3[/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1[/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63[/font][/td][td=1,1,43][font=宋体]8[/font][/td][td=1,1,86][font=宋体]2[/font][/td][td=1,1,58][font=宋体]1[/font][/td][td=1,1,58][font=宋体]5[/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64[/font][/td][td=1,1,43][font=宋体]3[/font][/td][td=1,1,86][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3[/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69[/font][/td][td=1,1,43][font=宋体]1[/font][/td][td=1,1,86][font=宋体]1[/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80[/font][/td][td=1,1,43][font=宋体]2[/font][/td][td=1,1,86][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2[/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81[/font][/td][td=1,1,43][font=宋体]42[/font][/td][td=1,1,86][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42[/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82[/font][/td][td=1,1,43][font=宋体]39[/font][/td][td=1,1,86][font=宋体]1[/font][/td][td=1,1,58][font=宋体]1[/font][/td][td=1,1,58][font=宋体]37[/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83[/font][/td][td=1,1,43][font=宋体]5[/font][/td][td=1,1,86][font=宋体]1[/font][/td][td=1,1,58][font=宋体]2[/font][/td][td=1,1,58][font=宋体]2[/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84[/font][/td][td=1,1,43][font=宋体]10[/font][/td][td=1,1,86][font=宋体]3[/font][/td][td=1,1,58][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7[/font][/td][td=1,1,179][font=宋体]/[/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85[/font][/td][td=1,1,43][font=宋体]29[/font][/td][td=1,1,86][font=宋体]5[/font][/td][td=1,1,58][font=宋体]12[/font][/td][td=1,1,58][font=宋体]6[/font][/td][td=1,1,179][font=宋体]6[/font][/td][/tr][tr][td=1,1,50][font=宋体]1986[/font][/td][td=1,1,43][font=宋体]53[/font][/td][td=1,1,86][font=宋体]/[/font][/td][td=1,1,58][font=宋体]6[/font][/td][td=1,1,58][font=宋体]31[/font][/td][td=1,1,179][font=宋体]16[/font]
[font=宋体]  [/font][/td][/tr][/table]

  
说明:表中未列年份无统计数字。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50

第一篇 公 安  
第十一章 边防保卫

第一节 边境保卫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公安局根据保卫边境安全和沿海地区社会治安的需要,在沿海地区设公安派出所,实行与内陆地区相同的治安管理和具有海防特点的渔船管理、船舶管理,开展反潜出潜入斗争。1950年底,山东省人民Gov海防公安局在青岛成立(1951年9月改为山东省公安厅边防保卫局),收编山东沿海公安派出所、检查站,组建武装部性质的边防派出所,提出“守卫海防、保卫青岛”的工作口号。195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十四师接管青岛边防,派出武装工作队在重点地区驻守。边防派出所以治安管理为工作重点,与公安部队共同维护沿海地区社会秩序,保卫边境安全。1955年3月,青岛沿海地区实行以公安机关行政管理为主的边境管理体制。各地边防派出所依法管理户籍、船舶、特种行业,在辖区内的村庄、企事业单位和出海作业的船舶上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发动群众共同守卫海防、维护治安,逐步形成“三道防线”。一是在出海作业船舶上组建治保小组或设立治安员,构成“海上防线”;二是由看船护港组织构成“岸边防线”;三是沿海村庄、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委员会和治安巡逻队组成“陆地防线”。1962年台湾当局加紧进行“反攻大陆”活动,为加强海防,边防派出所与驻军和群众开展“军警民”联防,在重点地段增设武装岗哨,严阵以待;教育群众对海漂、空飘的反动宣传品不拆、不看、不传、不用,及时上交公安机关处理。
  1975年8月,市公安局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边境地区公安保卫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将全市沿海纵深不超过10公里的公社或生产大队辖区和领海线以内的海域、岛屿划定为海防工作区,实行与保卫任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1977年3月,公安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及使用签发办法》,市公安局对内地公民欲进入边境管理区的,按照规定签发通行证。1980年5月,在市公安局治安处边防科的基础上组建边防保卫分局,统一管理海防工作区的治安、边防工作。80年代,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沿海边防对敌斗争和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公安厅边防保卫工作座谈会的部署,边防工作以强化治安行政管理、整顿治安秩序为重点,加强“三道防线”建设,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广泛深入开展对沿海居民的反派遣、反情报、反心战、反策反、反外逃的“五反”教育。同期,市公安边防部门与海关密切配合,及时查缉在青岛海域和沿海地区的走私活动。1986年9月,市公安局经侦察发现,有30名外地偷渡分子在青岛附近沿海购买船只预谋外逃,在驻青海军协助下于9月9日将这伙偷渡分子在海上截获。1980~1986年,收缴各种反动宣传品5万余件。至1986年底,青岛市边境管理区(海防区)为1 124?39平方公里,沿海线总长730?64公里,沿海岛屿59个,自然村784个,人口646 492人;市公安局设边防派出所和工作站22个。

leon 发表于 2009-9-20 13:51

第一篇 公 安  
第十一章 边防保卫

第二节 边防检查


  港口边防检查 1949年12月,青岛市公安局设大港检查站,会同港务、海关、检疫等部门对进出青岛港的中外船舶、船员和旅客实施全面检查,同时派出武装人员登轮监护;船舶靠码头后,设守望哨和港内巡逻哨。边防检查的内容范围,主要依据军管会和市公安局的有关规定、指示确定并实施。从1950年11月起,边防检查工作执行政务院颁布的《进出口船舶、船员、旅客、行李物品检查暂行通则》、《出入国境治安检查暂行条例》(1952?7)和华东公安司令部制定的五个“实施办法”,遵循“简化手续、缩短时间、打击敌人、便利好人”的原则。对西方国家的船舶,主要检查并封存武器、照相机、电台、望远镜等港内禁用物品,点验船员,核对旅客证件,检查客房、机舱、货舱、甲板等;对来自苏联等初级阶段国家的船舶的检查只限于履行手续,不封存物品,不点验船员;对国内船舶主要是办理舱单和船员名单的报验、盖章等例行手续,查验旅客的证件和物品。外籍船员下船,需持有检查站核发的登陆证件。1951年6月,大港检查站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港口检查站”,同年底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边防检查站”。1955年以后取消了对国内旅客的检查。从1956年开始,边防检查逐步实行“以监护为主、检查为辅”的工作方法,船上的禁用物品改由港务局监督、管理,对航行于中国港口之间的船舶免予船体检查,对上下船舶的中外籍人员的护照签证和其他证件进行严格核对查验。监护是由边防检查站派出人员登船或在舷梯边设置岗哨,维护进出船舶的秩序,保护船舶的安全。1964年12月18日,挪威籍“比尔卡林”号货轮在青岛港停泊时,船上人员在海图上标注青岛沿海军事设施,被边防检查站在联检中发现。经请示中央有关部门,对该船负责人提出警告,令其写出认错书,并没收海图。1965年4月,国务院颁布《边防检查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边防检查的内容、程序,边防检查工作实现法制化。1974年6月17日,从四川流窜来青的无业人员张金荣,混进船员人群,企图登上日本籍“汉堡丸”轮外逃,被监护值勤人员当场抓获。1979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由青岛港入出境的船舶、人员急剧增多。1969年入出青岛的船舶315艘、旅客4人,1979年增至船舶634艘、旅客1 103人。青岛边防检查站根据公安部《关于边防检查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维护主权、方便来往,坚持制度、保证安全”的方针,纠正以往限制过多的某些规定和做法,全面改革边防检查工作。除发现偷渡走私及特务、间谍和其他犯罪分子需要进行检查的以外,对中外船舶一般不做船体检查;简化船员、旅客进出境验证手续,缩小对船舶的监护范围。1949~1986年,青岛边防检查站共检查入出国境的中外船舶16 187艘(次),检查船员577 103人(次),检查旅客39 078人(次)。通过检查和监护,查获偷渡外逃事件10起10人,处理涉外事件656起。
  空港安全检查 1982年8月,青岛流亭机场辟为民用航空港,安全检查暂由民航青岛站负责。1983年7月31日,市公安局边防保卫分局设流亭机场安全检查站,负责检查中外旅客的证件、机票、登机牌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监护进入隔离区的旅客,监护进出港飞机的客货舱梯口,防止劫机、炸机等犯罪活动,严禁将武器等威胁飞行安全的物品带上飞机。1983~1986年,共监护飞机2 277架次,检查旅客78 451人,检查行李物品12万余件,查出手续不符的旅客456人,查出违禁物品1 177件。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