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leon 发表于 2009-9-13 23:40

著名京剧琴师:李门

    李门:出生年月:1941年.男,[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88.htm][color=#0000ff]京剧[/color][/url]琴师。生于山东[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393.htm][color=#0000ff]青岛[/color][/url],祖籍山东[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8398.htm][color=#0000ff]蓬莱[/color][/url]。

  曾任中国北京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9919.htm][color=#0000ff]中国京剧院[/color][/url]乐队队长、中国京剧院专任琴师,以其在京剧音乐和京剧胡琴上的精湛造诣获评中国国家一级演员职称。

  李门的父亲李奘图是一位非常杰出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616456.htm][color=#0000ff]梅派[/color][/url]京剧琴师,下海前曾是青岛的名票。李门的弟弟是梅派名琴师[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28350.htm][color=#0000ff]李超[/color][/url]。因为受家庭环境耳濡目染,李门从小就喜爱京剧,既能演唱老生,还会操琴、吹奏笛子和唢呐等。他7岁就在青岛的永安大戏院粉墨登台,在《[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65623.htm][color=#0000ff]三娘教子[/color][/url]》的戏里,配演薛倚儿。11岁时,李门就傍着父亲拉京二胡。15岁就在青岛小有名气了。

  师事已故梅派琴师(也是演员)[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495561.htm][color=#0000ff]苏盛琴[/color][/url],曾任梅派演员李丽芳的京剧二胡琴师,也曾傍已故老牌须生演员[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16768.htm][color=#0000ff]李鸣盛[/color][/url],文革后长期为京剧梅派名旦[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2508.htm][color=#0000ff]杜近芳[/color][/url]伴奏。1980年以后,李门除为杜近芳伴奏外,还先后为不少京剧名家操琴,其中有[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80998.htm][color=#0000ff]杨秋玲[/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3112.htm][color=#0000ff]刘秀荣[/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64118.htm][color=#0000ff]李和曾[/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2145.htm][color=#0000ff]袁世海[/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556847.htm][color=#0000ff]张春孝[/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89181.htm][color=#0000ff]王晶华[/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8904.htm][color=#0000ff]李光[/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7166.htm][color=#0000ff]孙岳[/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5568.htm][color=#0000ff]冯志孝[/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89162.htm][color=#0000ff]齐啸云[/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80999.htm][color=#0000ff]刘长瑜[/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4824.htm][color=#0000ff]景荣庆[/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45.htm][color=#0000ff]吴钰璋[/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1085.htm][color=#0000ff]叶少兰[/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05040.htm][color=#0000ff]张学津[/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1942.htm][color=#0000ff]于魁智[/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12019.htm][color=#0000ff]刁丽[/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22756.htm][color=#0000ff]江其虎[/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82901.htm][color=#0000ff]张建国[/color][/url]等。

  李门、李超昆仲不仅是闻名遐迩的京剧琴师,而且还在音乐、唱腔设计、录音、录像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除了1964年为宁夏京剧团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2324.htm][color=#0000ff]杜鹃山[/color][/url]》创腔外,还有《[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36476.htm][color=#0000ff]李慧娘[/color][/url]》和现代京剧《风雪云山路》。“文革”后,曾为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新秀张晶在《马嵬香销》折子戏中编创新腔而获奖;他们还为大连京剧团旦角李萍编创了全部《[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645124.htm][color=#0000ff]百花公主[/color][/url]》的音乐唱腔;并且还为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新秀王艳主演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68339.htm][color=#0000ff]铁扇公主[/color][/url]》编创音乐唱腔。

  李门在1979年曾经录制出版了《张君秋唱腔选集》。同年又应中国广播公司音像出版社之邀,李氏兄弟与[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470201.htm][color=#0000ff]燕守平[/color][/url]共同录制了《中国京剧系列演唱伴奏带》20多盘,发行海内外,是非常的畅销。不久,他们又录制了完全按当年“样板戏”那样用大乐队伴奏的《现代戏大全》(其中有八出“样板戏”和《[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26303.htm][color=#0000ff]红云岗[/color][/url]》的主要唱段)共16盘。1990年,经著名作曲家[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271.htm][color=#0000ff]姚明[/color][/url]创意,李门与中央广播乐团电声乐队合作录制了京剧曲牌《[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890.htm][color=#0000ff]牛仔[/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432558.htm][color=#0000ff]京腔[/color][/url]》,由李门操琴。这是京剧音乐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创新,深受广大青年朋友的喜爱,有极高的发行量,影响是非常之大。许多电视台与电台的戏曲节目都纷纷以其中的曲牌,作为片头曲。后来。歌唱家[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8825.htm][color=#0000ff]李谷一[/color][/url]演唱的京腔歌曲《[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74488.htm][color=#0000ff]大碗茶[/color][/url]》,最早的京胡伴奏就是李门。1994年,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00周年,李门为杜近芳、[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91381.htm][color=#0000ff]杨春霞[/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370721.htm][color=#0000ff]李慧芳[/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170141.htm][color=#0000ff]李丽芳[/color][/url]、刁丽、[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32168.htm][color=#0000ff]马小曼[/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544976.htm][color=#0000ff]李玉芙[/color][/url]以及[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60676.htm][color=#0000ff]李维康[/color][/url]等操琴,并制作成激光CD名曰《梅韵芳魂》在台湾发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李氏兄弟还先后为杜近芳、[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79415.htm][color=#0000ff]童芷苓[/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0114.htm][color=#0000ff]张君秋[/color][/url]等名家,录制了许多优美唱段。李门还为李和曾、[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531247.htm][color=#0000ff]杨博森[/color][/url]、刘秀荣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6045.htm][color=#0000ff]二进宫[/color][/url]》录音伴奏,李光的《[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0966.htm][color=#0000ff]野猪林[/color][/url]》和《汉宫惊魂》,也是由李门操琴。1990年在香港举行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李门担任乐队队长,乐队里就有燕守平、[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701010.htm][color=#0000ff]姜凤山[/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22004.htm][color=#0000ff]唐在炘[/color][/url]等闻名遐迩的京剧琴师。1993年,由[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2225.htm][color=#0000ff]吕瑞明[/color][/url]院长领队,袁世海、杜近芳为艺术顾问的中国京剧院赴台演出团一行97人赴台湾演出,李门担任乐队队长。

  他自20世纪末就应邀担任台湾地区“国立”国光剧团的音乐指导,担当编腔(唱腔设计)、新曲(含背景音乐)创作、指挥、负责乐队等职务,也是该团[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129080.htm][color=#0000ff]朱绍玉[/color][/url]音乐作品京剧《牛郎织女天狼星》和京剧《未央天》的音乐总监,朱绍玉音乐作品《地久天长钗钿情》的领奏。 2004年台湾“国立”国光剧团排演的京剧《新编[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4990.htm][color=#0000ff]樊梨花[/color][/url]》和《雪弟恨》也由李门领奏,司鼓为吕永辉。 他也担任过台湾“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的客座教师,教授京剧胡琴和京剧唱腔设计。 他为台湾“国立”国光剧团编腔作曲指挥《[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1337.htm][color=#0000ff]妈祖[/color][/url]》、《大将春秋》、《风火小子[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00125.htm][color=#0000ff]红孩儿[/color][/url]》、《禧龙珠》、《[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2473.htm][color=#0000ff]孟丽君[/color][/url]》、《水浒英义》等京剧戏码。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80310.htm][color=#0000ff]叶锦添[/color][/url]美术指导,[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9215.htm][color=#0000ff]徐克[/color][/url]导演的台湾当代传奇剧场《[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2305.htm][color=#0000ff]暴风雨[/color][/url]》一剧也是李门的编腔(唱腔设计)作品,由吕永辉司鼓,李门的学生孙立言领奏,当代传奇剧场的音乐统筹黎瀚江也是李门的京剧编腔学生。[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06586.htm][color=#0000ff]陈亚先[/color][/url]编剧的台湾“国立”国光剧团京剧《[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216.htm][color=#0000ff]李世民[/color][/url]与[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35653.htm][color=#0000ff]魏徵[/color][/url]》由李门编腔(设计唱腔),李超领奏,吕永辉司鼓,[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08107.htm][color=#0000ff]卢亮辉[/color][/url]编曲配器,孙立言指挥,是李门第3次与卢亮辉合作,先前的《妈祖》、《大将春秋》也是卢亮辉的编曲配器作品。 以往李门的唱腔设计作品都是自己指挥,编曲配器除了卢亮辉,还找过台湾“国立”国光剧团专任吹管演员廖锦麟。

  活动年表

  1963年10月,农历癸卯年:宁夏京剧团首演《杜鹃山》

  宁夏京剧团排演的《杜鹃山》在银川正式公演。

  早在当年夏天,宁夏京剧团到东北巡回公演。沈阳评剧院招待演出评剧《杜鹃山》,演出非常成功。宁夏京剧团的演职员看完演出回到住地,大家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这个剧本真不错,有戏,太抓人了。”有的说:“如果把这出戏改编成京剧,有文有武,有唱有打,效果肯定还要好!”李鸣盛喜爱乌豆这个人物,更爱《杜鹃山》。他萌生了建议剧团排演《杜鹃山》的念头,并且想主动请缨扮演剧中人物乌豆。第二天他找到剧团另几位领导,还没等他开口,几位团长就提出准备投排《杜鹃山》的打算。决议很快形成。剧团演出结束返回银川,移植排练《杜鹃山》的工作便开始了。殷元和、孙秋田废寝忘食地进行总体导演构思,赵鸣飞搞武打设计,琴师李门等人设计全剧的唱腔。角色方面,乌豆由李鸣盛扮演。李鸣盛身材高大、魁伟,形象上比较接近人物。这是个优势。可是按传统戏曲行当区分,乌豆的性格和古代的张飞、李逵等人属于一个类型,由花脸表现比较合适。而李鸣盛是个老生演员,若以老生行当去扮演花脸角色,在刻画人物上跨度较大,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李鸣盛从小养成了知难而进的性格,他想到既搞现代戏就不能受传统行当的束缚,行当应该为塑造人物服务。在设计人物形体动作的时候,他抛弃了京剧老生那迈着八字步,一步三晃的节奏和潇洒、沉稳的身段。采用了“架子花脸”及“武花脸”夸张、粗犷、豪放的表演。力图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上,表现出乌豆性格的骁勇、剽悍。在台词处理上,他改变了以往老生那慢条斯理、寻腔品味儿的念法。根据乌豆的特点,把台词念得斩钉截铁、干净、利落、铿锵有力。除此之外,他知道观众看京剧,不仅要看你的表演、身段,还特别要听演员的唱腔。在现代戏《杜鹃山》乌豆的唱腔里,按着哪个流派去唱也不合适。他思来想去,决定单创一个新的,符合剧中人物性格的唱法,那就是“生净结合”。李鸣盛小时喜欢花脸唱腔,正式登台之后经常和裘盛戎合作,对裘派唱腔相当着迷。这次排演《杜鹃山》,他和琴师设计唱腔时不少唱段都揉进了裘派唱腔。揉是有机地化合,而不是照搬。若是为突出乌豆的鲁莽、刚强,在唱腔中恰当地运用花脸特有的“刚音”、“虎音”肯定会起到很好的艺术渲染作用。李鸣盛在不少念白里,还适当吸收了不少架子花脸的“炸音”,以着重刻画人物复仇心理和粗野的性格。

  该剧首演时,主要演员有:李鸣盛饰乌豆,田文玉饰贺湘,舒茂林饰石匠李,徐鸣远饰老地保,刘顺奎饰郑老万,白棣饰杜妈妈,殷元和饰温七九子。观众反映相当不错。

  2007年9月13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初三日:宁夏京剧团首演《海上生明月》

  宁夏京剧团创作的中国首部反映海峡两岸题材的现代京戏《海上生明月》在银川首演。该据讲述了一对师兄妹从小一起学习京戏,历史却将他们分隔在海峡两岸。光阴荏苒,两人的子女一个成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个成了京剧票友。当京剧舞台将两岸青年一代连在一起,这对恋人也在白发之年重逢在舞台下。

  李门、李超为该剧编腔,编剧也是一对“黄金搭档”,戴英禄、邹忆青合作编剧,孙桂元导演。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