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之1949
[b] 解放军总部警告国民党军队放弃破坏青岛计划[/b]1949年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向青岛等地的国民党军队指挥官发出警告,要求他们放弃撤退时的破坏计划。
发言人指出:“残留青岛和新乡的国民党匪军,准备在逃跑时大肆破坏。青岛匪军上月十七日由上海运来炸药二万公斤,装置于南海岸上,准备撤退时作破坏之用。新乡匪四十师,近日在电灯公司及面粉公司机器间,埋藏炸药数百斤,企图于逃跑时将机器全部炸毁。本军特向该两处国民党军主官提出警告,要求他们放弃此项破坏计划,如果他们胆敢执行此项破坏计划,则本军必对两处国民党军主官以战争罪犯论罪,决不宽饶。”
《胶东日报》1949年1月5日第一版全文刊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对国民党军主官的警告》。
[b]方本壮团起义官兵到达解放区[/b]
1949年1月27日,原国民党青岛驻军32军754团起义官兵,在团长方本壮的率领下,上午8点到达胶东解放区即墨店集。
方本壮团起义,是在中共青岛市委领导下,经我地下工作者积极策反而发动的。起义于1月26日夜间10点半发动。起义官兵1100余人携带武器装备,经过一夜激战,终于冲破敌军重重阻截,胜利到达解放区,受到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方本壮团起义,加速了国民党青岛驻军的分崩离析,在政治上打击了敌人。这支起义部队,改编为胶东军区独立团,并于1949年5月参加了解放青岛的战斗,直插崂山,切断了敌人陆上的退路,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青岛之战的辉煌胜利。
[b]《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建军命令》[/b]
奉中央军委命令,原胶东军区前线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军长谭希林、政治委员彭林、副军长刘涌于1949年2月19日发布三十二军建军命令。
原新五师改为第九十五师,所属三十三团改为二八三团,十四团改为二八四团,十五团改为二八五团。原炮兵团改为山炮团。原各师团干部仍任原职。
[b]山大正式收回被美军占用的校舍 [/b]
1945年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后,占据了位于大学路的山东大学校舍。1947年5月2日,山东大学学生自治会代表石勃瑜趁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到校讲演退场之时,抢上讲台宣读《致大使书》,抗议美国支持国民党当局打内战和美军在青的暴行,要求美军交还强占的山大校舍。19日,为响应京、津、沪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自治会宣布罢课3天,提出“收回美军强占山大校舍”等3项要求。1948年6月28日,正当山大师生声讨美国扶植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时,驻青美军向学校当局提出租借山大校舍99年的要求。山大地下党组织通过学生自治会,从即日起发动全校罢课3天,举行游行示威,张贴标语,散发抗议书,通电全国,强烈要求美军撤出中国。山大99名教职员联合发表宣言,支持学生运动,迫使美军将占用校舍的归还期限改为1950年。1949年2月, 山大正式收回被美军占用的校舍。
[b]中共青岛准备接管委员会成立[/b]
1948年10月,中共胶东区委根据中共华东局的指示,为迎接青岛解放,并能够有领导地做好青岛解放后的各项接管事宜,决定成立青岛市准备接管委员会,对外称青岛市教育研究会。1949年2月该委员会在莱西县大埠村成立,下设秘书组、组织组、教育组,并按工业、政法、文教、财经等行业组成培训大队,共培训了3000余名干部。
[b]山东省Gov主席兼青岛市市长秦德纯抵青就职[/b]
秦德纯(1893~1963),字绍文,山东沂水人。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第十四军军长、第二集团军总参谋长、第三军团副总指挥、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察哈尔省Gov主席、北平市市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军委会战区军纪第五巡查团主任委员、军法执行总监部上将副监,兵役部政务次长、军令部次长、国防部次长等职。1948年12月任山东省Gov主席,1949年2月,兼任青岛市市长,3月抵青上任,5月辞去青岛市市长职后,即飞赴广州,复任国防部次长,8月去台湾。后任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1959年退役。1963年病逝于台北。
[b]山东大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反对南迁[/b]
1949年3月28日, 山东大学学生与各进步社团举行全校“反对肢解山大和南迁水产系”大辩论,并在校内游行示威,使水产系一年级全部和二、三年级部分学生留下开课,保住了全部图书、仪器,取得“反南迁”的胜利。
[b]青岛市妇女大队成立[/b]
1949年3月,中共胶东区党委在莱西县香水沟,组成154人的妇女大队,宋兹心为大队长,负责进入青岛接管妇女工作,同年6月2日入城。妇女大队由王毅军、新一、王少木分别负责宣传、组织、福利等工作。
[b]驻青国民党军召集高级军官会议,研究防务及撤退计划[/b]
1949年4月11日,驻守青岛的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刘安祺召集高级军官会议,研究青岛防卫部署及撤退计划。为“力避被歼”,拖延撤退时间,在青岛外围自即墨至沧口设置了三道防线。
[b]中央同意薛尚实兼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b]
1949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复电华东局,同意薛尚实、宋子成、李佐长、滕景禄、马保三、黄赤波等6人为中共青岛市委委员,薛尚实兼市委书记,宋子成任组织部长,李佐长任宣传部长,滕景禄任职工委书记,马保三任市长,黄赤波任公安局长。陈超为组织部副部长,周洪恩为公安局副局长,曲继先为市委秘书长,吴若岩为市Gov秘书长。
[b]山东军区决定发动青即战役[/b]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对青岛举行威胁性攻击的指示,山东军区于1949年4月30日决定以三十二军六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警备四旅三个步兵团、警五旅一个步兵团及胶东军区两个基干团、一个榴炮营,并有一部县区武装配合,担任威胁性攻青任务。为统一指挥三十二军及胶东各部队行动,以许世友同志任指挥,谭希林同志副之,不另设指挥所,即以三十二军司政机关兼代。许世友总指挥已于当日12时由济乘车赶赴三十二军。
[b]人民解放军发起上疃战役[/b]
1949年5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向即墨上疃守敌发起进攻。上疃是灵山至即墨公路上的一个要点,由国民党第三十二军二五五师七六三团防守。第九十四师二八零团担任主攻,第九十五师二八四团负责打援。战斗打响后,敌人为避免被奸,仓皇纠集7个团(三十二军二五二师、二六六师各两个团,二五五师1个团,五十军三十六师2个团)的兵力,依托盟旺山、马山进行反扑,均被击退,歼敌一部。翌日拂晓,敌又调集4个团的兵力,分东、西两路北上增援。东路二六六师第七九六团、七九八团沿大留村、盟旺山、后寨、蒋格庄向上疃;西路二五五师第七六四团、七六五团沿曹家庄、朱家、侯戈庄向上疃。两路敌军均被阻击在上疃以南地域。5月6日,击溃守敌反击,又歼敌一部。10日,担任主攻的第九十四师二八零团向上疃守敌发起猛攻,激战一昼夜未克。翌日,第九十五师二八四团接替二八零团继续攻击。二八四团二营五连首先攻占上疃西侧宋化泉村。守敌不断组织兵力向五连阵地反扑,战斗异常激烈。五连大部班、排长和机枪手英勇牺牲。指导员高喊:“坚守阵地,为牺牲战友报仇,为解放青岛立功!”连续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并乘胜攻占下疃。从而切断敌人南逃后路,对上疃形成南北夹击之势。15日,二八四团以攻坚与袭扰相结合的战法,向上疃守敌连续攻击4昼夜。至19日,被围之敌大部被奸,残敌乘隙突围南窜。至此,青岛外围敌人据点全部肃清,扫除了敌军第一道防线的屏障。
在解放军强大军事压力和胶东军区派出的联络干部的策动下,国民党青岛守军纷纷弃暗投明,成排、成连、成团地起义。5月24日,阴岛守敌第五十军二七零师八一零团团长杨瑞荃首先率部起义;25日,即墨营上守敌绥靖区独立旅一团团长韩福德率一团和二团二营投诚。
[b]军管会公路运输部在莱西成立[/b]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路运输部在莱西县水沟头村成立,下设运输处。运输处与稍后成立的山东省运输公司青岛分公司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套牌子。
1949年6月2日,运输处随大部队开进青岛市区,进驻馆陶路45号。当天下午即派多组人员,分头去接管原属国民党军政部门的公路交通运输单位。
[b]华东分局决定成立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b]
1949年5月24日,华东分局决定:为保证城市政策的正确执行和有秩序地进行各项接管工作,成立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向明任主任委员,赖可可、谭希林任副主任委员。军管会的基本任务是: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活动,肃清反动残余势力,建立革命政权。
军管会是青岛市军事管制期间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全市的军事指挥、行政管理、接管工作及其他一切党政军民工作。军管会对内即为党的委员会,是统一领导全市各项工作的党的领导机关。
军管会下设市政、公安、文教、卫生、后勤、房产、生产、工矿等16个部及办公厅、外事处等。
[b]青岛军管会发布《入城纪律》的命令[/b]
1949年5月下旬,正值青岛解放前夕,青即外围战役告捷,在解放军三路大军的全线攻击下,青岛守敌第一道防线全线崩溃,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即墨城东至海边西至胶济铁路长达100余华里的大片土地。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入青岛市区纪律》的命令,要求全体入城部队和党政干部严格遵照执行。这项命令是由军管会主任向明、副主任赖可可、谭希林共同签署的。青岛市军管会适时地发布了《入城纪律》,使其成为入城官兵和全体党政干部执行纪律的指南和一切行动的准则。命令规定:全体入城部队和党政干部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入城守则,一切行动完全服从军管会的领导。认真学习、执行《入城纪律》,做好接管青岛的准备。
[b]国民党行政院任命孙继丁代理青岛市市长[/b]
1949年5月,秦德纯辞去青岛市市长后,国民党行政院任命青岛港务局局长孙继丁代理市长。孙继丁,山东蓬莱人,清华大学、美国普度大学毕业。历任胶济铁路机务处长、交通部专门委员、善后救济总署副署长。被任命青岛市市长后迅即请辞,未获允准。同年6月2日青岛解放前夕离青。
[b]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发布命令,以32军兼青岛警备司令部,谭希林任司令员[/b]
1949年5月25日,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发布命令,青岛警备司令部成立,由人民解放军第32军兼任。谭希林为司令员,彭林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3月,第32军奉命调南平。胶东军区警备第四旅接替第三十二军担任青岛警备司令部,邓龙祥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b]人民解放军突破青岛外围第一道防线[/b]
青即外围战斗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经过短期休整和调整部署,分东、中、西三路于1949年5月26日向敌军第一道防线发起攻击。追歼马山守敌,马山位于即墨城西北6公里,是敌军第一道防线西端要点。由敌军第五十军一部防守。5月26日,担任西路进攻的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九十五师二八三团二营向马山守敌发起进攻。5月25日夜,担任东路进攻的胶东军区警备第四旅(加强警备第五旅十四团)沿盟旺山、莲花山之间向九十六夼方向运动,秘密接敌,于26日拂晓前向青岛保安旅一团防守的铁骑山外围据点窝洛子发起攻击。激战10分钟,攻占窝洛子,守敌溃逃,追歼一部。警备第四旅又乘胜攻打鳌山卫,全歼守敌青岛保安旅一大队孙克来部。全部扫清铁骑山外围据点。5月28日,警备第四旅十团一营和警备第五旅十四团向铁骑山守敌发起攻击。因敌情突变,首攻受阻,持续4小时。当摸清守敌已由国民党二五五师替换了青岛保安旅后,进攻部队随即调整部署,在炮兵火力掩护下,指导员英勇奋战,于13时夺取了铁骑山。守敌为夺回阵地,以每人120块银圆的悬赏,收买一批亡命之徒组成敢死队,敢死队员光着膀子,端着冲锋枪,一窝蜂的猛扑上来,三次反扑均被八连击退。守敌又组织1个营的兵力,再次反扑,战斗异常残酷。经过数次反复争夺,部队伤亡惨重,子弹殆尽。指导员宫毛光带领仅剩的几名战士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展开肉搏战,当敌人冲上山顶时,战士初月俊冲出地堡,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敌人后,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毅然跳下悬崖绝壁,壮烈牺牲,阵地失守。入夜,警备第四旅重新组织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勇猛冲杀,全歼守敌,又夺回铁骑山。
5月27日晚,担任中路进攻的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二军九十四师直逼驯虎山下。第二八二团一营二连担任主攻。二连一排隐蔽接敌,占领了驯虎山北侧两个无名高地后,向敌主阵地发起冲击。守敌以1个连的火力拼命封锁,一排进攻受阻。一排三班机智的避开敌军视线,迂回到守敌右侧,班长徐修武带领5名战士搭人梯攀绝壁登上山顶,迅速抢占有利地形与敌展开激战。炸毁敌碉堡数个,并用缴获的机枪、手榴弹攻击敌指挥所,守敌因失去指挥大乱,一排长率一、二班迅速从正面攻上山来,于5月28日3时全歼守敌。继之,二八一团三营七连出敌不意向驯虎山南侧的后旺山发起攻击,仅15分钟就全歼守敌1个加强营。5月30日拂晓,敌军用10门火炮向驯虎山阵地实施火力反击。中午,敌军150余人在炮火掩护先,从蝎子山上下来向驯虎山反扑,被击退。九十四师二八零团趁势攻占了蝎子山。5月27日午夜,在滨北军分区部队强大军事和政治攻势下,驻守薛家岛的山东保安第二旅六团团长蔡晋康率部起义。薛家岛、鹿角湾、烟台前、黄岛等地相继解放,使青岛守敌海上侧翼完全暴露。
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敌军第一道防线被突破,人民解放军收复以即墨城为中心的大小据点20余处,击溃敌人4个团,歼敌2个营及1个保安大队。
[b]人民解放军攻占城阳车站,第二道防线崩溃[/b]
1949年5月31日,从第一道防线败退下来的青岛敌军,在人民解放军的追击下,向南败逃。驻守在白沙河水源地的国民党第三十二军的1个营,北上增援遭到迎头痛击后,欲撤回原防地。此时,水源地已被地下Our Party员李继佩组织的工人纠察队控制,电网送上3300伏高压电。敌军见状,不敢停留,便继续南逃。西起女姑口经城阳、流亭沿白沙河向东整个第二道防线之敌,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于31日不战而溃。人民解放军乘胜疾进,收复了城阳、女姑口车站、赵村、仙家寨、流亭、白沙河水源地、黄埠水源地、东西黄埠村,直逼敌军第二道防线后沿的丹山要点。
丹山位于李村北7公里,是通往青岛的咽喉要地。敌军以2个营的兵力守备,企图阻止中路人民解放军前进。当九十四师追击逃敌至丹山地域后,即由二八一团三营担任主攻,一营为预备队,向丹山守敌发起进攻。激战2小时,夺占一无名高地,继而向敌主阵地发动进攻。守敌凭借坚固工事拼命抵抗,三营与敌军反复争夺三次,伤亡较大。随即调预备队一营加入战斗,南海地区随军支前民兵也直接参加战斗。6月1日,攻占丹山,歼敌一部。第二道防线被突破。
[b]解放大军迅速摧毁第三道防线[/b]
人民解放军突破敌军第二道防线后,东、中、西三路部队迅即向敌第三道防线进击。1949年6月1日,东路胶东军区警备第四旅6月1日沿铁骑山、毕家村、沟崖向沙子口疾进。2日3时,先头第十一团攻占沙子口,切断敌人从上海逃走的退路,并从沙子口向市区进击。8时,占领前海沿太平路一线,并在前栈桥组织火力打击海上逃敌。
中路第三十二军九十四师6月1日攻克丹山后,又夺占丹山南侧204高地,继沿夏庄、石门庙、佛儿崖向李村进击,当日20时占领李村。然后,向青岛市推进。
西路第三十二军九十五师沿胶济铁路线,由宋哥庄、楼山后向市区推进。敌人为阻止和迟滞九十五师的进攻,掩护其主力撤退,以1个营的兵力在老虎山阵地进行阻击。九十五师二八三团以一、二营为主攻,猛打猛冲,二营六连首先攻占敌主峰,残敌仓皇向小清河方向溃逃,二营乘胜追击。6月2日8时,其先头四连在连长李维欢、指导员宋世萍的带领下,勇猛冲杀,仅用15分钟即攻占水清沟南山,歼敌40余人。继而占领大港,截获3艘挤满敌军官兵的轮船,而后直插团岛。
至此,青岛守敌全线崩溃,敌军仓皇从海上南逃。6月2日12时,青岛解放。这座深受德、日等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北洋军阀及国民党统治达半个世纪单位海滨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青即围攻战,从5月3日开始至6月2日青岛解放,历时一个月。整个战役共歼敌2000余人,起义投诚3个团2900余人;缴获各类火炮90门,炮弹7863发,枪1866支,子弹40余万发,汽车6辆和大批装备、器材等。
[b]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颁布《约法七章》[/b]
为肃清山东境内国民党军队,解放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于1949年5月颁布《约法七章》,布告青岛全体市民及各界人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护民族工商以及私人资本,凡私人工厂企业、公司银行、仓库、货栈等一律保护,望照常营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保护城市各界居民生命财产、民主、自由,望全市市民严守秩序切勿听信谣言,自相惊扰。
凡属国民党及官僚资本公营工厂、企业、银行、公司、仓库、货栈等均须听候调查,分别处理。官僚资本者,应有民主Gov接收,如其中有一部分民营资本者交本人自愿和民主Gov合股经营。所有在官僚资本企业中供职人员望一律继续供职,并负责保护资财、文件、图表、账册、档案、听候接收,对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者罚。民主Gov对供职人员准予录用,并照旧发给工资。
凡自来水、电灯、电话、邮电、铁路、汽车、大中小学、民政教育、图书馆、文物、古迹等管理机关及娱乐体育场所等所有局长、经理、厂长、职员、技师、工人、校长、教授、教职员、学生、馆长、院长、主教、牧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律保护,不加侵犯,望照常供职。
除主要战犯外,凡国民党省、市、县各级Gov机关官员及警察和区乡镇保长等人员,如不持枪抵抗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律不加俘虏和逮捕,均应各按职守,服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主Gov命令,交出武器和军火,负责保护各机关资财档案等,不得隐匿破坏,听候接收处理,分别录用。
各国领事馆及其人员与一切外侨及其财产,凡遵守民主Gov法令不作阴谋与隐匿战犯及任何破坏者一律保护。
无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以前和进城以后,城内一切人民及各界人士均须共同负责维持全城秩序,凡保护有功者奖,阴谋破坏者罚。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取民间一针一线,望全体市民一律安居乐业。
[b]接管中纺青岛分公司[/b]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纺青岛分公司”)原是国民党Gov在青岛经营的企业。拥有规模庞大的八个棉纺织厂,1个印染厂、1个针织厂、1个机械厂、1个梭管厂、1个化工厂等,工程技术人员1000多名,产业工人20000余人。该公司在青岛、乃至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当日下午,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即派柳运光、刘特夫、钟植为正副军代表进驻该公司。为了接管好这个企业,青岛市委组织部和生产部到中纺青岛分公司召开了临时党组会,市军管会任命陈超、杨承杰等为中纺一至九厂的正副军代表,到各企业负责具体接管工作。接管人员按照党的“自上而下,按系统,原封不动,整套接收”和“对企业采取依靠工人,团结职员,调查研究,逐步改造”的政策,在组织职工学习文件的基础上,发动并依靠群众选举产生了“财产清点委员会”,然后按专业分组,对物资、器材、图纸、图书等逐一清点,并造具清册,进行交接。整个清点、交接工作采取的具体方法是:各单位、各部门的原有人员自行清点、自行交接的方式。点交、接收虽然是同一人,但对群众来说是一次弄清家底,当家作主的教育,对原有技职人员来说,是一次感受党的“不打烂旧机构”和“原职、原薪、原制度”政策的教育。6月中旬,中纺公司所属13个企业全部复工。6月27日,全部接管工作告毕。
[b]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b]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当日,为保障全体市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安定,确立革命秩序,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决定在青岛实行军事管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为该市军事管制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全市军事民政等管理事宜。并任命向明为军管会主任,赖可可、谭希林为军管会副主任。军管会即于6月2日宣告成立,正副主任即日到职视事,遵照党的城市政策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约法八章和华东军区颁布的约法七章,实行军事管制。
[b]青岛警备司令部发布戒严令[/b]
1949年6月2日,为确保全市治安,建立革命秩序,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警备司令部发布戒严令,即日起实行戒严。戒严令共13条,规定每日午后8时起,至次晨5时止为戒严时间。
戒严令规定,在戒严时间内,除佩带军管会通行证,并持有军管会特别通行证者,或佩带人民解放军胸章符号,并持有军管会特别通行证者外,一律禁止通行。
在戒严时间内,凡持有上项证件之人员通行时,亦须接受卫戍部队验明证件后,始得通行。
在戒严时间内,所有公私汽车,除具有军管会汽车通行证者外,一律禁止通行。
在戒严时间内,一切娱乐及公共场所,未经许可,一律停止活动。
在戒严时间内,如发现火警匪警等事件,应立即向附近岗哨或军警机关报告,以便迅速派出消防团体及部队驰往抢救,其余市民务须力持镇静,不得自相惊扰,以防坏人籍故滋事。
在戒严期内,所有市民,不得迁徙和搬运物资家具等。
在戒严期内,凡市外未经许可之军民人员等,不得进入市内,同时市内军民,凡无军管会或本部及治安机关证件者,亦不准出市外。
在戒严期内,市外各机关团体,因公进入市内者,须持有证件,并经岗卡报告本部警备分区批准后,始得进入市内。
在戒严期内,所有船只,未经军管会许可,概不准进出港口。
全市军民,不得随便鸣枪,如敢故违,定于究办,如部队需实弹演习时,应呈军管会批准,始得实施。
[b]市军管会成立五个专门委员会[/b]
1949年6月7日,青岛市军管会为加强城市接管工作中各项政策的具体研究,加强对各单位工作的具体指导,特成立五个专门委员会。
(一)财经委员会:掌握生产企业系统的接管工作,研究财政经济的具体政策,及计划恢复与发展生产等问题,由向明、冯平、刘坦、张宣文、李慕、刘涤生诸同志组成之。
(二)政务委员会:掌握行政系统的接管工作,研究党政群工作的具体政策,并计划推动党政群工作的开展。由赖可可、薛尚实、马保三、吴若岩、柳云光、宋子成、陈超、滕景禄、李佐长诸同志组成之。
(三)宣教委员会:掌握宣传文教系统的接管工作,研究文化教育宣传等方面的具体政策,由赖可可、薛尚实、王哲、李芸生、王卓青、李佐长、李子英、李江诸同志组成之。
(四)治安委员会:掌握军事系统的接管工作,研究城市治安卫戌工作的具体政策,由谭希林、贾若瑜、王少庸、彭林、刘涌、赵一萍、裴宗澄、季明、周洪恩、葛申诸同志组成之。
(五)纪律检查委员会:检查本会所属各机关部队执行纪律的情形及违犯政策纪律的现象,研究情况进行教育。对执行政策纪律优良者予以表扬,对破坏政策纪律严重者加以惩罚,以维护我党我军政策纪律之尊严。由谭希林、贾若瑜、彭林、王少庸、赵一萍、裴宗澄、曲继先诸同志组成之。
[b]市内3条公共车线路恢复运行[/b]
青岛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五大队接管了青岛市公共交通。接管各种杂牌残旧客车35辆(包括1辆拖车),实际能行驶的只有23辆。1949年6月3日即开始在市内三条线路上(东镇—中山路,大窑沟—四方,大窑沟—沧口)运行,平均每天能出车16辆左右。1950年10月,青岛市人民Gov接管了市内交通站,共有残旧车35辆。其中,木炭车23辆,汽油车12辆,型号为“依思子”、“金刚”、“丰田”、“大蒙天”、“万国”、“日产”、“大力华”、“道济”。出车数每天维持在17辆左右,由于车辆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经常在路线上抛锚。1950~1951年,青岛市Gov为扶持和恢复青岛市公共交通事业投资34万元,将接收的35辆残旧车辆重新整修。由于汽油短缺,又将9辆汽油车改装成木炭车,并积极抢修上级调拨来的旧车体15辆,装配5辆新型客车。至1951年10月,共有42辆大客车陆续出厂投入运行。
[b]军管会发布开放交通恢复社会秩序的通令[/b]
1949年6月10日,青岛市军管会发布“关于开放交通争取逐步恢复市内常态安定生产的通令”,即日起开放水陆交通,恢复城乡联系与城市供应,迅速复工、复课、复业,安定民生,恢复发展生产,使市区秩序逐步恢复常态,为城市接管工作创造良好的开端。
通令规定:即日起,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沧、浮山、李村7区市民得照常通行营业;车站、岗卡、港口即行开放;粮食、商品准予流通、买卖;各类船只,经港政局批准或悬挂规定旗帜,可自由出入港口码头;戏院、电影院、茶社等娱乐场所从通令颁布之日起开放营业。
通令发布的当天,军管会港务部即颁布通告,要求各轮船公司、船行或商行代理的一切船舶,到港务部办理登记,领取船舶通行证,以便迅速恢复海上交通及水产企业运营。
[b]市纺织总公司始建[/b]
青岛市纺织品总公司建于1949年6月10日。现位于青岛市大沽路31号。始称“青岛市棉业公司”,由青岛光华公司、利华公司合并组成,专营工业用棉和纱布供应业务。8月和11月,以其雄厚的物资实力,有力地遏制了投机市场,巩固了新兴的初级阶段商业市场。1950年10月,改称“国营青岛市花纱布公司”。1951年5月起,公司设二级购调业务和三级批发业务,从销购差额中盈取商业利润。1954年9月15日,国家对纺织品实施“统购统销”政策,规定所有国营、合作社营、公私合营和手工合作社生产的棉纱、棉布等纺织品一律由国营青岛花纱布公司统购统销.从1981年起,国家开始减收或免收部分布票,并允许集体、个体商业户经营纺织品;1983年开始,棉布、絮棉敞开供应。1984年9月“青岛花纱布公司”改称“青岛市纺织品批发公司”,至此,该公司在完成平抑物价、统购统销任务和发挥国营商业主导作用的同时,也为青岛纺织工业在全国享有“上青天”美誉做了富有成效的工作。1993年10月改为现名,对经营部门体制实施了股份制改造。2003年加大其调整力度。2004年1月,利用市Gov45号文件土地进储备政策,对该公司纳入了市Gov土地进储备的“快车道”,以土地收益分流安置职工,使国有资本有序推出和公司解困工作取得了重要突破。
[b]市军管会接管全市医院[/b]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管会卫生部接管了市立医院、市民医院、传染病院、妇婴保健院、麻风病防治院、第九防疫医院、花柳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卫生试验所、海港检疫所、中心卫生所、台东区卫生所、四沧区卫生所、浮山区卫生所、李村区卫生所,以及高级医事职业学校等17个单位,医技人员270名,职员79名,工友156名。接管的单位原领导体制一律不动,原任院、所、队、校和科长一律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已随国民党撤离或长期请假的由军代表或副职代理。同年8月17日,青岛市卫生局成立,开始逐步调整各单位领导干部。1950年1月12日,市人民Gov指令卫生局接管了德国福柏医院的资产和人员。1951年7月,市人民Gov接管了美国津贴信义会医院和青岛卫生疗养院。同年10月,根据市Gov的命令,由市卫生局接管德国同善会华德医院。1951年12月经市Gov批准,将福柏医院改名为青岛市人民医院,信义会医院改名为青岛医院,青岛市卫生疗养院改名为青岛市汇泉医院,华德医院改名为青岛市工人医院。
[b]全市迅速复工、复课、复业,实现“四通”[/b]
青岛解放后,全市工人、学生及民族工商业者在市军管会的领导下,迅速复工、复课、复业,于6月4日实现“四通”(通电、通水、通车、通邮通电话)。
在迎接解放时,电厂的地下党组织及对全厂职工进行了动员。800多名职工始终坚持护厂、供电;解放的当天晚上,全市大放光明。解放前只在晚6时至12时供电,6月10日起实行全日供电。
自来水厂工人,在地下党员带领下,坚守岗位,坚持供水;解放的当日,工人冒着敌人炮火抢修被炸坏的管道,6月4日晨全部管道恢复输水。解放全每天供水22000吨,解放后每天供水增至24000吨。
铁路职工积极抢修线路,6月3日青岛至城阳段通车;7月1日胶济路全线通车,公共汽车管理处原有职工121人,6月3日即报到114人。工人们日夜抢修损坏的汽车,5日部分线路通车。
邮电通信职工,在军代表带领下,紧张地恢复业务工作。解放当天市区9050门自动电话开通;第二天即与解放区通邮,三天收寄信函3496件;电报、长途电话3、4两日相继与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业务。
中纺公司青岛分公司所属8个工厂,拥有25万纱锭;解放前已停工月余。解放后,军管会赶运原棉3000包,从海上运进煤炭75000吨,6月10日三个厂开工,14万纱锭转起来,其他厂随后陆续开工。
6月2日,国民党特务唆使坏分子和不明真相的群众,趁混乱之际打开齐鲁企业有限公司所属面粉一厂的厂门,抢走了大批物资、小麦、面粉;接管后,公安局加强侦察和想不明真相的群众宣传政策。追回和退回大批物资,保证了工厂于6月份开工。
6月6日前,市区、郊区大中小学校全部复课;逃散的警察已有1700余人向公安机关报到,交通警察已大部复岗;商店陆续开门营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