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leon 发表于 2009-9-9 12:08

青岛老街道--福山支路

德国占领青岛后,为总督在衙门山面对汇泉湾的地方修了一座临时官邸,官邸门前的一条石块路通往会前街。以后,马路向上修建,陆续分作两条马路:福山路和福山支路。今天的福山支路5号康有为故居,在20世纪20年代是福山路4号。
     今天的福山支路由文登路蜿蜒曲折直达东鱼山之巅。鱼山上,清末建有炮台,德占时期重建了钢筋混凝土的炮台。
     湛山寺兴建之时在鱼山之巅建了一座“湛山精舍”,为居士们学佛、住宿之用。去往精舍途中有一座牌坊,上面是逊清军机大臣、书法家吴郁生题的“回头是岸”。路旁还有一个钟亭,昔日东鱼山上曾有暮鼓晨钟之景。
     “湛山精舍”的北面,则是天主教的一座修女院,据记载有修女16人,其中中国人1人,菲律宾人1人,德国人14人。
     现在的东鱼山建为小鱼山公园,中央为览潮阁,公园遍植五角枫,秋季红叶遍山。公园南门外为鱼山路上的原总税务司宅。
     福山支路5号是康有为故居。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来青岛,盛赞“青山绿树,中国第一”,1923年再来青岛时买下了这座房子,将宣统皇帝为其题的“天游堂”悬于正厅,全宅称“天游园”。1927年康有为病逝于此,初葬于李村之东象耳山,后迁葬于浮山之阳的茅岭。
     福山支路6号是著名的褐木庐戏剧图书馆。
     宋春舫(1892年—1938年),浙江吴兴(湖州)人,留学法国,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他同时提倡话剧运动,创作话剧剧本,以擅作喜剧著称,代表作有《一幅喜神》、《五里雾中》,还出版有《宋春舫论剧(一、二集)》。1928年宋春舫来青岛,任青岛观象台海洋科长,这是中国海洋科学的起点。他主持建成了水族馆并捐款,今水族馆内壁上仍存有当前的捐款碑。
     宋春舫回国时已带回一批戏剧图书,后来又从国内外广泛购入戏剧图书,在青岛办了一个专业的戏剧图书馆,叫“褐木庐”,是由世界三大戏剧家高乃依(Gorneille)、莫里哀(Moliere)、拉辛(Racine)在当时的中文译名首字组成的。
     他聘任朱祖佑为图书馆主任,馆内有各种文字的戏剧图书九千余册,被称为世界三大戏剧图书馆之一。
     当年生活在青岛的翻译家梁实秋说:“我看见过最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山头上,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的,柜比人高,但不及栋。《太平清话》:李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我想那书城未必能和褐木庐相比”。
     在上海的戏剧家李健吾十分仰慕褐木庐之大名,他说:“梦中自己有一天飞到青岛,飞进他的书库,在那些栉比的书架中翱翔。”解放后李健吾来青岛还询问过褐木庐的情况。
     褐木庐旁边曾是凌道扬住宅,凌道扬曾任《青岛泰晤士报》的总编、青岛农林事务所所长。他弟弟凌道基是著名学者,曾任香港中文大学鸿基学院院长。
     德国临时总督官邸有一处马厩,后加盖为住宅,今旧址尚存。
     福山路、福山支路的老楼,大多与文化、名人相关。走在这里如同走进了文化史的隧道,如有人介绍,会收获许多的知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