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leon 发表于 2009-9-9 11:18

青岛老街道--海泊路

在原鲍岛区,一些街道以青岛本市地名命名,如李村路、沧口路、四方路。海泊路以市内的海泊河命名。它西与天津路相衔接,东面上坡与福建路相衔接,其实这三路相联,应是一条马路。
     海泊路曾被称为“鞋业一条街”,徐洋撰文称:“海泊路集南北各方鞋型为一条街,店铺达30余家。其中,南方鞋型店有三星、三进、明星、履利等。经营者多为上海人、宁波人。他们的生产管理科学,分工明确,从做鞋、成品、检验、销售为一条龙。而众多的北方型鞋店有福兴祥、福聚泰、美华号,一家挨一家。许多店家都服务周到,量脚定做,送鞋上门,常年赊销,年节结算。”
     今天的“胶鞋”、“运动鞋”,过去归百货店卖,不归鞋店。鞋店主要经营皮鞋、布鞋,少有人买成品鞋,多数是定做。做皮鞋很麻烦,先到鞋店量脚型,做出半成品后到店里试穿,一切合适后再定型。鞋店备有一些皮鞋样本供选择式样。布鞋,许多人家都自己做。旧社会,做鞋是女子家务活,从幼年学纳鞋底子,绣鞋面。买布鞋的是富贵人家,男鞋以礼服呢面、三色底为上乘,女子有各色绣花鞋面。布鞋店雇佣一些妇女,在家中纳鞋底、绣鞋面。
     青岛的皮鞋质量上乘,全国闻名。解放后原来的作坊式的鞋店合并成为皮鞋厂和布鞋厂,海泊路上有布鞋厂和刺绣厂门市部,其余鞋店成了加工车间,曾大量向苏联出口,很受欢迎。海泊路上有著名的华德泰百货店和洪兴德绸布百货店。洪兴德是青岛“八大家”之一,店堂很大,门前人行道上有玻璃顶棚。解放后作为震泰服装店,建了新楼。
     海泊路上有一处“积庆里”,也叫“广兴里”,是与劈柴院、台东商业市场并称的老青岛三大市场之一,在海泊路、芝罘路、高密路各有一个门,高密路门对着中华池澡堂,周围是几十家大小饭店。
     积庆里内有三排商业摊棚,经营百货、布匹、绸缎,价格比大商店便宜。院里有一家光陆电影院,因为台东镇还有一家光陆戏院比这里大,一般把这里叫“小光陆”,是一家三轮影院。过去的电影院分三轮,新片来到一轮影院放映,票价很贵,一轮演完在二轮影院放映,最后才在三轮影院放映,小光陆与东镇的慈光是两家三轮影院。经过一、二轮放映,到三轮都是老片子,经多次放映拷贝也有损伤,不那么清晰,可是价格便宜,仍然拥有许多观众。
     积庆里内还有聚仙、玉顺等几家茶社,演出曲艺和戏曲清唱。这样,这里集中了购物、餐饮、娱乐、沐浴、互相带动。如去购物,顺便看一场电影,再到饭店 吃饭。有人为看电影,顺便购物、吃饭。这使得积庆里在几十年里十分繁荣。
     积庆里外的众多大小饭店中有一家姓徐的开办的洪兴楼饭店,二层楼,楼下散客,楼上单间。1948年徐姓店主去了香港,仍从事餐饮业,1956年又去了美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了一家中餐店叫北京饭店,经营北京烤鸭和鲁菜。到六七十年代这家饭店以口味纯正、烤鸭精致,服务周到成为华盛顿的名店。美国前总统布什,每周都去进餐,使得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店内采取了安全措施,并建了安全通道。美国军政高官也常来进餐,又影响了一些国家驻美国使节到这里,名声大噪。这位徐先生是青岛人美国创业的一位先行者。
     海泊路上的华德泰百货店是这条路上第一幢三层楼。1921年其美术部负责人郭锦卿开办了一家天真照相馆,迁中山路。解放后,改称天真照相材料行,在海泊路口建了五层大楼,1999年又扩大为天真摄影有限公司。
     海泊路东段曾有“三大祥”之一的泉祥茶庄,公私合营时并于四方路的瑞芬茶庄。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