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圈|青岛旅游论坛's Archiver

青岛酒店预订

leon 发表于 2009-9-9 11:17

青岛老街道--大沽路

大沽路自中山路青岛市商会和原永安百货商店之间下坡向西,保定路由中山路、德县路口下坡向西,两路在河南路相汇。大沽路继续向西到泰安路当年的“泰云桥”(今是地下通道)。
     大沽路与保定路相汇处有一个广场,东侧曾是三楼新楼澡堂,今天已是一家外贸大楼。今天看,是一个小广场,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却是青岛市公共交通的总站,公共汽车、公共马车的总站都在这里。
     20世纪30年代,公共汽车共10条路线,其中郊区5条路线,其余市区的5条路线均由大沽路始发。各路运行路线是:
     一路:大沽路、曲阜路口、栈桥、天后宫前、莱阳路口、跑马场、第一公园。
     二路:大沽路、胶州路潍县路口、普济医院(市立医院)、青岛神社(贮水山公园)、辽宁路北段东镇。
     三路:大沽路、堂邑路邮局、小港路、大港二号码头、上海路、东镇。
     四路:大沽路、北京路、山西路、云南路、滋阳路、西镇。
     五路:大沽路、东镇、李村、九水、板房(崂山山轿起点)。
     公共马车有两条路线,分别与一路、二路公共汽车相同。但马车可随时随地上、下车,有它的便利。尤其是一路沿着海滨风景区走,是观光的好选择。
     《青岛指南》上说:“青岛公共汽车,以大沽路为总站,皆可于该处候车。其最关重要者,须看明车前所悬牌子,牌子上写明何处,即为开往何处之车辆。”
     早期,公共汽车、公共马车均由私人车行开办,大沽路上有立中汽车行,附近还有信记汽车行(肥城路)、青岛汽车行(泰安路)、澄圃汽车行(肥城路)。大沽路上有三义公司,附近有成泰(肥城路)、中华(河南路)。
     大沽路至西镇汽车票1角,至汇泉1角,至东镇1角,每站二分。马路票价为汽车之一半。
     一些从事运输的行业也在这一带,如大沽路上有同业公、德胜裕、义丰隆,河南路上有祥运行、永庆公。解放后,利用其中一家车行原址开办了大沽路小学。
     大沽路、河南路口曾是亚东饭店,规模大,单间多,又有供喜、寿宴的大堂,是一家著名胶东菜系鲁菜饭店,主接宴席,不卖饭食、小吃,在解放后歇业了。郁达夫谈到,1934年在青岛的时候,“卢叔桓(市立中学的教师)招饮,在亚东饭店,”第二天,吴炳宸又在亚东饭店宴请郁达夫。
     抗战胜利后,中共青岛市委指示在青岛市内的地下特支相机创建文化社团,在敌占区开展宣传工作。特支书记张辽传达了这一指示,曲琦、侯健民、宋鲁、王文彬、石玺等人组织了一个青年人杂志社,社址设在大沽路28号,编辑出版《青年人》,是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青岛出版的惟一一份公开杂志。第一期有《亲爱的兄弟姐妹们,醒醒吧!——代发刊词》,有科学、文学、健康、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以后各期中有王统照、邓初民、孙方锡、林冠一等的文章。
     大沽路最西端、广场之东是青岛市物品证件交易所。青岛本在馆陶路上有“取引所”,但被日本人控制,于是中国人于1931年9月在大沽路21号建了这座大楼,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刘铨法设计。交易所设土产甲部、土产乙部、棉纱部、棉布部四部,由核准之经纪人在这里介绍交易;又分现货、期货两种。期货有花生油、棉纱等产品;也有公债、库券,记账交割。
     交易所成立之后,日本人竟然“抗议”,并进行破坏,到1938年1月日本占领青岛即遭封闭,财产被没收。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