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老建筑--横滨正金银行
[size=2][color=#653300] [/color][/size][size=2][color=#653300][/color][/size][attach]26368[/attach]横滨正金银行
1914年以后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对于青岛的意义,一如此前的德华银行。而这两间银行所处的位置,也大致代表了各自最早的影响范围:德华银行处在风景极佳的原欧洲区中心,横滨正金则根植于新兴的日侨集中区域的核心。在这一区域中,由日本商社和侨民投资的商业建筑已开始散布在周围街区之中,并在1914年以后的时间里得到了稳固的发展。实质上,总行在日本横滨的正金银行抵达青岛的时间要早于德国人溃败的1914年,尽管在这一时间里正金无甚大的作为。1913年11月该行设立青岛办事处,不足一年后便在1914年8月的日德交战期间歇业,同年11月随日军占驻而复业。1915年11月,正金以日本旧银元为本位,发行7种面额的青岛地名银元券,强制流通。统计显示,到1918年9月,银元券发行额达873万元,成为青岛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
由于日本全面接收了德国在青岛的一切特权,这使得存款余额已高达800余万日元的横滨正金青岛办事处在1919年上半年顺理成章地改为支店。此时,正金发行的兑换银元券也由青岛流通到胶济铁路沿线。应该是在青岛正金升为支店之后不久,这间占地7.17亩,有着红牛舌瓦面的金融建筑便建造完成了。从日本建筑师长野宇平冶的设计意图上看,建筑面积1787.35平方米的正金大楼在正立面造型上有明显的试图强化其合法性的努力,但以8根方形花岗岩壁柱和凸檐金字塔型山花展现的仿古罗马神庙的手法,却使建筑显得有些虚假,反倒让人觉得是枉费了一片心机。建筑上部大厅高5.5米,厅内有方型藻井,倒是宽敞壮观。二层的正金大楼整体呈长方形,同时建有阁楼和地下室。从目前已获得证实的材料看,长野宇平冶在青岛设计的建筑不多。史料显示,这栋正金大楼的施工是由华胜建筑公司完成的。
北洋Gov时期,青岛作为山东的金融中心,省内的银元大多集中于此,而青岛的金融却依然操纵在已正式升为分行的正金青岛手中。1929年以后,青岛各银行采取措施抵制正金,从而使正金钞票失去流通能力,前往挤兑者络绎不绝,发行额逐月下降,到1935年10月末只剩7万元。此时,加之国内币制改革,正金在青岛的势力才逐渐减弱。
1943年,日伪华北临时Gov的中国联合准备银行青岛分行与横滨正金青岛分行建立互存关系,并向正金提供所需的联银券,再由正金以贷款方式大量提供给日军田中部队交易营团青岛事务所,在华收购棉花、磷、铁矿石等军需物资。
1945年抗战胜利后,横滨正金银行被中国银行青岛分行接收。
页:
[1]